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庆霖:谈山水诗的攫取(二)

二、江山一握手,天地两知音——与山水为友

山水也可以成为朋友吗?当然可以。温庭筠有一首诗:“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过分水岭》)仅仅三天相处,人与山水就有了情感,可见,只要你愿意,山水这个“朋友”是不愁没有的。如果说,阅读山水是单向地与之沟通,是求得山水的给予。那么与山水交朋友就是双向的交流,是情感的交融。且山水这个朋友一旦获得,永远不会弃你而去,它会与你共同体验生命, 为你灌注情怀,帮你捕捉灵感。这是更进一步的江山之助。

“江山一握手,天地两知音。”(刘庆霖《入山行》其三)我初次感到山水是朋友, 可以成为朋友,大约是在 2004 年:“白山是老友,门向我常开。鸟道云埋处,有峰迎出来。”(刘庆霖《长白山行吟》其一)我在 1994 年上过长白山,与长白山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十年后再登此山,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而且, 虽然相隔了十年,觉得这“老友”对我还没有忘记。你看:“老友”的“门”向我“常开” 着,当我在云中迷路时,有“峰”忽然迎了出来。这个“老朋友”多够意思。在山里住了两天,与之分别的时候,我忽然感觉有些对不住它了:“赏瀑观池仙境行,为餐峰壑饱秋声。诗人毕竟笔无力,连累家山未早名。”(刘庆霖《别长白山》)你想啊,“老朋友” 对我这么好,我却笔下乏力,不能为它写下扬名之作,不该好好地自责吗?此后,“山水朋友”这种感觉就愈来愈强烈。2005 年我调入吉林市后,与山水有了近距离的交往:“龙潭待我已千年,一见相拥肩并肩。飞鸟时穿心境过,野花开到梦边缘。”(刘庆霖《十二上龙潭山》之六)与山水成为朋友,能够在情感上相依赖,“一见相拥肩并肩”。甚至, 你的心思可以向山水去倾诉,你也感到它在倾听,感觉到它能够听得懂,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与山水交朋友,和山水有笃厚的感情,是写好山水诗的心底之泉。能够与山水双相交流:“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极其喜欢山水,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诗佳作。这首诗的后两句就透出了他与山水的情感,他似乎在对敬亭山说“我不厌君,君亦爱我”。这与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异曲同工。虽然他是以此方式在排遣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但他是把敬亭山当作朋友, 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当代诗人也有不少视山水为至友的。如刘章先生的《山行》:“秋日寻诗去,山深石径斜。独行无向导,一路问黄花。”山中的“黄花”应该知道山中的道路, 一路走一路问。其实,这只是作者的想象而已, 绝非真的在问。但是,这种想象恰恰证明了诗人与山水、自然不分彼此的亲近关系。

三、烟雨胸中气,江河掌上纹—— 融山水为已

与山水在精神和情感上融为一体,我就是山水,山水就是我。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达到浑然一体,是艺术的最高追求。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元素。中国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各门类艺术精品中, 处处氤氲着这种精神,特别是传统诗词创作, 更是着力于追求主客体的相互交融,以求达到心物统一的境界。这在我的诗中表现得也较为充分。

表现之一,可以吞吐山河:“乘槎河畔坐, 无意最高峰。喝口天池水,江源在腹中。”(刘庆霖《长白山行吟》之二)

表现之二,可以指挥山水:“手握金鞭立晚风,一声号令动山容。如今我是石天子, 统御湘中百万峰。”(刘庆霖《题张家界天子山》)

表现之三,可以化为山川:“椰风相伴友相牵,登得奇峰天海间。一抱白云沾五指, 蓦然回顾手成山。”(刘庆霖《过五指山》)

表现之四,可以化物为我:“五色云边住,二分田里耘。繁星皆旧友,峦嶂亦家人。烟雨胸中气,江河掌上纹。春风吹鬓雪,与我最相亲。”(刘庆霖《退役答友人》)

诗人、作家韩作荣曾经写道:“就一些优秀诗人的感觉而言,讲战场上战士在流血, 诗人则感觉自己的身上在流血;诗人写一条河流,仿佛自身已经液化,肉体也化成了水, 向四处流淌……。这种人与物的同一,正是诗句动人的奥秘。”(《诗歌讲稿》第 109 页) 为什么说“人与物的同一”是“诗句动人的奥秘”呢?我想,诗歌表现现实,但要超越现实,上述诗句中这种“人与物合一”后的“我”,就是超越现实的表现。“喝口天池水, 江源在腹中”,“如今我是石天子,统御湘中百峰”,这里表现的“我”,已非现实中的“小我”,而是超现实的“大我”。诗人吞吐山河之气,放牧风云、号令峰峦之神力来得极其自然,仿佛理所应当,“得江山之助”似乎也不费吹灰之力,这就是融入山水的效应;“一抱白云沾五指,蓦然回顾手成山”,“烟雨胸中气,江河掌上纹”,已非“旧我”而是“新我”了。自然山水与诗人“物我”相融,物与我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成为有知觉有灵感的抒情体。作者在山水之中似乎找到了与自己心律合拍的律动,找到了物与我同频共振的契合点,烟雨之气在胸中荡漾,江河之音在掌中奏响。因此,融入山水,物我合一是诗人同山水交流的最高层次,也是“得江山之助”的关键。这种生命体验,会使诗人的思维空间无限扩大,想象空间成倍增加。

以山水为书,与山水为友,融山水为已。

其目的都是要与山水更好地沟通,谛视来自四面八方的生命之音,求得灵魂的回声,达到生命与生命的交融,实现感悟的超越。

(原载《诗刊子曰》增刊2016年第二期视点栏目。)

刘庆霖,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59年出生,曾任某部政委,上校军衔。退役后,历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诗词年鉴》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副主编,著有《刘庆霖作品选》(诗词卷、理论卷)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庆霖:谈山水诗的攫取
【英子点评】第87辑:选评刘庆霖诗词(下)
能使江山助我诗
每周试玉(72):嘉宾【龚霖,王海亮,江合友】
英子评诗第100期||【名家风采】第10辑:刘庆霖作品精选
英子诗评第100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