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代瓷器特征之游离铁斑

元代瓷器特征之游离铁斑

    元青花花纹上常常可以发现有一些银灰色斑块。这种色斑呈离散状态分布,没有规律,大的尺度在5毫米左右,小的在1毫米以下。民间称它为锡斑、锡光斑,因为它有锡那样的光泽。文献上多称它为黑疵斑点,因为看起来它的色泽较暗,像黑疵。凡是花色幽蓝深沉的元青花瓷器,这种锡光斑愈多,愈明显。而在色泽素淡的元青花瓷器上,则看不见或几乎看不见这种锡光斑。

    在一部分明清青花瓷器上发现黑疵斑点已经有多年了,但一直不清楚它是什么东西,直到近几年才知道锡光斑是游离铁形成的斑块。原来,那些锡光斑多的青花瓷器,是用进口钴料“苏麻离青”作为青花呈色剂的。这种钴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与国产钴料刚好相反。青花瓷器的煅烧温度为1280-1300摄氏度,远高于氧化铁的还原温度。因此,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部分还原的游离铁,会析出并积聚在一起,而沉积在钴料与面釉之间,甚至浮于釉面上,形成斑块。在锡斑浓厚的地方,常常会使当地的釉面产生微凹现象,并变得毛糙,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到。这个现象一直得不到很好解释。其实,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就能说清楚。原来,形成微凹现象的机理是游离铁的出现,导致当地釉膜的表面张力减小,使游离铁原子集合成斑块。它使四周的釉膜拉薄,使斑块浮到最薄处的中间。釉膜冷却固化后,那里的釉层就呈凹陷状态。游离铁斑的例子展示在下面的图里。在图a上,鳜鱼身体中段青花黝青处略显锡色的斑点就是游离铁斑。图b为一个元云龙纹瓶的龙头上的锡光斑。图c、d、e来自一个元云龙纹三足炉。其中c为龙头与龙身的照片,可以看到很多游离铁斑。图d、图e为香炉两朝天耳上的牡丹花叶片里的锡光斑。它们的游离铁斑又密集又大,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不仅元青花上有游离铁斑,元钴蓝釉瓷器上也有游离铁斑。而且,釉色愈深沉的钴蓝釉,所含游离铁斑愈多。在元钴蓝釉瓷器一章里,可以看到色泽深度不一的瓷器。其中三件乌黑蓝釉瓷器,色黑如漆,放大镜里,满视野都是游离铁斑。这种瓷器上的游离铁斑,不像青花上会浮到表面,并凝结成大块,而是一些小块,浮现在釉层里面。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由于熔融状态下的钴蓝釉釉层的粘滞性很大,釉层又特别肥厚,游离铁原子难以穿过釉层浮到表面凝结成较大的斑块,而只能在釉层中集合成较小较薄的离散斑块。正是这些斑块有力地阻挡了光线的进入和从底层的反射,使我们看起来显得色黑如漆。

    锡光斑曾经是鉴定青花料是否是“苏麻离青”的要件。但是近年来,仿造元、明、清青花瓷的人用极细的铁粉做假锡光斑,鱼目混珠。如何鉴定真假锡光斑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于锡光斑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做的假,在认识上还有误处。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区别以下几点,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一,自然锡光斑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析出的游离铁原子集合而成,看起来显得细腻、自然;而人工锡光斑是用细铁粉粘上去的,不可能有那么细腻,也不会自然。二,如上所说,自然锡光斑形成的地方,釉层的表面张力变小,锡光斑有下凹现象,这一点人工锡光斑是难以模仿的。三,自然锡光斑形成的地方,由于釉层受到较多的搅动,胎骨和釉液在烧制过程中析出的气体,容易排出。所以,在自然锡光斑所在的地方,气泡很少,釉色显得较蓝而深沉。而人工锡光斑附近,则没有这种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花瓷器有锡光铁锈斑真伪
运用微生物蚀痕鉴定古陶瓷简单易行[转载]张国兴
鉴定元青花的诀窍-呈色特征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鉴赏
瓷器收藏知识小百科(一)元青花
有吃胎,凝聚斑及锡光的波涛龙纹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