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地方戏

山东地方戏约有30多个,大体分四个系统:弦索、梆子、肘鼓子和民间俗曲时调。弦索系统是由管弦类乐器来伴奏的,又可分为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等。梆子系统分为东路梆子、枣梆、莱芜梆子。肘鼓子系统又分五音戏、柳琴戏、柳腔、茂腔,其中,五音戏以表现民间生活题材见长,代表作有《王小二赶脚》、《拐磨子》、《腊八姐》等。民间俗曲时调系统的主要代表是吕剧,代表作《李二嫂改嫁》为人们所熟悉。

济南依山傍水,自古就是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的中心枢纽。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目前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发现约七八处,其中仅济南章丘就有4处。距今7300~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址,已在境内发现8处,是山东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章丘梆子

章丘梆子,也叫“东路梆子”、“山东讴”。流行地区以中东章丘为中心,是蒲州梆子经河北流入山东后形成,至少在一百五十年以前,即在这一带流行。此外,还保存有昆曲、本地乱弹、扬州乱弹、柳子、拨子、罗罗、二黄等声腔。乐器以大胡琴、胡琴为主。

嘹号(黄河号子)
这是一首山东黄河夯号。黄河自河南开封到山东利津入海口这一段,由于泥沙常年淤积,河床日益增高,形成了名闻天下的悬河,有的地方竟高出地面七米。同时,每年灾情、河汛不断,春有桃花汛,夏有伏汛,秋有秋汛,冬有凌汛,为此,在河汛到来之前,常常要组织成千上万名的民工奔赴千里大堤,用夯、硪(wo`)砸堤,使之加固。在加固大堤的劳动中,民工主要依靠的工具就是石硪和铁夯,而打夯、打硪又必须唱号子,因此,每逢此时,千里黄河大堤上,万众齐唱各类号子,此起彼伏,响彻云天,构成一幅壮阔宏大的劳动场景,也汇成震耳欲聋的歌的海洋。20世纪40年代以来,山东的音乐工作者先后记录下来的这类号子约数百首,它们被统称为“黄河夯号”。黄河夯号的曲调多数以当地民间小调为素材,再由领唱者根据举夯的速度、次数加以即兴编唱,他们经常是见天唱天,见地唱地,或者把他们熟悉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编入其中,以调节劳动者的情绪。夯号的歌唱方式则基本上是一领众合的,领腔起提示、预备的作用,合腔是大家一起用力时所唱的。这支《嘹号》共有四个领句和四个合句,其中,领句的一、三句完全相同,第二句用了新音调,第四句是一、三句的变化反复;合腔的一、二、三句基本相同,第四句用新音调,为的是总结全曲。领唱歌词的内容为历史人物,合句的歌词则全部是呼喊性的衬词。全首号子气势磅礴,雄壮有力,极富北方音乐的阳刚性格。

