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ullet Journal ‖ 那些好看又有趣的bujo设置



作者介绍:

微博@Lunaaaaaah


Calendar Wheel

Calendar wheel这个模块是大概七月末的时候在YouTube上面看各种手帐视频的时候被种草的, 于是做Bujo set up的时候就果断的试了起来!

那么进入卖安利阶段


从Instagram的tag上面找到了 Calendar Wheel的创始人

ins@decadethirty,她是这样描述的:


“大概翻一下:这个计划的方法是她三月的时候发明的, 叫做calendar wheel(额…日历轮?圆环?你们get到就好啦),这是她几年前在moleskine官网上面看到一个相似的用法由此inspired(被激发灵感?)之后改良的。”

 

而我被种草的视频是ins@journalspiration的,我就是从她的post里找到了上面那位创始人


下面给你们看一下我自己第一次尝试的时候的spread



讲一下我尝试的原因: 

一是好看啊颜值这么高

二是我没有很多日程,所以很多时候常用的坚版的月计划会很空,比如下面这样


两者相比我的日程还是没几个, 但是视觉效果看起来好多了对不对!而且就算事情多起来的话也可以随时加上去

 总体来说这个排版挺简单的, 看着图照着画就行了,一共三个圆圈

·最里面写月份

·中间写星期

·最外圈写日期

·最后把你的日程环统着写在圈圈的旁边用直线连接到日期上

·拿出你们的圆规量角器画起来吧

 

“不算tip的tip: 一个圆圈分成32部分,每个11.25度。有点麻烦啦, 但我觉得的画着挺好玩的特别解压”


虽然画圈看起来有些麻烦,但是月末坐下来大概花十几分钟就能把monthly spread搞定啦, 旁边随便贴一贴就很好看, 而且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吧, 在calendar wheel上面用颜色把特殊的或者是重要的信息标示出来的时候, 我觉得会更加直观一些, 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天很忙。

那所以calendar wheel就作为我的月视图一直地沿用了下来啦。

  


时间轴与to do结合


这个时间轴和to do结合的用法是让我坚定地爱上了bujo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般用来做时间规划的手帐无非有两个功能诉求, 一是计划, 二是记录。

而下面这个时间轴的用法巧妙的把两个需求结合在一起, 让我终于开始坚信一本bullet journal 是完全可以all in one的!

灵感还是来自于ins@journalspiration的视频

最近好喜欢她,她的每日 (周) setup是这样的


从她的视频里面看到的是:在左边画时间轴然后可以把你的日程直接画线连到你想要的时间段里面

还是看图就可以懂啦,应该不用讲太多

但是!!但是!!

我开始用的时候根据我自己的习惯改了一下, 我从ins@journalspiration的po图和视频中观察到的是,她主要用时间轴来做时间规划。

而我呢, 规划的基础上加入了记录时间的功能, 先给你们看下


以周二为例吧

一般的to do list就是把要做的事情一项一项的写下来, 而bujo就是在to do的基础上会增加一些行程安排, 比如会议啊上课啊这样, 而我们很熟悉的国誉自我时间轴呢, 则是被很多小伙伴们用来track一天时间的去处。 

所以这里我就简单粗暴的把这些功能整合了一下(这里要说的是这个想法肯定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啦,我就是用的时候想到了。我也不清楚在这之前是不是有人这样用过, 恩这应该算是一个disclaimer) 


1.先按照正常bujo用法将task都写下来

2.在旁边加时间轴

3.固定时间的event(事件) , 比如lecture,就直接把它连接到时间轴上…这部分和ins@journalspiration是一样的

4.接下来我会在完成一项task之后,把完成这项task的时间记下来也标记在时间轴上…和国誉自我一样 

“举个例子就是,今天的to do有完成书摘这一项,我在早上8-l0点的时候完成的。在完成之后把task涂掉的时候,在时间轴标记8点-l0点是在做书摘”

 

总结一下这样写的原因:

一是我没有国誉自我又眼馋时间轴

二是用过那种横向的时间轴

,总是想不起来记录, 然后记不住颜色分配

横版的时间轴,在现在看来就完全不清楚每个时间段在干嘛, 而且比如睡觉是灰色, 学习是蓝色这样的颜色分配, 其实并不能让我直观地看到这段时间究竟具体做了什么。 

三是既然bujo基本是在写各种 to do,那么直接把to do和时间轴结合起来, 既可以更直观的看到一天时间的分配, 也能提醒我去记录 

缺点:画24小时的时间轴太占地方了, 所以我只画了早7点到晚l0点的时间轴, 睡眠时间、早起和睡前主要放松就不记录了 。

 

