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出吃饭,不要“享了口福,害了健康”

外出吃饭,不要“享了口福,害了健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放长假了,大家往往会外出吃点好的,换个花样,改变下口味,吃点平常吃不到的东西。许多人外出旅游,在不少景点,一些饭店更会以野味招徕顾客:好不容易来一趟,尝尝我们的野味吧,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啦。好多人都点过这个菜了,味道还是不错的,您不来点尝尝?

  外出吃点平常吃不到的东西,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野味,我们还是以远离为好。且不说滥吃野生动物是在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在破坏生态平衡,野生动物身上往往带有寄生虫和各种病菌病毒,如B病毒、鼠疫、炭疽等,感染性强,危害性大,吃野味会吃出大病来。而且,野生动物的危险性在于,它们携带的某些致病病原可能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类对其没有任何免疫能力,我们一旦吃后会染上怪病,难以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因吃野味而生病的例子屡见不鲜。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黑龙江等地,都出现过食用野味导致过敏呕吐、不明发烧、鞭节舌虫病甚至急性肾衰竭等病例。

  野生动物不仅带有寄生虫等多种病原,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体内汞、铅、砷、有机磷等有害物质含量也相对较高。由于枪支管理严格,野生动物往往还是捕猎者采用毒性大、不易降解的毒药猎取的,食用这样的野味就会被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毒物危害。

  经营野生动物的饭店必须经过政府机构的审批,领取许可证才行,一般饭店出售野味不会有经营许可证,也不会经过检疫。由于野味市场属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供需渠道不畅,供货商和店家的野味一时难以及时交接,加上食客对于野味的谨慎,过期变质在所难免,其野味更不可食用。

  有人认为,野味对身体有好处,是“大补”,这也不符合事实。营养专家曾对几种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营养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饲养的畜禽高。

  此外,店家经常会借野味之名进行欺诈,一些所谓“野味”并非是“野”的,例如“大雁”实际是雁和鹅杂交的雁鹅,市场价不过8元钱一斤,有的店却卖80元一份,狠宰光临的顾客。

  贪嘴食野味,会“过了嘴瘾,坏了身体”,我们还是要多加小心,以远离野味为妙。

  ■野生动物 。小资料

  野生动物(如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爬行类动物、鸟类等)与人类共患的主要疾病有100多种,其中包括狂犬病、鼠疫、炭疽等15种烈性传染病。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寄生虫和病毒,其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导致各种疾病,如脑囊虫、肺吸虫、血吸虫、肠道寄生虫及出血热、鹦鹉热、兔热病等。人们从前食用较多的蛙、蛇、穿山甲等普遍存在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绦虫、旋毛虫等。旋毛虫囊耐低温(甚至能耐低至-15℃的低温),也耐高温,熏烤及火锅均难杀死。蛇的皮下、肌肉和腹腔中含“曼氏跌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裂头蚴一旦进入人体内即感染裂头蚴病,并其在皮肤上形成直径1—6厘米的肉芽,在肠道内发育成虫,以致腹部不适,严重时危及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蝙蝠违反自然规律了吗?野猪野鸡可以吃,为什么蝙蝠就不能吃?
舌尖上的中国不应该是贪婪!!!
怎么界定野味,为什么同是动物家禽就没事
各国专家警告人类少吃野味:全球野生动物携带170万种未知病毒
警告 这几种野生动物千万吃不得 当心患大病
除了蝙蝠、穿山甲,这7种动物也是毒王!为健康请拒绝食用野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