柳子戏和柳琴戏 区别太大了,是完全的两个剧种,柳子戏是和昆曲一样是我国戏剧活化石 —— 柳子戏是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民间曲牌演化而成的曲牌体剧种,因其曲牌[柳子]通俗易懂,人们便称其为柳子戏。柳子戏最早以小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因此又名弦子戏,或称“北调子”。柳子戏繁衍于中国北方黄河中下游两岸与运河交汇处的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存传统剧目200余出,传统曲牌约600余支,其中代表剧目有《孙安动本》《张飞闯辕门》《琵琶遗恨》和《白蛇传》等。
  在清代前,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柳子戏成为中国四大古剧种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柳子戏没有像昆腔、弋阳腔、梆子等成为流行南北的大剧种。
柳子戏是山东省主要地方戏之一,中国四大古老剧种“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东柳”即指柳子戏。它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现已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传统曲牌六百余支,目前该剧种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省柳子剧团成立于1959年,目前是全国唯一的柳子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被称为“天下第一团”。曾三进国务院演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给予好评;周扬、邓拓、马少波、梅兰芳、欧阳予倩、荀慧生、马连良等文艺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专评文章。近几年来,吴官正、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了柳子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剧团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巡回演出,并为美国、法国、韩国等国际友人展演,均受到好评。
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及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财政厅的关心扶植下,在山东省鲁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剧团发展蒸蒸日上,面貌日新月异。剧团组织专业人才成立班子搜集整理资料,编撰出版了《柳子戏系列丛书》(包括《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柳子戏唱段精选》、《柳子戏史料汇编》、《柳子戏图像大观》)、《张春雷与柳子戏》等书,为广大专家和柳子戏爱好者们提供了较为全面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
剧团始终贯彻“出人、出戏、出精品”这一方针,加大力度培养年轻演员。恢复了《孙安动本》、《张飞闯辕门》、《五台会兄》、《白兔记》、《抱妆盒》、《关羽斩貂蝉》、《十五贯》、《观灯》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又移植了《三拜堂》、《白蛇传》、《杨门女将》、《贬官记》、《对花枪》、《义烈女》等其它剧目;同时还创作排演了新编历史故事剧《风雨帝王家》、红色经典剧目《江姐》,并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戏《青山作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过去享誉全国的柳子戏优秀传统剧目《孙安动本》,到现在倍受好评的新编历史故事剧《风雨帝王家》,山东省柳子剧团正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地向前发展。仅2004年度我团就在全国的各大赛事中获奖四十余项;今年更是硕果累累,我团一级演员陈媛同志在《风雨帝王家》一剧中饰“韦后”一角,一举荣获第二十二届梅花奖;年底又传来捷报,柳子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柳琴戏是诞生于清末时期的鲁南地区(滕州原滕县)—— 柳琴戏流行于鲁南、苏北、徽北、豫南一带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又名“拉魂腔”。已有200年的历史。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1952年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在当地叫“拉魂腔”,意谓唱腔优美,能把人的魂灵拉走。它在鲁南民间流传了数百年,倍受这方土地上人们的喜爱。大约在200年前,柳琴戏分为南、北二路,南路活跃在苏、皖、豫一带。大多是由滕州老艺人讨荒在此流传开来的。滕州为北路,早年的创始人是东郭镇苏楼村的苏金门老先生,又名苏来。他家的佃农下地干活也得口吐唱词、哼着小调。每年秋天,苏家都要种上四五十亩地的荞麦,专留给前来苏楼村唱戏的艺人们食用。由此,苏楼村也汇聚了当时的各路艺人,逢年过节通宵演出,盛况空前。当地民谚说:“苏来不来等于瘟台,苏来不到挫钱十吊。”正是由于苏家戏班的广泛影响,他们所居住的村庄由原来的“徐楼”改为“苏楼”,沿用至今。
  “拉魂腔”在流传发展了100多年以后,到了20世纪的民国年间,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张汪镇渊子崖村的卜端品老先生创下的“长春班”,人们习惯称之为“卜拉门”。他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老先生爱戏成癖。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不会唱戏的他不要。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就组成班子,在本村或者在周围的村里搭班唱戏,一时在鲁南影响很大。“卜拉门的拉魂腔,卜拉门腿上挂铃铛,东庄唱戏西庄看,赶集上会唱满场”成为当时生动的写照。1987年,滕州市的文化工作者在苏楼村发现了苏家祖传的一把柳叶琴。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把柳琴。
  “拉魂腔”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扎根鲁南民间,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至今还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柳琴戏的变迁
  活跃于民间的“拉魂腔”,为柳琴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渐演变为正式的剧种。
  滕州市柳琴剧团是由早期的卜家班改建而成。全国解放以后,卜家班在党的关怀下得以迅速发展,队伍扩大到近百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50年,卜家班改组为四平剧社,由班主制改为社长制,1953年滕县人民政府对四平剧社进行整编,正式命名为滕县新建剧团,并正式纳入地方事业建制。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时,改名为滕县柳琴剧团,1988年随县改市,正式改名为滕州市柳琴剧团。柳琴剧团的建立,为柳琴戏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沿街叫门的“拉魂腔”得以脱胎换骨,从而登上了文艺剧种的大雅之堂。
  195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戏曲改革”的精神后,剧团首先对以前演出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革,陆续编演了新的历史剧和传统戏,继而兴起了大演现代戏的热潮。1954年,柳琴剧团排演出了第一个现代戏《小二黑结婚》,随后排演出了《小女婿》等。1956年在商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中,卜端品私人戏箱折价归公,从此剧团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在“二为”方针的指引下,剧团先后排演的现代剧《红霞》、《红姐妹》、《红色种子》、《红松林》上山下乡进行演出,被群众誉为“四红剧团”。1964年12月,现代戏《新风曲》参加了济宁地区的会演,同年被选拔到省参加现代戏会演,得到了彭少辉、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好评,并受到谭启龙等领导同志的接见与鼓励;同年排演的《小保管上任》等在滕县八一礼堂为沙风、杨得志等中央领导演出。之后,不少剧目走出了山东,为国际友人演出。其中,《姊妹俩上工地》还被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拍制成电影。
  1990年,带着泥土芳香的柳琴戏《山乡锣鼓》进京演出,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登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殿堂,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李景、贺敬之、吴雪、刘厚生等军政领导听罢乡音后,格外兴奋和激动。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看完演出接见演职人员时,拉着演员的手即兴作了一首诗:“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多年来,柳琴戏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家乡人们的喜爱。从最初的《小二黑结婚》到风靡一时的《十五贯》、《双玉蝉》、《姊妹易嫁》,再到现代的《墨子救宋》等,共创作出了140 个剧目。其中,排演的《孔繁森》在滕州乃至枣庄市党政机关和厂矿演出28场,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多年来,柳琴剧团涌现出了众多的著名演员,诸如卜端品、刘长春、王丽英、王传玲、王传亮、赵恒成等一时成为地方的时代宠儿。
  柳琴戏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和人士为之毕生追求,并使之不断完善。国家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柳琴考级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惠然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8年,王惠然在临沂地区看演出,第一次看到柳琴之后便一见钟情,从此就致力于柳琴的改革。当时民族管弦乐队里面,没有高音乐器,再就是琵琶、扬琴、三弦都是中音的乐曲,但作为领弦的没有,所以王惠然就看上这个柳琴了。1958年起,在徐州乐器厂的配合下,他研制成功了三弦、四弦高音柳琴,结束了200年来柳琴仅用于戏曲伴奏的历史,使柳琴登上了独奏、协奏舞台,填补了民乐队弹拨缺乏高音的空白。古老的“拉魂腔”,迷人的柳琴戏,在王惠然的驱动下,走出了国门,遍及海外。
1958年,徐州市柳琴剧团晋升为省级剧团,改名为“江苏省柳琴剧团”。柳琴戏唱腔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演唱时拖腔独特,男腔粗犷高亢,女腔柔韧细腻、委婉华丽。表演艺术粗犷、明快、朴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尤擅长喜剧表演手法。柳琴戏从过去七八人的草台班到如今的省级剧团,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一批受欢迎、声望高的优秀演员,他们以各具特色的唱腔和表演风格,丰富和提高了柳琴戏的艺术水平。编、导、舞、美各方面对柳琴戏艺术及剧目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小戏以传统剧目《喝面叶》为最著名,大戏以现代戏《大燕和小燕》艺术性最高。近年来创作、移植了许多新剧目。一些剧目参加了江苏省、华东地区会演、调演和晋京演出。有5个剧目通过银幕、电视、广播、唱片、录音带等视听渠道向全国播放,其中《大燕和小燕》由中央电视台全剧录像向全国播放,后被江苏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片,在全国放映,使柳琴戏成为国内有影响的一个剧种。

