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篇名诵 | 夏青诵咏孟浩然《过故人庄》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夏青   雷声

撰文/制作:雷声

一顿饭,让中国人品味了一千三百多年。
一首诗,让中国人吟诵了一千三百多年。
请客的是农家,作诗的是隐士。
饭,丰盛简朴——米酒、焖鸡、黄米饭;
诗,意深语短——五言,八句,四十字。
隐士,就是孟浩然;诗,就是他的那首《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诗吗?
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这是一幅素描,这是一壶清酒,这是一番家常话。
“这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闻一多感慨道:“淡到看不见诗了。”
和孩子们一样,学唐诗的启蒙之作,也是孟浩然的那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初读《春晓》,平淡无奇,反复读之,别有天地,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别样的诗人。

公元689年,襄阳一户孟姓人家生下一个男婴。
若干年后,李白为他作诗,王维为他画像,王昌龄登门拜访,张九龄招他致幕府
他,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一生未仕,所以又称孟襄阳。 
生当盛唐,有志用世,虽仕途困顿,但不媚俗世。40岁时,孟浩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据传,挚友王维曾私邀孟浩然入内署,适逢唐玄宗李隆基驾到,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甚是高兴:“朕久闻其人,只是未见。”随即,玄宗命浩然出来,问他近来做了什么诗。浩然自诵其诗《岁暮归南山》。当咏诵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时,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于是,孟浩然被放归襄阳。
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孟浩然创作了大量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诗作,成为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而后,孟浩然与王维一起形成了田园诗派,粉丝众多,诗仙李白就是死忠。《李白全集》现存李白与孟浩然交游诗歌五首:《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在诗中,李白赤裸裸地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公元740年,孟浩然52岁。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登门拜访孟浩然。两人相见甚欢,把酒共饮。不料,孟浩然吃了鳝鱼,背上毒疮复发,不久竟死于冶城南园。
病逝后,孟浩然好友王士源搜集整理他的诗稿,辑得267首,加以刻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孟浩然集》。孟浩然以五言见长,诗集中除二十首七言诗外,其余均是五言,《过故人庄》和《春晓》就是脍炙人口的五言佳作中的精品。
失于诗,得于诗。

这就是孟浩然。

《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首联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邀”而诗人“至”,开门见山,毫无渲染,有约即至,招之即来,简简单单,随随便便。没有虚情假意的推托拒绝,没有冠冕堂皇的繁文缛节,没有铺排挥霍的热闹排场,取而代之的是田家鸡黍的盛情款待、故旧知心的坦诚相待和绿树青山的自然亲近。这种有邀即至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轻松自如、无拘无束的交流氛围,也展示了主客之间情深意重、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谊。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耐人寻味的是,田家待客的是“具鸡黍”,而非是李白待友之道的“烹羊宰牛”。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两句诗化用了一个大有深意的典故《论语·微子》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上一个老人,用拐杖扛着除草器具。子路问他:"您看见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着,他把拐杖插在地上就去锄地。子路拱着手站在那里。当天晚上,老人留子路在家过夜,杀了鸡、做了黍米饭给他吃。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呀!"于是,他叫子路转回去看他。不料,老人已经出门了。子路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又怎么可以废弃呢?想要保持自身的清洁而隐居不仕,却破坏了君臣关系的准则。君子出来做官,是做他应该做的事。至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那是早就知道了。"

在这里,诗人暗用这个典故用意十分明显:一是表示他的老朋友与荷蓧丈人一样是个躬耕田园、娱山乐水的隐士高人;二是暗示自己也像孔子那样是为了行义而谋仕,并且认识到当时也是“道之不行”的形势。所以,首联两句诗不只写应邀赴约,主客欢洽,更表现出主客身份不同,存在着微妙的志趣不同,也隐含一个悬念:既然认识到“道之不行”,那么,诗人是像孔子那样坚持谋仕行义呢,还是跟主人一起像荷蓧丈人那样躬耕归隐?实际上,全诗就是通过抒写这次访问和体会来回答这一问题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颔联是写农庄风光。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一种清新愉悦、开阔明朗的感受。在景物的布局上,诗人运用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近景清晰玲珑,村庄农舍,绿树环抱,浓荫蔽日,自成一统,别有天地;远景朦胧而开阔,游目骋怀,郭外青山,连绵起伏,依依相伴。在景物的着色上,只取“绿”、“青”二色,突现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幽深静谧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这种色调明快、视野开阔、刚柔相济、远近相衬的环境描写,使画面具有鲜明的层次和立体感。绿树青山,不假思考,扑面而来,既装扮出居所环境的幽雅迷人,也折射出人物陶然乐然的隐逸风采;既流露出诗人情不自禁的欣赏和爱慕,也暗示着主人性情的高雅脱俗。

