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指点诗歌鉴赏:炼字的本质是炼意

  2008年高考卷全国有六套试题考查了炼字: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天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其中湖南卷更是将考查点集中在炼字上。同学们在学习和备考中需要关注的这一点。

  有关炼字题最常见的提问方式: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5.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其中1和2是直接鉴赏关键词;3和4是要求考生找出关键词并鉴赏,难度较大;5是比较鉴赏,难度最大。

  题目中虽然只涉及到作品中的某一个字,但是同学们在鉴赏诗歌和回答问题时一定不能割裂作品,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分析;而要放在句中,并结合诗歌的意境情感做整体分析。

  回答问题时要按照以下步骤:

  (1)准确解释该字在诗词中的含义;

  (2)将该字还原于诗词,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再现诗词描绘的景象,为下一步分析诗词主题打基础。

  (3)点出该字烘托了什么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就是把该字和作品主题建立联系,说明这个字在突出主题方面起了什么作用,也就解释了这个字用得好的原因了。

  例题简析:08年全国卷诗歌鉴赏第一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道题没有明确指明要求考生鉴赏的字,只提供了一个范围,要求考生在整体鉴赏的基础上先找出传神的字眼进行赏析,这在单纯炼字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考生首先要找出限定诗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通常是关键词),然后根据自己的整体理解确定关键字,再根据答题步骤来回答问题:“拳”和“退”二字用得最传神(明确关键字)。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点明意境)。这样,问题回答就很完整了。

  全国II卷诗歌鉴赏第一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此题要求考生对关键字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通常要从词性(如动词、形容词)、修辞、想象等角度结合诗歌进行分析。此题的答题过程是:这里的“网”是动词,网春即把春天留住,用字新颖(简析词意)。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赏析修辞并点明情感)。

  2008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

  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

  青山明月不曾空。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这道比较赏析题是建立在炼字题的基础上的,通常要求考生从词意和作用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诗词找出比较对象间的异同。答题步骤可以结合作品和问题做适当调整。首先要明确比较点,之后将两者的相同点归纳概括,将不同点进行分别说明。这道题的比较点在题干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同学们只需按要求回答即可。答案是: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此外,在鉴赏诗歌时,作品中特殊的词比如活用的词、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虚词也要引起考生的注意;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层次清晰,言简意赅。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还要讲究韵味;不仅要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可见,诗歌炼字的鉴赏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考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多读诗歌,仔细揣摩、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与美感;在此基础上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只有凭借自身过硬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考试中过关斩将,旗开得胜。考生切忌忽视日常积累,过分依赖答题技巧,在考试中一味机械性照搬套用,这种只得其表不得其里的做法是不会成功的。(109中学 任德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必考题之炼字题:炼字题的命题角度及解答指津
古代诗歌鉴赏-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一字生辉——古诗炼字之妙赏析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 探究古诗词中名句的赏析
中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鉴赏专题 ——古典诗歌之炼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