山东快书俗称“武老二”。表演方式为演员一人左手持鸳鸯板击节站唱。唱词以七字句为主,通俗、幽默。1951年传入北京。
1951年春节期间,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自天津应聘到北京西单游艺社献艺,使北京观众第一次见到了这一具有浓重山东乡音的曲种。当年冬季,他在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总政文工团工作,山东快书遂正式在北京落户。民国十九年(1930),十四岁的高元钧拜戚永立学说快书,他勇于革新,大胆创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人物鲜明、感情真挚、口风甜脆、幽默夸张的表演风格,自成一派,世称“高派”。从1951年11月开始,高元钧等人在部队领导的倡导下,通过训练班的方式,以北京为基地,先后培养了二百多名军内外山东快书演员,将这一曲艺表演形式推广到全军以至全国各地。
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高元钧及其弟子在保留山东快书山东乡音的前提下,融进北京语音的一些特点,加强了表叙的音乐性与节奏感,使山东快书在北京的土地扎下了深根。
高元钧的代表曲目有:传统段子《武松传》(计十六回)、《鲁达除霸》、《赵匡胤大闹马家店》等,现代作品《一车高粱米》、《抓俘虏》、《侦察兵》、《师长帮厨》、《金妈妈看家》、《长空激战》等。
北京的高派山东快书优秀节目有刘学智演唱的《三只鸡》,刘洪滨演唱的《长空激战》,刘司昌演唱的《打票车》、《捞铜牛》、《扎义打虎》,李洪基演唱的《智闯珊瑚礁》、《唐僧行贿》,李燕平演唱的《江姐》,冯广月演唱的《紧急电话》,魏兰柱演唱的《三排长》等。
另外,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始,在北京还有赵连甲师承山东济南的“杨(立德)派”演出山东快书,其代表曲目有《推土机上传家信》、《爱八方》、《巧开车》等

