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3 水陆《第三 请上堂》1

《水陆仪轨会本》注释浅译 (田果彦)

 

第三行启请上堂法事p.81~121

 

至心归命礼。十方法界。诸佛法僧。常住三宝。

【译】:谨以至诚恳切之心,归命礼敬十方法界一切诸佛、法、僧常住三宝。

 

-【◎然香】-

○谛此妙香缘起法。本来无物即真空。  太虚周徧尽香云。即此难思为妙假。

○非有非空皆绝待。双遮双照必亡中。  仰凭中观妙心香。是日殷勤修法供。

【译】:谛观此一妙香,乃是「因缘所生」之法,其实并没有所谓「实在不变」的自体,这就是「性本真空」。  然而,此空性之香,却能周布遍满太虚空际而尽成妙香云海,浩浩然不可思议,这就是「妙有假相」。

就整体圆融而言,既不执取「妙有假相」,也不执取「性本真空」,离开「有」、「空」的两边对待,而显非有非空的「绝待中道」。更进一步,遮止「有」、「空」两边而不执取,同时照用「有」、「空」两边而不舍,(※非有非空,此即「双遮」 即有即空,此即「双照」),将所有「空」、「有」、「取」、「舍」通通放下,就连对于「中道」的微细执着,也要完全泯除,(※此即「亡中」。当体圆融)  恭敬依凭此圆融中观的绝妙心香,谨于今日殷诚恳切地修平等法供。

【注:亡中】《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故知亡中,方是中观也。」(T39n1784_p0037c17) 《华严经疏注》:「幻法非有,体不实故。非无,相非无故。非一,性相异故。非异,无二体故。空有相即,一异两亡,既离二边,亦亡中道。由斯交彻故,能一中现多,多皆即一,重重无碍,为不思议。」(X07n0234_p0928c

【注:中观妙心香】《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圆照者,照之一字即三观也。空观破一切法,假观立一切法,中观妙一切法。此三观名三而体一也,故云圆照。圆融圆妙,三只是一,一即是三。」(X10n0253_p0249b12

 

我佛如来,有然香真言。谨当宣诵。

【译】:仰遵我佛如来有燃香真言,于兹恭谨宣诵:

唵什伐栗多。末你。阿钵罗句咤。苏破啰尼。毗迦知。虎<合牛>  (三徧)

 

 主法想香云徧满十方佛剎,一切贤圣咸起护念。)

 

-【◎洒净】-

○性水真空周法界。湛然一器假难思。  若于空假二俱亡。毕竟全彰中道义。

○以此观心融法水。以兹法水净诸尘。  若依若正尽光严。洞彻十方无障碍。

【译】:真如性中本具之「真水」,全体即是「真空」,清净周遍于法界,这就是「性本真空」。然深湛澄澈之水盈满于净器,其相庄严宛然,虽性空而「妙有假相」不可思议,这就是「难思议假」。若对于「真空」、「妙假」两边的执取都能泯除,「中道」的真义,自然就完全究竟地彰显出来。

以此圆观之心融真性法水,复以此圆融法水洁净所有尘垢,则正报身心与所依器界,无不光明庄严,洞然通彻十方而无所障碍。

        【注:性水真空】《楞严经》:「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楞严经讲义 新表解》释云:如来藏中,无法不备,无法不融,性具之水,即是真体之空,不待析「水」以归「空」。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水,当体即是,不必待和合而后成水。原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http://www.geocities.com/suramgama/9B-3.htm ) 《性善恶论》:「三、明真如性具之理云。… 如来藏即真如不变之体也。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此指真如不变体中,所具一分水大,所对一分空大者为言。文言性者,亦对相而说。盖有性水相水、性空相空、相水相空,乃十法界随染净缘,造成空之与水;即修善修恶也。今指性善性恶空水,此水乃真水此空乃真空。是则性水即真空,性空即真水。故往复言之,而曰性水真空,性空真水。而此空水,在一性中,体恒不二,亦无差别。即与所具三德,体亦不二,亦无差别。故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清净即水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谛。本然即水大中解脱德,亦名俗谛。周遍法界即水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义谛。」(X57n0970_p0392c17

