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一篇带有胡椒味的烧麦测评



寒冷的冬天能够打败温暖被窝的,除了梦想还有武汉的过早。在武汉,过早是一项全城运动,生烫牛肉粉能让人吃的血脉喷张,来二两重油烧麦配花红茶也能让人变得细致考究。


今天的主角就是它了——武汉重油烧麦。武汉的过早文化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就是油多、抗饿,这其中烧梅算是代表。



它总是以搭配的形式出现在武汉人的过早列表里,现在能看到烧麦店里的坐着吃完二两烧麦的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武汉做烧麦的不多,做的好吃的更是没有几家。它不像粉面馆子经常有新店开张,做烧麦是件极其讲究的事儿,少放一勺胡椒都瞒不过武汉人的舌头。



其实烧麦这个东西我从未没正经对待过,也很少为了它专程跑去吃。很多90后应该也跟我一样,似乎渐渐忘记了这个属于武汉的胡椒味。直到我最近在today花1.8块买了一个烧麦,发现这个经常被忽视的烧麦有一股独特的魅力。不禁发问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吃过烧麦了,武汉那些好吃的烧麦都在哪?



在继牛肉粉面测评汤包测评(←点击蓝色字可查看)之后,我们顶着严寒抛弃被窝跑遍了汉口武昌,吃了武汉的10家烧麦店“重伤而归”,为大家找到武汉最好吃的烧麦,并送上这份胡椒味浓郁的烧麦测评。


🔎

入选理由


时间就是最好的理由,不是每家店都能随随便便开个十几年。在武汉人人都是美食家,对过早尤其挑剔,经久不衰的老店一定有它的独门秘籍。



大众喜好是硬性标准,一家店好不好吃绝对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综合了网上很多的网友评价、和这次在店里的所见所闻、采访了N位食客,最终有资格进入测评榜单的只有这10家。



🔎

测评维度


不是小笼包,皮太厚会影响口感,也不是汤包,皮太薄会太油腻;

胡椒胡椒放的多了是不是容易呛喉,胡椒太少是不是就没了重油烧麦的特色;

糯米:糯米不粘就跟吃米饭似的,糯米太粘那就不是烧麦是糯米鸡;

是尊重传统,馅里只放肉,还是改革创新,咖喱蛋黄各种馅儿都有;

性价比:作为一个常出没在传统过早里的配角,要是太贵那就很没道理了。


总之烧麦这个东西,过满则亏,口味又众口难调,以上这几点如果能做到恰如其分,我私人送你五星。



📝

附加分项(以上几项满分此项可忽略不计)


有没有搭配烧麦解腻的茶、豆浆等:烧麦太腻,不来点喝的我最多只能吃3个)

环境&心情,天气等:当天排队的时长以及排在你前后的人的颜值、老板当天是否热情等等,都会影响吃烧麦时的心情,而心情则能影响食欲。)

个人喜好:作为一个吃遍大武汉的美食小编,绝对有权利加入一点个人评分在里面。



  1  

德润福严氏烧麦店

你的爷爷奶奶都是这家店的粉丝

地址:友谊路双洞正街48号


说起武汉就会想到黄鹤楼,说起烧麦必定会想到严氏烧麦。这家友谊路上的老店,一如既往的排着队。店内至少有5个人在不停的忙活着包烧麦,现包现蒸,一笼几分钟就能卖光。





有趣的是,光顾这家店的人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级的。单看这张图,如果我不说,一定会以为这是中老年人俱乐部。


像我这种小年轻第一次去,多半都是东张西望的找半天收银的地方,最后踉踉跄跄中来一句:来一两烧麦。店内总共不超过5张桌子,拼桌是常事,有时碰到爱聊天的老人,还会问问你有没结婚。