      “开轩面场圃,把洒话桑麻。”颈联把上一联外景描画转入屋内的主客谈话,转写田园情趣。临窗而坐,老友对酌,畅谈农事,情投意合,其乐融融。开窗所见,场院菜园,翠绿逼人,满目生辉;打开话匣子,说的是桑麻农事,痛快淋漓,满嘴余香。所见所言,所思所感,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读着读着,我们似乎闻到了“土气息,泥滋味”。古人饮酒总要有风景来助兴,不同的人用以助兴的风光是不同的。李白是“花间一壶”,“举杯邀明月”,“花”与“月”是他助酒的风光;王维饮酒常常面对着山林、泉石,自酌自饮;而孟浩然对农家的场圃之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窗外景致: 打谷场上那一堆堆金色的谷粒, 菜园里那一丛丛滴翠的蔬菜, 在他眼前金碧交辉,美好的年成强烈地催动着他的酒兴。一个封建社会诗人的欣赏情趣竟与“田家”契合, 这对于他的农民朋友该是一种多么大的安慰啊! “面场圃” 与“话桑麻”,事不惊人,语不奇警,但它却展现了一幅朴素动人的农家生活画卷,泥土的清香、醇厚的乡情,透过纸背,扑面而来。诗人与农民的隔膜消失了,存在的是彼此间语言的交融、情趣与心灵的交融。这两句与前两句结合起来,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共处,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两句诗分别化用了两个前人的诗意。上句“开轩面场圃”,借用了阮籍《咏怀诗》“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的语意。的诗是咏叹一个被褐怀玉、安贫乐道的儒生,由于“开轩”正视现实政治,觉悟到历史兴亡的严酷和人生功名的虚无,因而“登高”遥望,羡慕高蹈隐逸。孟浩然“开轩面场圃”一句,是采用了阮籍诗从黑暗现实中有所觉悟的含意,表示诗人从仕途来访田园,深深领会田园生活的乐趣,很羡慕躬耕隐居的生活方式。下句“把酒话桑麻”,是借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语意。陶渊明的诗是歌咏田园邻里之间,只关心农事,不涉足世俗杂念。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一句,就是表示赞赏主人隐居躬耕,心无杂念,情操高洁。这两句诗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孟浩然有了几分皈依
以上六句诗,句句不离“农家”吃的是农家饭,赏的是农家景,说的是农家事,抒的是农家情。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告别之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再来品尝菊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在《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从这里就可窥见一斑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两句写道别的诗,一反主人留客之传统,作为客人的诗人,反客为主,脱口而出,足见朋友之交已到了不分宾主、不拘客套的程度。不可忽视的是,两句诗文还化用了陶渊明的一个典故。据萧统《陶渊明传》载,陶渊明曾在九月九日重阳节,“从宅边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然见到江州刺史汪弘送酒来,他“即便酌酒,醉而归”。诗人化用这个故事,一是赞扬主人具有陶渊明的节操风度;二是也流露了自己有追慕陶渊明的意向。这两句诗不仅以再约结束了这次访问,更是含蓄地回答了首联提出的问题,诗人有意要归耕田园。这样,通过这次访问,谋仕行义的诗人转向了躬耕归隐的道路,首联所表露的微妙的志趣不同,在尾联便以殊途同归结束了。

       这种结尾刻划出诗人直率、憨厚、天真的性格。试想,主人还没有邀请,自己就提出要再来作客,而且把时间也自作主张地定了下来,这种作法看似鲁莽,其实是农民所乐于接受的。质朴的农民喜欢直言快语,喜欢坦率的性格,讨厌那种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的文人气。作者以此作为告别之辞,从全篇的章法上看,这最后一笔,无疑把全诗所赞美的纯朴乡情再推进了一步, 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心性的可亲可贵,感受到诗人与农民交往的可喜可乐。同时,这种结尾还具有总括全篇的作用。作者说下次还来作客, 就是说这儿很好,而这首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这里如何好:饮食好、风景好、风俗人情好,处处投合他的心气, 最后作个总结: 我还来这个好地方。这种结尾使全篇浑然一体,感情流畅。

