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養生十六宜

 養生十六宜 


養生十六宜是以一些簡單的導引動作來養生的科學方法。我國古代養生經典中也曾有類似的記載。秋去冬來,寒風襲人,病邪趁機侵入我們的身體。不妨每天按下面的「養生十六宜」堅持自我保健,對身體健康很大的好處。


1、髮宜常梳

古人稱「杵」發,認為常梳理頭髮能明目祛風。梳頭宜勤,輕重適度,一日可梳數次。


2、面宜常擦

古人稱為浴面。搓熱兩手,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帶動其他手指,擦至額部,向兩側分開,經兩頰而下。做30次。可使面部光澤,預防皺斑。


3、目宜常運

古人稱「運睛」,認為能去內障外翳,並能糾正近視、遠視。其方法是:雙目先從左轉到右,從右轉到左;再從上轉到下,從下轉到上,各運轉15次,然後緊閉雙眼片刻,再睜大眼睛運眼神。


4、舌宜舔顎

古人頭尖輕舔上顎數次,直至滿口生津。


5、齒宜常叩

古人稱「叩齒」,認為能使人齒堅而不痛。其方法是:先叩大齒,再叩前齒,各叩20餘次。


6、耳宜常搓

古人認為能防治頭暈耳鳴。方法是:兩手掌心掩耳道,食指壓在中指上,輕輕叩動後腦部,每次20下。


7、津宜常咽

津指的是乾淨的口水,津是十分寶貴的,是人體的重要體液。可以幫助消化食物,潤滑消化道等。靜坐,舌頂上齶,閉口不言,幾分鐘後,口中會積攢半口左右的津液,然後漱漱口,分兩三次咽下。對於口腔的清潔,對整個消化系統都很有好處。


8、肩宜常聳

可以鍛煉到頸部肌肉,預防各種頸椎病。聳肩的時候,不要簡單地上下聳,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由內向外用肩頭畫圈,這樣可以鍛煉到更多的肌肉。但是頭部要放正,不要跟著肩膀一起動,不然容易扭傷頸椎。


9、臂宜常抻

是指應該經常把手臂伸直,做上舉、擴胸等運動,可以活動肩關節和肘關節。堅持在工作過程中,忙 偷閒地聳肩、抻臂,對健康很有好處。
簡單的抻臂方法:正坐,腰、背伸直,目視前方,將雙手上舉,手心向上,五指伸開,同時深吸一口氣,一直到完全吸足,憋氣數秒後,感到身上有絲絲熱氣產生,把手放下,同時緩緩吐氣,如此反復做58次,對於肩部和上肢都是很好的鍛煉


10、腹宜常摩

古人稱「摩臍腹」,認為能順氣消積。方法是:搓熱兩手再相疊,掌心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轉摩3050次。


11、腰宜常捂

捂腰指的是捂後腰,也就是腎臟的部位。腎虛、腎臟有疾病的人,往往後腰是涼的,這就是腎臟供血不足的表現。經常用手掌溫暖腎臟,可以加強腎臟的血液迴圈,提 高腎臟功能。上身正直,挺胸,雙手向後捂住後腰部,雙手手指尖相對。然後閉目,深呼吸,感覺手掌的溫度,常常這樣做可以強腎固精,滋陰固本。


12、背宜常暖

背部為督脈之所居,足太陽膀胱經之所舍,最易受風寒。保持背部溫暖,既可預防感冒,又可固腎強腰。


13、肛宜常收

即提肛運動。古人稱「攝提穀道」能提陽氣,防痔瘡。方法是:施行時吸氣稍用力,攝提肛門連同會陰部位,稍停後放鬆做呼氣,每次20下。


14、腿宜常曲

指的是經常做蹲起的運動。有資料顯示,不鍛煉腿部肌肉的人,70歲的時候,腿部肌肉會減少到40歲時的一半。鍛煉腿部的時候,應該將蹲起的幅度加大,但是不宜加快頻率,不然容易拉傷,並且損傷膝關節


15、踵宜常提

 就是踮腳尖,收縮小腿肌肉。這個動作可以加強小腿部的力量,也可以減少小腿脂肪,讓小腿部的形狀變得好看。相對於大腿肌肉支撐全身重量的作用,小腿則是保 持全身平衡的。人的跑跳都離不開小腿肌肉。所以小腿肌肉的鍛煉,可以讓人加強平衡能力,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減少因為平衡能力下降帶來的摔傷、跌傷的風險。


16、足宜常按

古人稱「擦湧泉」。能固腎暖足,改善神經傳導,促進睡眠。方法是:赤足為好,掌心擦湧泉,每腳50100,直至擦熱為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祖宗留下的絕技:天星十二穴
初學者如何站樁!乾貨——站樁松腰落胯的方法,下盤如何穩固 | 天天要聞
养生经典
膝痛時別坐著不動!醫師推薦3運動助膝關節復健 |早安健康
原來跑步小腿痛的原因終於找到
分享手臂減肥法,讓你成為瘦臂美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