6元一两,一两4个,热干面也就5块钱一碗,有的地方4块。当然了,热干面里面可没有肉。另外还有速冻鲜虾仁90/袋,鲜肉香菇60/袋,打包回家怎么也能吃半个月。



皮:正常,至少不算特别薄,但封口比较随意没有美感,看起来就是推积在一起,有没蒸熟的迹象。



胡椒&糯米:估计老店有什么购买胡椒的特殊渠道,跟不要钱似的,放这么多。口味不重的人估计会不太习惯。不过吃起来确不呛喉,还有丝丝葱花香。



馅:香菇和肉的个头都很大,基本上占据整个烧麦2分之一的位置,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老板。另外速冻的烧麦有鲜虾仁、素三鲜、鲜肉香菇三种选择,种类算是比较多的了。



附加项:免费茶,就是座位太挤,冬天穿的太多坐进去连手舒展不开。


总得来说至少没后悔起了大早,这已经是我对一家店的最高评价。但作为年轻人不会专程去买,不过肯定会再去买了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吃,他们一定喜欢。



这家店的魅力大概就就是:有人愿意在大冬天里,买上2两烧梅端着盘子站在店门口吃的忘乎所以吧。



  2  

严老幺烧麦

豆皮和烧麦同样受欢迎

地址:前进四路与自治街交叉口



前进四路的早上只有这家店热气腾腾,大老远的就看到2条队伍,一条排烧麦,一条排豆皮。烧麦小哥顶着高温蒸汽空手拿烧麦,看着那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心里默念这一定是得到了裘千仞的真传。



武汉的烧麦店都有种默契,尤其是在价格方面。严老幺烧麦同样是6元4个,但明显这家店光顾的人群稍微年轻了一个等级。传统烧麦店的花红茶也都齐齐的备着,只不过年轻人还是会习惯性的去点一碗蛋酒。



这家重油烧麦的特点就是油多,皮薄。用筷子夹住轻轻抖一抖,汤包的既视感,很怀疑里面是不是有汤。


皮:皮又薄又软还带点黏性,用筷子轻轻一戳就是一个洞。



胡椒&糯米:糯米的色泽不是特别深,油比胡椒多,糯米不干比较黏稠。


馅:香菇和鲜肉都切成了小块,分布不均是个问题,有的烧麦里有一小块肉丁,有的里面却有2块肉丁。不公平啊,烧麦没有脾气啊,凭什么它多一个。



附加项:免费茶,座位也宽敞,但这家店让我的选择困难症复发。烧麦和豆皮都想吃,都买又吃不完,买一样吧第二天还得再来,要命。


不喜欢胡椒味太重的可以来这家,一定得小心他们家豆皮,魅力太大!很容易就被诱惑走了。




  3  

严氏重油烧麦

生病也要来吃

地址:中山大道18号(中山医院旁)



又是一家严氏,好像全武汉做烧麦的都姓严,据说这几家都是严氏一家亲戚陆续做起来的,所以严氏烧麦这4个字就几乎等同于最好吃的烧梅了。


容易弄混的看这里:

严氏重油——硚口中山医院

严老幺——江汉路

德润福严氏烧麦——友谊路(通常说的严氏烧麦是这家)


烧梅这个东西,100个人做就有100种味道,这家严氏烧梅在中山医院旁边。



店面不大,也像前两家那么大阵仗,后面只有一位阿婶在包烧麦,但是速度超快。中午也有很多人来,偶尔还会有穿着病号服的病人来买烧麦解解馋。



6块钱一两4个,烧麦这个东西可能是最容易被浪费的实物吧,旁边有位中年女士估计是第一次来,一口气点了2两8个,还没吃到第4个就不行了,心里一顿纠结要不要打包之后,果断走了。



旁边一个老爹爹拿筷子手都在抖,却面不改色的吃了4个。吃完还说这早午饭4个烧梅就解决了,方便了(liao)撇。



皮:一个字薄,薄到老板打开蒸笼拿烧梅的时候,我都在担心会不会弄破。在蒸笼里整的时候,蒸笼里的烧梅就好像一个个水晶包,在蒸桑拿。




胡椒&糯米:胡椒味重,吃到目前这家算是胡椒味排名第二重的了。糯米非常黏,绝对对得起招牌里的重油二个字。轻轻的把皮撕开,就会滴油,来个重油排名,这家妥妥第一了。


馅:馅是经典的香菇鲜肉的,但分布不均,不是每个烧梅里都会同时有香菇和鲜肉,鲜肉每粒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还多加了葱花提鲜。