再甩一些图:


总结:

时间轴这个模块已经不知不觉用了半年多了,使用感十分的棒,随意性很高,没有课的时候我就干脆不画时间轴了,不会像国誉空着那么有罪恶感hhhh 

再就是可以学着延长专注的时间 (attentionspan) 继而用大块的时间完成任务, 提高效率呀。

 

最最重要的是就算现在回去看的话, 也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哪项task是在哪个时间段完成的。大家肯定都有过那种一天下来明明忙的要命, 但是该做的事情却仿佛一件都没减少的时候吧~

To do和时间轴结合这种模式就可以很有效的督促我自己去完成前一天给自己规划好的任务,而不是去做些有的没的……

 

 

Bujo心得


去年也算是写了一整年的BulletJournal, 在这里给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写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吧。

最开始选择bujo的主要原因就是终于终于可以不用担心不想写手帐的时候会开天窗, 一日一页对我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 而且每天也不想放太多的时间在装饰和拼贴上面 (主要是非话唠体质, 不装饰完全填不满啊哭) ,但相对轻松的周计划(weekly) 对我来说却又有些不够写……

我是那种会在 “几周不写连碰都不想碰手帐”和“一口气写四五页”之间间歇性循环的人。


总的来说就是bujo的自由性和随意性比较符合我对手帐在我生活中的定位:

在需要的时候规划生活和吐槽解压记录想法,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毫无存在感没有补手帐的压力 

1、自由性

因为没有固定格式的限制,每一天可以写自己想要的长度,我是due和考试之前to do会多到一页都写不下, 平时却基本没有事情可以写。

比如这次final期间我完全丢弃了每天的to do排版,而是在开始复习前列出一个总的复习清单(master revision list) ,这样既能跟踪复习的进度, 也不会浪费自己宝贵的复习时间。 


2、随意性

这个很好理解,没有固定格式就意味着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改变排版, 这个之前的微博也一直有提。

我会去试各种微博和ins上面大大们分享的排版,好用的话就会继续用,不好用就不用, 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如今年就尝试了几种时间轴,几种月计划, 还有各个模块什么的。


一个月的deadline和购物清单和重要日期的总览(overview)



单纯是记录to do的随意排版的周视图



每个月正在追的剧和书的清单



想要调整作息的时候的睡眠时问记录

这些模块有的就一直沿用了, 有的觉得不适合自己就只用了一两次, 还有一些功能性比较专一的(比如睡眠记录)我只会在需要的时候才记录。所以其实我每个月的setup都会不一样, 有时候甚至每周都在不停的调整,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

  

给打算开始写bujo的小伙伴们的tips

在我看来bujo就是一个通过不断试错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的过程, 因为不会被任何已经存在的格式固定住, 不用翻一下午的微博功课还是找不到最适合自己习惯的手账本。

毕竟买了新手帐但是格式不喜欢,那种弃之可惜但继续用很苦手的心情还是挺糟的。

bujo的创始人最开始分享的体系就是一个整合了各种to do和想法的记录本,风格呢十分的随意和直男

而现在大家看到的那些美美的板块比如brain dump啊、gratitude list啊、level ten life啊、habit tracker这些都是每个人在最最初的基础上不停根据自己的需求演变出来的。

所以, bujo这么随意就真的自己怎么开心怎么写就好了,不要有心理压力,也不要有觉得自己跟大大们的排版不一样就仿佛写的不是bujo这种想法, 就算是你只写了一个to do list 那也是你自己的bujo风格!

总的来说就是, 多看分享的各种格式, 觉得好看的就去试, 试了好用就留下, 不好用就空着,就这么简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这4个万能排版,Bullet Journal其实超简单!
bullet journal子弹日记:一种更清爽高效的手帐记录方法
《子弹笔记模块》__Bujo小白可以这样做笔记,让你的工作生活两不误
跟着小n学手帐——Bujo快速入门
Bullet Journal--你的神奇手帐时间管理术
学生党相见恨晚的笔记法:Bullet Journal子弹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