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朝兴废事65——七朝元老司马昱

上次说到,晋简文帝在桓温的权威下登基上位,成了东晋的第八位皇帝,那这位经历了七朝皇帝的司马睿儿子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司马昱的庙号是太宗,这是相当不错的。在唐代之前,我们对皇帝的称呼一般都称谥号。比如汉文帝,晋武帝,宋文帝之类的。谥号一般就一个字,比如文武啥的,当然也有两个的,比如汉光武帝,蜀汉昭烈帝。严格来说,其实汉代那些皇帝谥号是两个字的,像汉武帝全称是汉孝武皇帝,汉昭帝叫汉孝昭皇帝。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孝字(汉高祖、汉光武帝除外),因为都有,所以简单来说就称呼其中一个特有的字就够了。但庙号就不一样了,庙号那是十分珍贵的东西,是不能随便给的,因为当时的庙号是皇帝祭拜太庙时对你的称呼,而太庙就那么大,所以并不能每个人都有一个号,不然皇帝祭祀会很头痛的。像西汉,当过皇帝的人有16个之多,但庙号只给了四个皇帝(可以说是七个,但有三个后来被除掉了)。汉武帝这样的名人,庙号才是世宗,而汉文帝这个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皇帝,庙号才承担得起太宗,汉景帝更是连庙号都没有。

从曹魏时期开始,庙号就逐渐演变成每一个皇帝都有的地步,进入了泛滥时期。而在唐代之后,皇帝的谥号开始变得神乎其神的长,谥号十几个字的都有,像唐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样就很难用谥号称呼他了,所以就选用庙号称呼。而在唐代之后,用庙号称呼皇帝就基本成了定制,谥号就演变成没有啥实际意义的东西,起不到概括皇帝一生的作用,反而庙号更能体现一个皇帝的一生功绩。

晋代的皇帝一般都有庙号,特别是东晋的皇帝,庙号十分普及。而司马昱这位东晋第八位皇帝的庙号却给了太宗,说明司马昱不是一般人。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是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有守成之君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司马睿庙号中宗,是中兴晋室,这个毋庸置疑,而意思是发扬光大的太宗庙号却给了司马昱,那就不一般了。

既然是太宗庙号的承担者,那么司马昱的故事就必须为大伙细说一番了。

司马昱,出生于公元320年,字道万,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幼子,一生经历了元、明、成、康、穆、哀、废七朝。

司马昱从小十分聪慧,大名人郭璞(那位算命先生)很早就下定论说司马昱是振兴晋朝之人。而司马昱也十分刻苦、专研学术,在玄学上成就十分高超。

公元322年,司马昱受封琅琊王。公元328年转封会稽王,开始了一个玄学才子的才华之路。

司马昱在做会稽王的时候,家里那就是玄学人物和当朝名流的聚集地,是学术论坛的中心。当时但凡是一个玄学大师,肯定要来会稽王家中做客,签个到发表言论啥的,微信朋友圈定位到司马昱家,那是十分荣幸的。而司马昱本人也十分喜欢清谈,很喜欢弄这些清谈聚会,像之前说过的殷浩,就是这里的常客。而最为著名的清谈大师刘惔和王濛,更是司马昱的入室之宾(可以进入卧室的宾客,是对宾客的最高看重,古代只有至亲才可以进入家人的卧室)。

刘惔可以说是东晋时期清谈的高手人物,是清谈的领军人物。后来被称为魏晋八君子之一。刘惔,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今安徽宿州)。年少时家穷,刘惔只能通过摆地摊做走鬼谋生,靠出产草鞋养活自己。后来王导一眼相中了刘惔,说他十分有能耐,所以破格提拔了他。

得到伯乐的赞赏,刘惔自然就开始了绽放自己能力了。因为自己喜好老庄之道,所以在朝堂上十分吃香,得到了一批粉丝。公元345年,会稽王司马昱入朝辅政,马上就和刘惔对上了,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交谈后,司马昱把刘惔拉拢进了会稽王清谈中心的会员,而且是钻石卡,享受入室之宾待遇。

在司马昱的鼓励下,东晋清谈大本营就在会稽王家中正式成立了,主打人物是刘惔王濛。吸引了一大批玄学清谈爱好者的到来,像孙盛,殷浩,谢尚这些名人大家,都是这里的常客VIP。

话说一次大伙又聚居在司马昱家里清谈,殷浩就和孙盛谈论起《易象妙于见形论》。孙盛是出名的史学家,所以就把道家思想和易象结合起来,一下把殷浩难倒了。大伙虽然十分不赞同孙盛的言论,但也没有什么道理反驳。司马昱也不服孙盛的言论,于是就让人把刘惔请了过来。

刘惔一来到,没有马上开口反驳孙盛,说你这个垃圾,老子和你拼了。而是心平气和地让孙盛重新说下观点,我没听见,你再说一次。结果孙盛就有点支支吾吾了,同样的话连说两次就会变味,同样的观点再次表达就会有漏洞(所以大伙不要被人套路了,别人如果叫你重新复述一遍观点,你多半就会暴露了观点的不足了)。

刘惔见孙盛复述得很一般,就知道他中招了,于是自己就叽里呱啦说了一堆玄学术语,说易象不等同于道家,还是有区别的,你不能混同;五行也不等于八卦,道家更不等于道教云云。孙盛被刘惔连环计套中了,只能认输。在座的宾客见刘惔如此厉害,无不拍手称好。