附加项:大概就是旁边一整条街的好吃的吧。有骏骏牛肉粉、有生烫、有桂林米粉、还有桂花糊等等非常多,不过是过早还是午饭都想直接杀过去,买一两烧麦然后随便走进一家粉面店就可以美滋滋的吃上一顿了。


修路围堵什么的,那条路有点不方便,没什么特别的事估计不会去那儿吧。如果正巧在中山医院看病,那旁边的烧梅美食什么的,可能会唤醒你沉睡的胃。(噢不,生什么病,祝大家身体健康。)



  4  

王家烧麦店

惯坏了附近的居民

地址:北湖路17号(北湖小学斜对面)



藏在北湖小学对面的一家烧梅店,临近中午也依旧有很多人过来吃。不用看招牌,大老远的望一眼,整条街上那家冒烟的就是王家烧麦店了。



价格5块钱一两4个,虽然对比前几家只便宜了一块钱,但也算比较良心了。店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座位,夏天还能在外面搭的篷子下坐着吃得热火朝天,天冷了只想买个2两烧梅打包带走。




皮:还没吃就被这家的皮惊艳到了,这大概是我见过造型最好看的烧梅皮了。从和面到手工擀皮,包烧麦一系列的流程都在店里完成。每个烧梅都包的非常精致,一点也不输汤包饺子那些。谁说烧梅都是乱捏的,这家第一个不答应。



胡椒&糯米:对武汉人来说,这家的烧梅称不上重油,胡椒味单吃其实挺重的,但跟前面几家严氏比较还是差了点。糯米软糯程度中等,有一点点颗粒感。



馅:馅包的不是特别多,不会把皮撑的鼓鼓的,蒸熟的烧梅皮和馅没有混成一团,一撕就开了,品相堪比星级大厨做的。



说来有趣,在店里吃烧梅的时候,有一位资深吃货和几位爹爹聊起来,说自己是专程过来吃烧梅的,武汉大大小小的店都吃过了,几个人开始讨论:“最好吃的还是友谊路那家,那家胡椒味重,老味道,生意也好”。像美食品鉴团一样,说的头头是道,各有道理。



附加项:造型好看,每个烧麦都精神抖擞,烧梅届颜值担当,如果这都不加分,实在对不起辛苦擀皮的老师傅。佐料有2种选,姜丝醋和辣椒,烧梅配辣椒还会更有食欲噢。


总体来说光顾的食客都是附近的居民,专程跑一趟也是在不至于,没有好吃到惊艳四座,但也胜在良心。



  5  

吴氏烧麦

厌食症患者的良药

地址:雪松路西街花园对面



雪松路上的老牌吴氏烧麦店,早已被各大名店的风头盖过,专程来到万松园的也没谁特意要来吃一吃烧梅。但这家依旧在这个黄金地段驻足停留多年,有哪些过人之处,一吃究竟。



去的时候已经接近1点,偌大的蒸笼里只剩下6个烧梅,老板说你就都买了吧,买光就可以关门了。然而吃货君只能吃下4个了。



皮:应该由于放久了的原因,皮有点糊成一团,像被水泡过,肉眼看着久感觉皮很厚。




胡椒&糯米:看相很一般,但吃一口却有惊喜。胡椒不多,还没到那种每粒糯米都被胡椒紧紧包裹的程度。除了胡椒味不重以外,口感还挺丰富,浓郁的香油味葱香味,都可以吃的出来。


馅:香菇切的很小,不仔细找找也根本看不出来,一口咬下去也是吃不出香菇味的,鲜肉有嚼劲,运气好还能找到2粒鲜肉。



附加项:吴氏烧麦里不单单是卖烧麦,还有水饺粉面,所以调料就比较多了。尤其是这个辣椒,可能很多人觉得蘸辣椒吃有点不正宗,但是武汉人想来不计较这些。千万别小看这个辣椒油,一定要慎重,我就吃了一小口竟然辣得我喝了一整杯花红茶。


