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我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于《史记》的评价,此语出自其作品《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中说的: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汉文学史时的讲义,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

今天丸子就来讲讲这两句话,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一).“史家之绝唱是从史学的方面对《史记》进行评价: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时间上讲,它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演变。

从地域上讲,它不仅记载了中原王朝的政治风云,而且首创民族史传,记载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更为可贵的是《史记》还放眼世界,记述了朝鲜及大宛、乌利、康居、大月氏等中亚各国的社会形态、人情风貌

从人物传记上讲,《史记》不只是记述历朝帝王将相,它还包括农民起义者、学者、游侠、刺客、医生、商人、妇女等,覆盖社会的每一个阶层。

从内容上讲,《史记》更是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地理、民族、医学、宗教等学科,是一部完整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之作。

《史记》字里行间洋溢着进步的历史观,对中国史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真实纪录和总结历史发展及经验教训以垂戒后世君臣。

这种客观、公正、真实的实录精神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成为撰著历史的最基本要求。《史记》继承了先秦时期唯物主义的传统,确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

《史记》真正做到了司马迁自己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一家之言成就千古史家之绝唱!

(二).“无韵之离骚是从文学的方面对《史记》的评价:

首先,《史记》中人物形象的丰富饱满、生动鲜明,不仅得力于司马迁对材料的取舍和安排,而且也得力于他运用了多种方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作者在写作人物传记时,尽力避免一般梗概地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使人物性格突出。

其次,《史记》在语言运用上也有极大的创造。从文学角度看,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性格特点。例如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从他们所表示的感慨中可以看出他们性格的不同——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语气极为坦率,可以想见他强悍爽直的性格;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曲折,又正好表现他贪婪多欲的性格。

最后,《史记》在叙事和记言中还常常引用民谣、谚语和俗语。由于它们产生、流传于民间,概括了广大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精粹的富于战斗性和表现力的语言,《史记》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并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

《史记》丰富的语音当之无愧能称得上是“无韵之离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评论真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一部东方悲剧美学的奠基之作 #司马迁 #史记 #全民讲史记
史家绝唱 无韵离骚——《史记》全译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史记》全译全解
【史记精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