刘惔清谈能力十分出众,一般都没啥对手。之前说殷浩的时候就说过他,殷浩这样的高手,在他面前也是过不了几招,还被刘惔笑为乡巴佬。而桓温也问他当今清谈一流人物是谁,刘惔也是很自信就说是自己。他的好友王濛和他在一次相聚后赞他清谈能力更有长进了,刘惔也完全不含糊,直接说这就像天本来就这么高一样,没什么好说的,比喻自己能力就像天那样一直那么高。

王濛也是清谈人物的佼佼者,在司马昱家里也是一名招牌人物。王濛(公元309年-公元347年),字仲祖,小名阿奴,太原晋阳人(今山西太原)。王濛人生的开始也是跟随王导过活的,后来跟刘惔一起获得了司马昱的赏识,两人都是玄学清谈大家,经常一起结伴清谈。

话说一次王濛和刘惔去殷浩家里清谈,走的时候王濛就下套问刘惔,让刘惔评论下殷浩的实力。刘惔说不错,殷浩还可以。结果王濛马上就讽刺刘惔,说他这么菜,都掉进了殷浩的迷雾之中还不知道。无形中戏弄了下刘惔。

还有一次王濛和刘惔同席而坐,王濛性格比较率直,喝了几杯酒就手舞足蹈,站起来跳舞,展示了自己的滑板鞋能力。刘惔被王濛逗乐了,就说他:阿奴你今日的表现可以和当年向子期相比啊(向子期是就是向秀)。关于两人这样的故事也多了去了,说明两人能力着实都很强大。

孙盛作为司马昱清谈大家族中的一个,也是十分有名气的。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遥)。父亲是当朝官员,原本家里的小日子过得还可以,但在孙盛10岁那年,父亲被盗贼杀害,让孙盛一下子人生起了转折。没了依靠的孙盛只能选择逃难南方。但好在孙盛年少就十分博学,对于玄学清谈也十分在行,所以获得了朝廷的赞赏,谋得了一官半职。孙盛清谈十分在行,曾经和殷浩大名人辩论了一天,最后甩了一桌子羽毛还没争出胜负(大伙应该还记得吧)。

但孙盛的出名并不止于玄学,他的成就在于他编著了《魏氏春秋》和《晋阳秋》(不是电视剧)两部史书。在《晋阳秋》里面,孙盛更是直言不讳写了桓温第三次北伐枋头之战的失败,被大伙称为良史。小编认为敢于揭露历史真相的史学家才是真正的伟大之人,孙盛可以如此,批评当朝时政,真的称得上伟大了。

在会稽王司马昱的带领下,东晋朝廷在文化上可谓成就突出,后来人们把六朝这一段时期比喻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功劳我想不能少了司马昱一份。

除了引领文化主流外,司马昱在政治上也十分有功劳。公元345年,因为晋穆帝年幼继位,所以司马昱正式和何充一起入朝辅政,开始了司马昱的政治生涯。

司马昱辅政以来,可以说对东晋的影响是空前的。一开始他和何充拉拢桓温对抗庾氏集团,结果赶跑了老虎来了狼,庾氏下去了,桓氏便恶性膨胀了。而在公元346年,何充摆手离开,去了西天极乐世界。这样司马昱要独自对抗桓温了。

为了把桓温打压下去,司马昱拉拢了殷浩。结果万万没想到殷浩战斗力只有5,纯粹就是渣渣,很快就被KO掉了。没办法的司马昱只能在会稽王的众多玄学大家中找人,就为了对付桓温。

但桓温已经成了气候,权势一直膨胀,而司马昱也只能从苦苦支撑到最后无可奈何。公元358年,晋穆帝二十加冠,正式步入成年。司马昱面对桓温势力,就想着退休养老,说还政于穆帝,结果被晋穆帝拒绝了。(图:晋穆帝)

深感无奈的司马昱后来又在几年里辅佐了晋哀帝,晋废帝。在晋废帝上位后,褚太后就看中了司马昱了,想着司马昱名望巨大,可以作为对抗桓温的人(殊不知司马昱已经完全奈何不了桓温了),于是就让司马昱为琅琊王,作为了国家的储君。

公元366年,司马昱进一步被提拔,升任丞相、录尚书事,享受“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荣誉,就是面对皇帝时不必拱手弯腰,退堂时可以直接转身背对皇帝离开。在称呼上不必喊自己的名字,说臣司马昱如何,而可以直接称臣如何。宋代以前我们都是席地而坐的,进入厅堂要脱鞋,面见君主要把武器卸掉,但司马昱可以享受穿着鞋子佩戴宝剑觐见皇帝的待遇。

在各种荣誉加在一起后,桓温废皇帝只能选择这位曾经的敌人作为上级皇帝。

公元372年十一月十五日,司马昱在桓温的“恭请”下正式上位,两个曾经的对手的对抗走向了新高度。

那司马昱为了对抗桓温,还将使出怎样的绝招呢,东晋朝廷未来在何方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汉年表
六朝古都南京,是哪六朝?为什么要把首都定在南京?南京经历了那些历史变迁?
三国时期出了不少有名的帝王,其在位皇帝一览,你最佩服谁?
中國歷史年表—三國
东晋成帝司马衍
三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