相比其他店,这家来的年轻人就比较多,可能跟我一样迷上了他们家的辣椒。多半是端着一碗牛肉粉就来了,点上1两烧梅,不管过早还是午饭都吃的非常满足。




  6  

赵师傅油饼包烧麦

烧麦找到了最佳搭档

地址:武昌粮道街139号 



一直比较排斥网红名店,也不爱跟风,但是吃到这家才发现人家红是真的因为好吃啊。大早上的就很多在在排队,油饼里面夹烧麦听着好像很黑暗,但是这种搭配竟然非常棒!



店门口的老师傅坐着在收钱,还像以前80年代的那种买票制,油饼包烧麦全套8元(一个油饼+4个烧梅)老板会给你一个票,买了之后排队去拿就好。女生建议只包2个烧麦就好,4个实在是吃不完,也可以选择不包,单买烧麦或者油饼。



皮:皮又软又破而且特别容易破。油饼是切开的,然后用筷子把烧麦夹起塞进去,夹起的时候烧麦就会变形,稍微用力皮就破了。



胡椒&糯米:糯米像是泡过水一样的每粒米非常黏,在我吃了这么多加烧麦就快失去味觉的前提下,还能吃出重重的胡椒味,如果是正常人单吃烧麦的话2个就会腻的喝完整碗蛋酒。


馅:这家包的馅倒是雨露均沾,鲜肉粒单独用一个碗装着,每包一个烧麦就放一粒。



附加项:热干面给个好评,芝麻酱比较黑,就是分量太少。热干面+油饼包烧麦基本就是标配了。蛋酒里面加了汤圆还真的是好喝。切记牛肉粉面什么的就不要在这家吃了。


热干面我应该是不会再去吃了,冲着油饼包烧麦下次还会再去,也会介绍给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没吃过的,会显得你自己特别洋气。对了,旁边有一家杨记特色牛肉牛杂粉面馆,点牛杂牛肉一样一半然后下空心粉,用来配油饼包烧麦,简直好吃到想告诉全世界!



  7  

王氏烧麦

烧麦届的小笼包

地址:司门口大成路12号



大成路这里就是过早的天堂,即便是第一次来这里都亲切熟悉的像在这生活了十几年。王氏烧麦就在大成路上,没有单独的门头和旁边的馄饨是一家,做出名气全凭熟客口口相传的好口碑。



和别家不同,王氏烧麦用的蒸笼是蒸汤包的小蒸笼,价格6元10个,10个就是一笼。虽然个头比6元4个烧麦要小很多,但是想要轻松解决一整笼估计得先饿上一天。




皮:皮是机器压的,所以边缘整齐平滑,老板说每天卖的量太大,一笼就10个如果手擀皮的话实在太慢。虽说不是手工,皮还是晶莹剔透的看起来也非常有食欲。



胡椒&糯米:胡椒不用我多说了,颜色黑的跟肉融为一体,还没有放葱花,不吃胡椒的人就记住他们家的馄饨就好。


馅:肉粒不大,但是有很多粒,吃起来非常过瘾。无香菇无葱。



附加项:对于女生来说,这个大小实在是深得我心。而且可以不用买一整笼,我只买了4个老板也卖给我了,想吃的时候就来买几个解解馋吧。


旁边的水饺即馄饨是一绝,汤特别鲜,如果想吃麻辣的馄饨加一勺蘸烧梅的辣椒,可以说是吃的非常嗨了。



 8  

彭氏烧梅店

从汉口到武昌在水陆街扎根

地址:水陆街64号



这家女老板原先是汉口人,跟着在老民生里面学手艺的,后来在汉口也开了自己的烧梅店,随后嫁到武昌但做烧梅的手艺却没丢,就这水陆街扎了根。




皮:如果论透明度,这家的皮肯定排不上名次,颜色微黄会给人一种没有蒸熟的感觉,但其实这家是真正手工擀皮。熟客都是直接来买大包的速度烧麦带走,吃熟悉的味道才最安心。


胡椒&糯米:少油胡椒重是这家的特点,武汉的重油烧麦是很出名但是最早学手艺的时候那个年代的人都吃的不是太油腻,所以现在延续了当年的习惯,老板做的烧梅都不太油。



馅:女老板坚持自己的传统烧麦做法,不加香菇也不加香葱等等,只做鲜肉烧麦。并且斩钉截铁的说这种才是小时候吃的味道。



女老板介绍的时候非常骄傲和自豪的说店内还有一个大宝贝,就是这个装花红茶的壶,据说这个壶泡出来的花红茶特别好喝,全武汉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9  