 

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谨当宣诵。

【译】:仰遵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于兹恭谨宣诵:

唵伐什啰。赊咩耶。吽癹。悉哩摩呬娑诃  (三徧)

 

 主法想水至仙桥上,即成广博净道,如光明云,楼阁千万,重累其上。)

 

  

-【◎奉请上堂诸圣临坛】-

○稽首十方无上觉。圆诠教行理三经。  大心菩萨大乘僧。缘觉声闻三宝众。

○传教四依称列祖。天仙八部众神王。  我今普度建坛场。愿展慈光垂密证。

【译】:(稽首礼敬佛、法、僧三宝众) 礼敬十方一切无上诸佛;礼敬诸佛所圆满诠释之「经卷教法」、「解脱行门」、「实相理体」三经一切诸法;礼敬悲愿大心之一切菩萨大乘僧及缘觉、声闻。

复次,礼敬流传佛陀教法之「四依」圣者禅宗列祖;礼敬诸天神仙、天龙八部、与众神王等。我等大众谨于今时,为施平等普度而启建水陆坛场,祈愿诸圣贤众,弘展慈悲光临坛场而垂示秘密印证。

【注:教行理三经】依《会本》p.91~92说明:十方诸佛所说大千经卷,无边教道,能开妙解,是为教经。教即般若,以般若之智,在于说故。复能照了诸经,所诠一切行门,依而行之,必能感果,是为行经。行即解脱,以解脱之用,从缘起故。复知无边教道,一切行门,法法当体,即是实相,是为理经。理即法身,以法身之理,是所显故。然此教行理者,虽有三名,不出一体。修圆观者,一心中得。作此观时,当知教由智说,即是真谛;行从缘起,即是俗谛;体此实相,即是中谛三谛一心,无前无后,即是圆悟不思议之三经也。

【注:四依】《佛祖统纪》:「西土二十四祖纪第二。始祖摩诃迦叶尊者,二祖阿难陀尊者,二十三祖师子尊者。……诸师皆金口所记(事出辅行),并是圣人,能多利益(按法藏经:我灭度后,有二十四尊者,出现于世,流传我法)。辅行云:像末四依弘宣佛化传中既云并是圣人,故多是四依。亦可通于三二。以初依属凡,不得名圣也(妙玄云:五品六根为初依,十住为二依,十行十向为三依,十地等觉为四依。此约大乘论四依。……是知金口诸师皆破无明位在四依,内弘大法而外示小像。」 (T49n2035_p0169a12

 

伏以  非如非异,是为以佛眼观。何圣何凡,此则于法界一。

境俱智寂,体兼用冥。函与盖以相应,水共波而不别。

【译】:敬思我佛敎化,既非偏执于「真如空性」(一如),也非取着于「异相假有」(相异),如此才是以佛眼圆观而见中道实相。何者为「圣」?何者为「凡」?于理体法界,唯是平等一性。(处圣不增,在凡不减)

所观之「境界外相」与能观之「本性真智」,两俱寂然;「真性本体」与「假有妙用」,双兼冥合而不二;就像盒子与盒盖彼此相应而吻合,也正如波浪当下就是水而一体无别。

【注:非如非异】《妙法莲华经玄义》:「故〈寿量品〉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非如非异。若三界人见三界为异,二乘人见三界为如,菩萨人见三界亦如亦异,佛见三界非如非异,双照如异,今取佛所见为实相正体也。」(T33n1716_p0682b29) 《妙法莲华经文句》:「非于世间之隔异,非于出世之真如,故云非如非异。」(T34n1718_p0132a28

【注:佛眼】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系五眼之一。谓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无量寿经卷下:「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佛光大辞典)

【注:函】盛物的匣、箱盒。

 

