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分期

微博录:中国历史分期


 


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可划分为四期:封建贵族社会—士族社会—士绅社会—公民社会。春秋之前为贵族社会,汉至唐为士族社会,宋至清为士绅社会。这中间夹着三个大转型期,即春秋至秦为第一个大转型期:周秦之变。唐五代为第二个大转型期:唐宋之变。晚清至今为第三个大转型期:古今之变。这个大转型期至今仍未完成。


 


中国社会的第一个大转型期“周秦之变”(从封建贵族社会进入士族社会),大概用了600年。第二个大转型“唐宋之变”(从士族社会到平民士绅社会),大概用了400年。第三个大转型期“古今之变”,如果从晚清算起,至今也已经过了150年。


 


这个历史分期的划分标准是:旧的社会结构分解,从旧结构中释放出“流动性”,再慢慢形成新的结构,成为社会中坚。春秋时代,士从封建结构中释放出来,最终形成汉魏门阀士族。唐五代,士族消亡,从门第解体中释放出平民士绅,形成士大夫阶层。清末士绅阶层解体,历史趋势应是产生新的公民联合体。


 


封建贵族社会—士族社会—士绅社会—公民社会,有一个明显的演进趋势:即社会固化结构不断被打破,礼教不断下移,社会重心不断下移。封建贵族时代,社会重心在各层级的君主,士族时代的社会重心下移到世家大族,士绅时代的社会重心下移到平民士绅。换言之,这也是一个个人不断摆脱等级束缚的过程。


 


从封建贵族社会至士族社会到士绅社会再到假想中的公民社会,也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即在这一个个体不断摆脱等级束缚、社会固有结构不断解体的过程,可能导致个人过度孤立、社会呈现溃散,从而为极权统治扫清障碍。秦制即是在封建贵族瓦解的情况下建立起来。若门阀存在,朱元璋的集权复辟,也未必成功。


 


尽管我这么划分历史分期,但显然,公民社会并不是历史自己设定的未来方向,从士绅解体的废墟上未必能够诞生出现代公民。恰恰相反,它更可能产生一个类秦制的利维坦。公民社会能不能到来,将取决于今人如何衔接传统与社会自身的再发育。PS.其实我很不喜欢“公民社会”这个词,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代称。


 


 


 


 






       



分享到:








   
阅读(78)评论(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主才是是中国历史上隐藏的主角,全方位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中国历史更替前进的底层逻辑
由封建贵族消亡到世家大族兴起引发的几点思考
商鞅变法是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秦法为何在统一六国后不管用了?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由明入清: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八旗、保甲制度的考察为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