武昌重油烧梅店

烧麦届的小笼包

地址:水陆街64号



可别不信,武昌重油烧梅店原来在汉口,还是在老汉口的民生美食广场里。名字不重要了,来这家店的人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了,进去一看全都是老两口手牵手的来吃饭的,非常温馨。



这家重油烧麦绝不是浪得虚名,咬一口会油会顺着滴下来,抖一抖差点以为自己是买了一份假烧麦。说你是不是汤包冒充的。



皮:6元4个,这4个的分量足足抵得过一碗米饭。皮的开口处都蒸得透透的,品相也不错,包烧麦的手法看得出来也是略微讲究的。



胡椒&糯米:色泽不深胡椒味却很重,和鱼糊粉的胡椒味不相上下。


馅:鲜肉香菇馅的,倒没有因为烧麦的个头大而多加了肉或者香菇什么的。馅如果要打分,5星是满分的话,给个2星半吧。




附加项:也不算附加项吧,就是测评烧梅的时候,旁边一对年近花甲的夫妻在吃馄饨,馋死我了,并且还秀了我一脸的恩爱。如果下次要评选一个武汉老年生活最幸福的地方,那一定是这里了。单身狗慎进!



 10  

陶仙居

80年代的大厨藏身在此

地址:鄱阳街81号(汉口英商电灯公司旧址斜对面)



鄱阳街上十几年的老店,最开始以打造中国第一炸酱面的名头被大家所熟知,以前的招牌也没有挂着烧梅这两个字。如今提到陶氏烧麦怕是只有奶奶辈的人才有的回忆了。



尽管如此,陶仙居依旧坚挺的在营业,每天都有只为这一口烧梅慕名而来的人。他们家烧梅分2种:香菇和财鱼的,香菇的6元一两,财鱼8元一两,一两4个。



皮:第一次听到财鱼的烧梅,还有点小激动呢。但是看起来平平无奇,希望待会吃的时候被打脸。皮很薄,蒸熟的烧梅都快成半透明状,没蒸熟的迹象无。



胡椒&糯米:财鱼主要就是个鲜,本来以为会没有多少胡椒,没想到胡椒味一点没少。最重要的是胡椒没抢去财鱼的鲜反而搭配在一起更加相得益彰。



馅:真的有大块的财鱼,而且没有刺,可以放心的大口咬。还有清脆的笋子配上鱼肉鲜嫩一百昏。


附加项:虽说炸酱面是很有名,但财鱼糊汤粉和烧麦才是绝配,来这家店会变得贪心。即使一两烧梅能填饱肚子,也会点一碗糊汤粉吃吃。吃不完没关系,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综合起来

我们认为这几家烧麦最值得专门去吃


- 德润福严氏烧麦-


- 武昌重油烧麦 -


- 赵师傅油饼包烧麦 -


 - 严老幺烧麦 -


-陶仙居 -



至于其他家,倒不是说不好吃,要是路过遇见了肯定会买的。毕竟烧麦不像热干面,连迷个路都能遇到。


那么,你们觉得哪家最好吃?


最后就祝我2018不要再吃到烧梅吧

看都不到让我看到烧梅!

烧梅:???滚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早餐外头排队半小时,在家用饺子皮就能做!
武汉十大名小吃烧梅
以赏樱之名,去武汉一本正经地“过早”
中国早餐第一城之一04
武汉的小吃--糯米烧麦
武汉早餐四大天王,热干面、豆皮、糊米酒,还有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