“山东琴书”源于乾隆、嘉庆年间的鲁西南农村,开始称为“小曲子”,因主要伴奏乐器为 扬琴,俗称“唱扬琴的”。民国三十年夏历二月二日扬琴艺人集合于济宁,建立了“殷”、 “贺”、“茹”三大门户,立足于济宁码头。琴书由数人搭档演唱,分别扮演角色,演唱、 伴奏集于一身的演唱形式。以扬琴、坠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曲调缠绵委婉,十分动听。济宁 旧有顺口溜:“老咬口的干饭道门口的粥,茹小辫的扬琴翟教寅的吼(读阴平声HOU)”。唱 词多用第一人称,有较大的表演潜力,后发展成为济宁吕剧。吕剧又有一个不雅的绰号:“拴老婆的橛子”。此外“高调梆子”、“四平调 ”两个剧种也都起源于济宁,运河的繁荣是戏曲曲艺的兴旺的最佳机遇。“串鼓”,解放前多在济宁祭孔时演奏,是济宁特有的祭奠音乐。它是以打击乐串联的24支 曲牌组成的一首大型鼓吹套曲。这是民间艺人陈庆贤祖辈传世之谱。乐曲以宫调式为主,全 曲结构严谨,气势磅薄,属于国内音乐珍品。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其发源于鲁西北运河沿岸农村,最初是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的自由吟唱形式,后来改为支架鼓和两枚铁片或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演唱者左手执鼓槌,右手执铁(铜)片,边敲边唱。这种曲艺形式自明末清初创立门户开始,到今天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了。梨花大鼓的鼎盛时期在民国初年,其影响当时遍及北方各省及上海、武汉等沿江大城市,于是又有了“山东大鼓”的名称

山东梆子是山东地方戏曲中较古老的剧种之一,是在明代由陕西的秦腔逐步演变而来,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该剧种唱腔激昂高亢,板式复杂多变,表演形式粗犷,架势夸张,长于表达山东人豪爽放达的性格,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荷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称。如以荷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调”。

山东柳子戏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古老地方剧种,清朝初年曾兴盛一时,其声腔的覆盖地域横跨五省————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的许多地区,是当时北方舞台上影响很大的声腔剧,在当时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说,其中的“东柳”就是指的柳子戏,而山东农村至今还流传着“吃肉吃肘子,听戏听柳子”的俗语。据说当年毛主席在看过柳子戏后,认为它比吕剧更能代表山东地方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地方剧种的发展一度陷入了低谷,直到近几年,在省文化厅等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柳子戏才重整旗鼓,焕发了生机

大弦子戏是属于弦索声腔系统的古老剧种。与柳子戏、罗子戏、卷戏出于一个源流,都是在元、明以来民
间俗曲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用锡笛或大笛、罗笛伴唱,与柳子戏用横笛伴奏不同。
大弦子戏具体的形成时间,无据可查。目前仅见到1715年(清乾隆十年)《杞县志》中有演唱“逻逻、、弦等类戏”的记载。据老艺人郝福云讲,清代乾隆年间,从睢州到朱仙镇有十八个班社。清中叶以后,大弦子戏分为“礼”(李)、“敬”、“旺”(汪)三门。郝福云属“礼”门,东明县科班出身;苗玉春为“旺”门传人,曹县曾家大兴班出科,其师杨凤彩,艺名二摆鼻,在曹州一带颇有名望。当时的活动范围,以滑县、东明、长垣为中心,东到定陶、菏泽、济宁;西到河南郑州、辉县;南到杞县、太康;北到山东聊城、河北大名等地

鼓子秧歌当地俗称“跑十五”、“闹玩艺儿”,集歌舞杂耍于一场,历史上在商河一代非常兴盛。县志曾记载城里“跑十五”盛况:“举国纷纷兴若狂,新正十四挂衣裳,明朝但愿无风雪,尽力逞才闹一场。”
鼓子秧歌究竟始于何时,当地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它“孕育于春秋,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这个说法也许并不十分可信,鼓子秧歌的历史是否真有这么长久,还需进一步考证,但确实在宋代就已经有关于鼓子秧歌的文字记载。
对于鼓子秧歌的起源,民间也有很多传说:抗洪斗争说。在黄河腰穿县境的岁月里,百姓屡受黄水危害,灾后散墒抢种,辛勤劳作喜有收成,便聚在一起舞之蹈之,抒发灾后余生等丰收的欢悦心情。 武舞说。鼓子秧歌很有可能发韧于宫廷武舞或军队武舞,其功能是用来鼓舞战斗情绪,是战争的预演和再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鼎铸:山东地方戏的声腔和剧种
透过剧团看菏泽六大地方戏的生存现状
风情山东05
【常识积累】山东主要剧种介绍(1月8日)
马堤吹腔戏
柳琴戏的剧目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