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蒙正的用人原则
在封建社会“家天下”时代,任人唯亲是很正常的事情。且不说皇位的代代相传,外戚的一女得宠、全家飞升,单是当时明文规定、合理合法的荫补制,就让大批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轻而易举地步入仕途,当上大官。例如,按照荫补制,每逢皇帝诞辰、郊祀(古代皇帝在郊外祭祀天地)、官员告老退休或去世时,皇帝都会对官员的子弟和亲属封官,有的大臣死后,其子弟、亲属被封官多达数十人。据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的官员中,荫补出身的占57%,科举出身的占28%,其他出身的占15%。可见,荫补入仕者远远多于科举入仕者。所以,那时任人唯亲、靠“脑子”不如靠“老子”,靠苦读不如靠出身的风气十分盛行,人们也都习以为常,而那些任人唯贤、任人不论出身的,反倒显得有些另类。北宋的吕蒙正,就是这样一位任人不问亲疏的宰相。
吕蒙正(946-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状元,任职于宋太宗、真宗朝,曾3次拜相,是历史上第一位出身平民的宰相,也是第一位书生宰相、状元宰相。宋史上说他“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在士大夫中声望颇高。
  身为宰相,吕蒙正把发现和任用人才当成第一职责。明代郑?在《昨非庵日纂》中记载,吕蒙正曾问儿子:“我当宰相,外人有何议论?”儿子回答道:“他们说,您当宰相,四方无事,国泰民安。不过,他们还说您颇无能,宰相之权,多被同僚争夺瓜分。”吕蒙正听后哈哈一笑,说:“我的确无能。但是我有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用人。”可见,他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是相当自信的。
  吕蒙正是通过寒窗苦读入仕的,深知人才的难得。他不但在发现和任用人才上不遗余力,而且还独具匠心地建立了一个“人才库”。他的口袋里,常常备有一本小册子,每当地方官吏汇报完工作后,他都要反复询问地方上有什么特别的人才,并随时把这些人才的情况分门别类登记在册。如果其中有谁被多人称道,就会被他视为贤才。到了朝廷求贤之时,他便会举荐这些人为朝廷所用。吕蒙正当宰相,朝廷的文武百官都说他称职。
  吕蒙正发现和选拔人才的方法具有原创性。他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从来不考虑亲疏远近,也不顾及皇帝的好恶,只在乎是否对国家有利。一次,宋太宗准备派人出使辽国,让吕蒙正推荐合适的人选。吕蒙正推荐了一位,宋太宗不同意。宋太宗再问,他又以最初的人上奏,皇帝还是不同意。当宋太宗第三次向吕蒙正要人时,他还是推荐那个人,皇帝发怒道:“你怎么如此固执呀?”吕蒙正没有被皇帝的怒火吓倒,反而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并非我固执,不过是您对此人有偏见罢了。我以为,派此人出使,一定不辱使命。从能力上讲,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其他无人能及。我不希望为了讨好您而影响国家的利益。”满朝文武听到君臣二人火药味十足的对话,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好在宋太宗有雅量,并没有妄加指责,最后同意了他推荐的人选,甚至还在退朝后对左右说:“圣功气量,我不如。”后来的事实证明,吕蒙正的确是慧眼识人。此人出使辽国,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皇帝相当满意。在皇权至上的社会里,一切以君主个人好恶为标准,像吕蒙正这种为了国家利益大力推荐优秀人才不怕逆龙鳞、不怕受到排挤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宋太宗和宋真宗在位时,不断扩大荫补的范围和名目,荫补之滥,成为官场严重的弊病。荫补制本身是为了调动人才积极性,如果荫补级别过高,既不利于人才选拔,也不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甚至对苦读入仕者还是一种挫伤。对此,吕蒙正有自己的思考。之前卢多逊当宰相时,他儿子刚成年便被封为水部员外郎(六品官)。以后,宰相儿子荫补封六品官成了惯例。到了吕蒙正当宰相,皇帝给他儿子封官,他觉得这个惯例太不合理,便对皇帝说:“我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考中进士时,封的也不过九品京官罢了。如今犬子刚刚成人,就受如此恩宠,我担心会遭到阴间的惩罚。况且,天下人才,因为没有背景而老于岩穴,得不到半点皇恩的太多了。请求皇上给犬子仅授我进士及第时的官职吧。”在他的坚持下,皇帝终于同意了。从此,宰相儿子荫补只授九品官便成了新的定制。
  吕蒙正告老还乡后,宋真宗赵恒曾两次到他家里探望,反复问他儿子中有谁能担大任。“虎父无犬子”,吕蒙正有7个儿子,个个品学兼优。然而,当皇帝要提拔他儿子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没有推荐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推荐了他堂弟的儿子。他对宋真宗说:“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能担当大任,唯有我的堂侄吕夷简,现任颖州推官,堪称宰相之才。”从此,宋真宗开始关注吕夷简,并认真栽培。后来,吕夷简果然成了一代名相。
  皇帝不喜欢的人,为何要再三推荐?按照惯例可以享受的待遇为何要拒绝?皇帝真心示好为何要舍近求远、舍亲就疏?吕蒙正做这些重大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的,这样的决定和抉择,与他做人的原则有关。在他心里,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需要人才时,他总是选择最优秀、最适合的,至于这个人的出身如何他从不看重,吕蒙正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责编 王 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蒙正任人不问亲疏
吕蒙正,何岂人也?
吕蒙正怎么当上宋朝宰相的?他是怎么死的?
名相吕蒙正的简介 吕蒙正的名言和代表作是什么?
吕蒙正的典故
北宋太宗时举行科考,当时宰相李昉的儿子李宗谔、副相吕蒙正的弟弟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