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晏殊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文人情怀总是诗。春去春来,朝朝暮暮,花开花落,柳絮飞舞,都能引起文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都能触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细腻情结。这种思绪,纵使那位已经位极人臣,身为宰相的晏殊也不能例外。
  站在美丽的春光里,晏殊的心中总有一种淡定,总有一种从容,还有一点点的独自忧伤和感怀。
  晏殊的这种淡定,来自他漫长跋涉后的人生积淀。
  他从遥远的江西抚州,通过一次次考试选拔,成为朝廷可以倚重的宰辅,真宗皇帝的股肱,他展现的是满腹才华,他呈现的是人间至诚。晏殊天赋聪明,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江南按抚张知白举荐晏殊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晏殊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外换一个题目。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此时的大宋天下太平,处处歌舞升平,朝廷上下到处弥漫着享乐之风。每当节假日大家都去喝酒唱歌,寻欢作乐,唯独晏殊居家闭门不出,一边给弟弟讲解经书,一边自己看书学习。当宋真宗得知此事后,在朝堂之上大加褒奖,还要加官。晏殊一听,马上跪地谢恩,“启奏陛下,臣也喜欢玩,但是家贫无钱去宴饮嬉游,要是有钱,奴才早就玩去了。”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人生,晏殊诚实不欺,皇帝更不会让老实人吃亏,来自帝王的嘉奖和信赖,也为晏殊施展自己的才会创造了空间。
  少年天才,从容淡定。淡定也成为晏殊创作的很多词的主格调。细读晏殊的文字,干干净净,清爽流丽的韵味便从墨色中散发出来,如《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再如《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这种感情表达是那样的隐约含蓄,几乎只有动作与感觉的描写,就把淡定的情怀直接抒写出来。
  晏殊的这种从容,来自他读懂世间百态后的宽广胸怀。
  晏殊学识渊博,办事干练,处理朝政往往高瞻远瞩,智慧过人。乾兴元年,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等人想乘机独揽大权,朝中百官议论纷纷,但都束手无策。晏殊果断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使大宋的政局得到了稳定。
  勤于思考,处事果断,危机关头,晏殊的政治才华更能得以彰显。面对西夏叩关,宋将屡屡败退的残局,晏殊全面研究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从内务到强军,从物资到战略,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并派范仲淹亲临前线出战。由此,宋军很快扭转战局,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酷爱读书,刻苦勤奋的晏殊重视教育,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他总把教育当成大事来办。在晏殊曾因朝政纠纷被贬职期间,他开创了大办教育之先河,非常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了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晏殊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改革教学内容,并在官学设教授。由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大宋开启了著名的“庆历兴学”,为中华文脉的延续做出了的努力。自古“文人多相轻”,在才子众多的宋代,晏殊能够慧眼识珠,爱才重才,那就是对国家的一大贡献。
  作为宋朝名相,著名政治家的晏殊,非常注重向朝廷提拔举荐青年人才。欧阳修、韩琦、富弼、宋祁等北宋名臣,都是经过他的提拔举荐而被朝廷重用。范仲淹也是晏殊的得意门生,晏殊一直看重范仲淹的才能,把范仲淹提拔为副宰相之职。范仲淹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人品,也让老师晏殊打心眼里钦佩。后来,晏殊在给二女儿选择女婿时,就专门征求范仲淹的意见,请范仲淹帮他物色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婿。范仲淹就向晏殊推荐了学子富弼,并说富弼具有“王佐之才”,范仲淹还亲自作媒,让富弼娶了晏殊的二女儿。事实证明,范仲淹说得一点不错,富弼后来果然成了大宋有名的宰相。
  晏殊的这种感怀,来自他情到深处人孤独的人生境界。
  晏殊由于在文学和政治上资望都很高,深受时人的尊敬。但是,晏殊的词中往往会轻轻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传递出淡淡的孤独。他的很多词句中,往往会用“独”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心境。如“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小园香径独徘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就婉转传递了这种意境。
  身在朝廷,即使位居宰相,晏殊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更有被误解的时候,那时的晏殊自然会感觉到人生的孤独。范仲淹是晏殊一手提拔的官员,他在刘太后听证多年后,曾公开上奏,批评此举违背祖制。晏殊批评范仲淹不该上疏时,范仲淹端正脸色,说自己受到老师的推荐,经常担心不称职,让老师丢脸,没想到竟然会因为说一些正直的言论而被批评。范仲淹委屈之余又有点鄙视,这还是当初提拔自己的晏殊吗?晏殊听后,“惭无以应”,此时他的心中,定会感觉到不被朋友理解的孤独,他那久经宦海风波的心轻轻地疼着。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说:“晏元献公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珠玉祠》绝大部分篇章也都是这样写成的,喝酒喝到兴致高涨的时候,晏殊当场为大家填词助兴。每日美酒宴饮,笙歌达旦,在众人皆醉而一人独醒的时候,晏殊也会感觉到清醒者的孤独。劝君莫作独醒人。如《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面对袅袅炉烟和飘拂于空中的游丝,酒醒时的晏殊感到更加孤独,他在静静地思考着,体味那种始终不能摆脱时空永恒、生命短暂的矛盾痛苦。
  乡愁是年少时的梦,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在朝为官数十载而不能还乡,家乡的山山水水时时萦绕于心,思念故乡的时候,故乡在远方,晏殊也会感觉到游子的孤独。就如《蝶恋花》中描写的那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那种凭高望远的苍茫,不见所思的怅惘,只有在思念家乡时才能尽显,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晏殊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从“望尽”一词中也能体味出他对家乡的绵绵思念。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四六书法皆工,尤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晏殊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种透着珍珠般的圆融与温润,于婉约雅致中蕴涵着人间的真情实景,不饰雕琢,一扫脂粉气的艳俗,便是晏殊的风格。
  晏殊的词不仅在题材上有所开拓,而且能将生活经历提升为哲理意象,韵短而味长。他那淡定从容的词句,他那委婉含蓄的词风,性格鲜明,那种随意道来,言似无愁的喻景诗词文章,仔细读来总是能够感悟出丝丝缕缕的伤情与无奈。
  时光的感觉往复,纠缠。花的凋零,是那样的匆匆,就如时间的长河的流动那样无法回避。在那个春日,晏殊独自伫立在沾满花香的亭子里,他用文字留住了春天,吟出了流传千古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回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宋倚声——晏殊
宰相写下一首秋词,16字写尽孤独,被王国维喻为成大事第一境界
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到底在描绘怎样的情景?(书法:张德进)
宋代词人列传(1) 雨后微香
晏殊《蝶恋花》试释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晏殊蝶恋花赏析-历史趣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