至若随时起教。为实施权。虽分别于多门,终指归于一道。

然则理由事显,化以机兴。亡绝待中,固不涉离微之论。显正因性,必须凭缘了之修。

是以明灯献华,低头合掌。要庄严于万行,俾圆妙以三身。故知寓迹于有为,毕竟归元于无作。

【译】:至于所以会随顺时机(五时)而兴起种种教化(八教),其实是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的「真实之教」,而方便施设的善巧「权宜之法」;因此虽然分别有多种不同的法门,但最终毕竟还是归趣于唯一佛乘之道。

然而「真空理体」必须藉由「妙假事相」以彰显,而「敎化」也须等待合适的「机缘」方能兴起。要泯除一切极微细的偏执,虽然不能执取于「体、用」或「空、有」之论;但要证显本具的「正因佛性」理体,仍须依凭「了因佛性」的照了觉智,与「缘因佛性」的功德善根,相辅相成而修行。

因此之故,点燃明灯、献供香花,恭敬俯首、肃诚合掌,务必要庄严身心仪式种种万行,以圆满法、报、化三身的殊胜绝妙。所以可知,虽然示迹于种种有为假相,毕竟终究回归于本元无作之真性。

【注:离微】《宝藏论》:「又离者空也微者有也。空故无相,有故形量。是以非有非空,万法之宗;非空非有,万物之母。出之无方,入之无所。包舍()万有,而不为事;应化万端,而不为主。」(T45n1857_p0146c22)  法性之体,离诸相而寂灭无余,谓之「」;法性之用,微妙不可思议,谓之「」。《宝藏论?离微体净品》云:「无眼无耳谓之离,有见有闻谓之微;无我无造谓之离,有智有用谓之微;无心无意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又离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兴大用,涅槃故寂灭无余;无余故烦恼永尽,大用故圣化无穷。」(佛光大辞典)

【注:圆妙】台家释圆教之圆,有圆妙之一义。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谓为圆妙。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四教仪集注下曰:「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佛学大辞典)

【注:正因】系天台大师智顗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所立者,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三德妙果。()正因佛性,正即中正,中必双照,离于边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三谛具足,为正因佛性。亦即诸法实相之理体是成佛之正因。()了因佛性,了即照了,由前正因,发此照了之智,智与理相应,是为了因佛性。()缘因佛性,缘即缘助,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是为缘因佛性。(佛光大辞典)

 

尔乃、恪遵洪范。庸尚多仪。崇水陆之清斋,极地天而普济。

妙供养海,纳众流而愈深。胜功德林,挺千枝而并秀。

今则特开嘉会。寅奉慈尊。延内怀四摄真人。集外现二乘高士。

召五通之仙党。来八部之天伦。抚盛席以端居。即香肴而克享。

施心既启。觉慧徧知。恭事请迎。愿垂临降。

【译】:于是,除了谨遵佛陀的无上教法,同时恭行种种的事法仪式,崇敬修建「水陆」清净大斋,极遍天地而普济一切有情,无所遗漏。

胜妙的供养如浩瀚大海,普纳「诚心供养」之众流而更加深广;殊胜的功德如郁茂森林,挺拔「慈心悲愿」之千枝而并显灵秀。

于今特别开建此难逢之嘉美盛会,恭敬奉请慈悲诸佛世尊,延请内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之菩萨真人,邀集外现「声闻、缘觉」二乘相之菩萨高士。

又召请具五神通之众仙,并请来天龙八部之天众;祈请诸圣贤等众,安处盛宴之席位而威然端坐,即临奉供之香肴而纳享。

如今,施主的虔敬供养之心既已开启,而诸圣众必也能觉察而遍知此心意;故我等虔诚恭敬以事迎请,祈愿诸佛菩萨、圣贤等众,垂慈而驾临法会。

【注:尔乃】发语词。「于是」之意。

【注:恪遵洪范】恪遵,「谨慎遵守」之意。洪范,《尚书》:「,大。,法也。言天地之大法。」

【注:四摄】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学大辞典)

