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之“变”

  

编者按: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已出,新大纲中,提出高考语文试题将有较大变化,具体有哪些变化,如何应对?本报就相关问题向一线资深高三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了咨询,现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大家分享。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将是近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明确变化,能极大地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为此,我认真研究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粗浅地梳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现结合自己的理解简述如下:

  

一、试题变化

(一)试题结构变化的可能性较大。很可能采用四个大题模式:第一大题是三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5分),第二大题是古诗文阅读(35分),第三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20分),第四大题是作文(60分)。

(二)题量增加。由原来的18个小题改为22个小题,且选择题(含多选题)会增加,单选题可能有11道,多选题2道,占40分以上。

(三)阅读量增加。因2017年高考取消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均为必考内容,实际上增加了一篇文章的考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是复习备考的重难点。

(四)古诗文阅读稳中有变:文言文阅读考实词的可能性大,古诗鉴赏题型可能变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加上一道主观题;名句名篇默写题,降为5分,提示上下句默写题型和理解性填空题型都有可能。

(五)有些题目的难度会有所降低。因阅读量增加,考试时间150分钟不变,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在命题上会降低难度;语言表达题也可能不考或少考一道综合性强的题,考情景表达题可能性大,甚至单考点的扩写题、仿写题也有可能。

  

二、影响初步分析

(一)对于高三学生

1.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较有优势,思维较机械的学生会受到冲击。

2.更加重视阅读。要养成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水平,培养信息筛选能力。

3.阅读量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到作文的写作,部分学生将答不完卷。

4.客观题的增加可能会加大学生的分差。

(二)对于高三语文教学

1.能力为本,学科素养是关键。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教“真语文”而不是教“高考”,多训练思维而不是大量做题。

2.务必上好阅读课和写作课。阅读教学要全面化,只选择一种文体不再可行。

3.2016至2017年高三备考的策略应重新调整。关注其他省份的试题,不能只备考全国卷。样板题目变少,题目灵活性增加。要好好选择平时的练习题。

4.格外关注答不完卷的学生。教他们如何分配答题时间及如何舍取。

附: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修订《考试大纲》前征求一线教师意见,经过整理,教师提出的如下意见值得重视。

(一)论述文

1.选文要通俗易懂,不要太多术语,不宜过难。

2.选项指向应清晰,不要过于纠缠在文字中,不要让学生钻牛角尖。

3.答案要基于试卷文本本身、清晰无误,不要有争议。

(二)古文

1.文学常识考察应结合初、高中课本的内容知识,或在语境中考察,不要太难太偏。

2.断句、实词、虚词可任意考察其中的两项。

3.不要一味在字词上下功夫,太专太难。可学习广东卷,用主观题考察对文章的理解。

4.增加翻译的分值。

5.文本选择可以跳出人物传记,走向多样化。

(三)诗歌

1.古诗鉴赏考一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理解性的、诗歌表面的内容分析放在选择题里考,提高主观题的含金量。

2.诗歌的答案内容客观些。

(四)阅读题

1.建议出两道选择一道主观题。注意题目的字数容量,要考虑学生的答题时间。

2.取消以前选择题3分、2分的设置。3.文章的内容兼顾城乡各类学生。

(五)语言文字应用

1.病句题要准确、典型、有区分度。

2.衔接题的考察既有客观也有主观,考点重复。

3.图画、会徽题的细节务必准确、明晰,不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猜。

4注重题目的情景感和真实性,可从生活中选取素材。

(六)作文

1.联系生活和热点,话题开放,不用预设主题,注重思辨性,注重价值观的导向。

2.审题上不设置障碍。

3.不预设题目形式和文体形式。

4.鼓励学生说真话、叙真情,鼓励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因变施策,赢得语文高考

罗田县教育局教研室 高永平

2017年高考考纲有变,考题有变,这是很正常的,大可不必惊慌。因变施策,调节好心态,高效备考,定会赢得语文高考。

一、扩宽视野,稳步提升

不少同学认为语文成绩提高比其他学科慢。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成绩提高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进入高三的专项复习,每天抽出半小时读书看报,既可张弛有度、调节心境,又可开拓视野、把握时代脉搏,还可以在读书中学习多种语言风格和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二、回归教材,精读深思

高考命题是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依据的。去年高考语文四道大题,无一不是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因此,复习时切忌猜题押题,必须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做到精读深思。精读,就是要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的思路,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加深理解,吸收语言精华,学到写作技巧。

三、归类练习,学以致用

考题并不是照搬书本的,因此,不要机械地复述课文内容,死记硬背段意、中心之类,而要着眼于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读写能力,通过知识归类,反复练习,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归类练习应以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去练。练的内容要选择精当,步骤要循序渐进,作答要规范有条理。

四、勤笔勉思,强化写作

在思考和表达上下功夫。一些考生作文失分最多,审其原因,除语文基础不够好外,还存在文风不正,构思能力和论证能力不强的通病。复习时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既要以课本的范文为借鉴,掌握三种常用文体的基本写法;又要通过课外阅读和经常练笔,不断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要坚持按一定规范写作,如标题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行文如何等等。可以说,一篇精品,看似妙手偶得,实则千锤百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踩准节拍 舞动青春 高效备考
2018高考语文备考重点!原来这些是常考问题!
2017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遇语文名师支招」高考语文专题难点提要及备考策略
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题型及备考建议
用恒心迎创新,以不变应万变——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