       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一顿普普通通的农家饭,一番普普通通的拉家常,在孟浩然笔下竟然被表现得如此富有诗意。描写景致,信手拈来,浑然见意;刻绘人物,如话家常,情理兼妙;暗用典故,隐微曲折,深入浅出。行文表达,如风行水上,晓畅明达;如家酿陈酒,淡而有味;如出水芙蓉,素朴见情。如此声态、口吻惟妙惟肖,神情、动作栩栩如生,诗韵、情致浓郁芬芳的诗文,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难怪,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赞赏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
难怪,清人黄生在《唐诗摘钞》赞叹道:“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俱化矣。”
难怪,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赞许道:“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难怪,清人胡本渊在《唐诗近体》中赞誉道:此诗“通体朴实,而语意清妙。”

       一条蜿蜿蜒蜒的小道,一个郁郁葱葱的村庄,一座莽莽苍苍的青山,一处隐隐约约的城郭,一顿香香喷喷的农家饭,一番亲亲热热的家常话,一个真真切切的再约定。

“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这就是《过故人庄》。

“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就是孟浩然!

(辛丑年二月初七写于大都锦湖园)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朗诵者简介:

     夏青,本名耿绍光,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27年出生。1948年入东北大学中文系读书并参加革命,1950年5月在新闻总署主办的北京新闻学校第一期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夏青曾任播音艺术委员会委员,播音业务指导,播音部副主任,1986年首批被评聘为播音系列最高职称播音指导,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名誉会长。

  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委员。

  2004年7月24日,夏青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

夏青同志是新中国我党培养的第一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播音艺术家,是我国播音员、主持人的楷模。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长按二维码,关注雷声视角

1、名篇名诵 | 濮存昕咏诵李白《将进酒》

2、名篇名诵 | 吕中咏诵李清照《声声慢》

3、名篇名诵 | 乔榛咏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名篇名诵 | 乔榛丁建华咏诵白居易《长恨歌》

5、名篇名诵 | 鲍国安咏诵苏轼《前赤壁赋》

6、名篇名诵 | 姚锡娟咏诵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名篇名诵 | 孙道临咏诵白居易《琵琶行》

8、名篇名诵 | 孙道临咏诵杜甫《兵车行》

9、名篇名诵 | 肖雄咏诵刘禹锡《陋室铭》

10、名篇名诵 | 吕中咏诵柳永《雨霖铃》

11、名篇名诵 | 姚锡娟咏诵柳永《望海潮》

12、名篇名诵 | 孙道临咏诵张继《枫桥夜泊》

13、名篇名诵 | 濮存昕肖雄咏诵周敦颐《爱莲说》

14、名篇名诵 | 肖雄咏诵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5、名篇名诵 | 濮存昕咏诵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16、名篇名诵 | 薛飞濮存昕咏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7、名篇名诵 | 童自荣咏诵岳飞词《满江红·怒发冲冠》

18、名篇名诵 | 王刚咏诵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9、名篇名诵 | 徐涛咏诵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20、名篇名诵 | 陈道明咏诵苏轼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1、名篇名诵 | 鲍国安咏诵苏轼词《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22、名篇名诵 | 徐涛咏诵杜牧《阿房宫赋》

23、名篇名诵 | 方明咏诵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4、名篇名诵 | 薛飞咏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5、名篇名诵 | 濮存昕咏诵王维《桃源行》

26、名篇名诵 | 任志宏咏诵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7、名篇名诵 | 乔榛咏诵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8、名篇名诵 | 鲍国安咏诵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9、名篇名诵 | 姚锡娟咏诵李清照《如梦令》

30、名篇名诵 | 孙道临诵咏贺知章《咏柳》

31、名篇名诵 | 虹云诵咏杜甫《石壕吏》

32、名篇名诵 | 张家声咏诵杜甫《新婚别》

33、名篇名诵 | 方明诵咏李商隐《雨夜寄北》

34、名篇名诵 | 焦晃诵咏李白《蜀道难》

35、名篇名诵 | 焦晃诵咏杜甫《登高》

36、名篇名诵 | 王庆祥诵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7、名篇名诵 | 虹云诵咏李清照《夏日绝句》

38、名篇名诵 | 徐涛诵咏王维《山居秋暝》

39、名篇名诵 | 方明诵咏王维《使至塞上》

40、名篇名诵 | 孙道临诵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1、名篇名诵 | 方明诵咏王之涣《凉州词》

42、名篇名诵 | 孙道临诵咏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3、名篇名诵 | 童自荣诵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孟浩然《过故人庄》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说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解析鉴赏
一晴方觉夏又深 历代描写夏天的诗词鉴赏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