【注:真人】总称阿罗汉,亦称佛。以是为证真理之人故也。… 法华文句一曰:「瑞应云真人。」同疏记曰:「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佛学大辞典)

【注:高士】菩萨之旧译。三教指归二曰:「菩萨,古维摩经翻高士。」(佛学大辞典)

 

  

【◎首席】

一心奉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并诸眷属。

【译】:至诚一心恭敬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及诸眷属。

 

一心奉请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东方药师瑠璃光佛,善德佛等。十方法界,一切诸佛。

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兜率天宫,一生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过去大通智胜佛等,一切过去诸佛。

现在净华宿王智佛等,一切现在诸佛。

未来华光佛。华足安行佛等。一切未来诸佛。

过去庄严劫,始自华光佛等,千佛。

现在贤劫,始自拘留孙佛等,千佛。

未来星宿劫,始自日光佛等,千佛。

十方法界,一切诸佛。全身舍利宝塔。

【译】:至诚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东方药师瑠璃光佛、善德佛等,十方法界一切诸佛。

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兜率天宫,一生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过去大通智胜佛等,一切过去诸佛。

现在净华宿王智佛等,一切现在诸佛。

未来华光佛、华足安行佛等,一切未来诸佛。

过去庄严劫,始自华光佛、以至毘舍浮佛等千佛。

现在贤劫,始自拘留孙佛、以至楼至佛等千佛。

未来星宿劫,始自日光佛、以至须弥相佛等千佛。

十方法界,一切诸佛,全身舍利宝塔。

【注: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三身华梵」,﹝亦名三如来,出法华文句﹞
 〔一、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无碍故也。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也。
 〔二、报身,卢舍那如来〕,修因感报,名之为报。然有自报、他报之别:自报即理智如如,他报即相好无尽,是名报身。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谓诸惑净尽,众德悉圆。又云光明遍照,谓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报身也),外以身光照应大机(即他报身也),如来者,转****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是也。(第一义谛者,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
 〔三、应身,释迦牟尼如来〕,智与体冥,能起大用,随机普现,说法利生,故名应身。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如来者,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也。(智与体冥者,谓自报之智与法身之体冥合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注:一生补处】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也,隔一生而成佛,则谓之一生补处。 又此位名等觉,弥勒即为释迦如来之补处菩萨也。 维摩经曰:「弥勒一生补处。」智度论七曰:「弥勒菩萨应称补处。」 观音玄义中曰:「补处者,前佛既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四教仪集注下曰:「一生补处者,犹有一品无明,故有一生。过其一生,即补妙觉之处。」 无量寿经上曰:「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佛学大辞典)

【注:过去大通智胜佛】《法华经?化城喻品》:「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

【注:现在净华宿王智佛】《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

【注:未来华光佛。华足安行佛等】《法华经?譬喻品》:「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 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T09n0262_p0011b16

【注:过去庄严劫】三世之三大劫中,过去之大劫名庄严劫。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华光佛为首,毘舍浮佛为末。千佛出世庄严其劫,故名庄严劫。(佛学大辞典)

【注:现在贤劫】谓现在之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故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弥勒以下,直至楼至千佛,次第于贤劫中兴出。(佛光大辞典)

【注:未来星宿劫】(未来大劫名星宿劫)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于日光佛,终于须弥相佛。佛之出兴,如天之星宿,故名星宿劫。佛祖统纪三十曰:「未来星宿劫,千佛出兴如天星宿。」(佛学大辞典)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译】:恭敬祈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违大慈大悲之本誓愿力,哀悯苦难众生,于是日今时降临法会道场。

 

※ 主法想十方诸佛,各乘莲座,云集而来,畟塞虚空,了了可见。彼诸佛虽常能应,实由我心所感。 然能所皆由心具,非从外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佛珠手链颗珠数目所代表的含义
《兜沙经》,罕见的唐代无名氏手书楷书册页
华严偈子
三门多宝讲寺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法会
未解之谜:3700多尊古泥塑藏身陕西水陆庵450余年,表情无一雷同
后出阿弥陀偈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