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园综合体丨古村21岁青年,死磕乡邻10年,闯出古民居保护新模式


江源村,

一个湖北省境内的贫困村庄,

祖辈只能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

因此大多数年轻人都离开村庄,谋求生路。

15岁的王定钊也不例外。

走南闯北多年,王定钊内心的乡愁愈酿愈浓,

再次回村时,他猛然发现家乡的老房子居然那么美!

 

时逢村里“拆旧建新”,很多老房子即将被拆除。

看着一栋栋沧桑的老宅土崩瓦解,

王定钊的心在滴血,

于是,保卫老屋的念头油然而生。

然而十年的保卫战,虽有成效,却依旧困难重重。

可他没有畏惧。

他一直坚守着保卫古宅、带动村民致富的初心。


江源航拍图

01

保卫老屋念头的萌生

 

通山县是有名的明清古民居之乡,洪港镇江源村就是代表之一。江源村位于九宫山东北麓两山之间的一块平地上,小河穿村而过,王氏老屋就在村里的一块稻田边。

 

该村仅完整的明清建筑就有40多栋。除了王氏老屋,还有老宗屋群落、成氏宗祠等十余处古建筑,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

 


王氏老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并且沿河修建,岁月斑驳之下,由于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一天天衰败甚至坍塌。

 


王定钊就出生在这里。

 

15岁那年,王定钊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后,到温州堂叔那打工,后又来到南昌帮堂叔开拓江西市场,学到经商经验后,在堂叔及亲人的帮助下,自己创业,在艰苦创业的同时,王定钊不忘学习,获得大专文凭。

 

2005年,王定钊回村结婚。他突然发现村里的老房子是那么的漂亮,完全不逊于他看到的许多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古村落。

 

而这次回去,适逢村里“拆旧建新”浪潮开始, 几栋水泥新房在老宅旧址上噌噌窜起。王定钊直言“看着心疼”。

 

王定钊在老屋前

 

这些房子是谁建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21岁的王定钊想弄个明白。

 

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要尽自己毕生的精力,把村里残存的古民居保护好,开发利用好,使它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另一条途径。

 

江源村的古民居

02

与老宅“死磕”的10年

 

从2005年开始,王定钊为保护江源村的这些老宅四处奔走。

 

他先后收集了《王氏族谱》、新老《通山县志》、《阳新县志》等近百本相关书籍,并在旧书网上淘了很多关于古建筑以及通山名人的著作。他翻阅族谱,采访村里的老人,听他们讲以前的故事,时常整理资料到深夜。

 

王氏宗谱

 

“我知道,很多人很讨厌我。”王定钊理解,村民们外出打工就是为了挣钱回家建新房,但他总是劝别人不要拆房子,被人讨厌也就顺理成章了。“有人巴不得老宅塌掉”,王定钊说,“还有晚上去戳瓦片的。”

 

看着老房子一栋栋被拆掉,王定钊很心痛。为了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王定钊一边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讲解古宅保护的重要性,一边不断地编写材料在网上发贴求救。

 

2011年,村内一栋最精美的二进式清代古宅,屋主准备将其拆除新建楼房,王定钊以真情相劝,并准备以自己新建的房屋同其置换,拆旧建新被其成功劝止,古宅得以保存。之后古宅主人又买得他旁边一栋明代较破旧老房准备拆除建房,之后又被其劝止。

 

老屋大天井

 

王定钊的奔走,虽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江源村考察,但并没能抑制住江源村拆旧建新的潮流。他介绍,2005年老屋占地近3万平方米,现在仅剩下1万多平方米。

 

所幸的是, 村里几栋最有价值的老宅还是保存下来了。

 

2010年7月14日,一篇呼吁保护清代进士府第的文章引起全国各大媒体报道。通山县文化局相关领导回复媒体称,进士府第(王氏老屋)虽然有价值,但它不具备任何级别文物保护单位,县政府经费短缺,无力顾及。

 


受到阻力,王定钊并不灰心。

 

他开始利用社会舆论工具向社会求助,向各大社论网站发贴,并自费万余元购买照相机,利用互联网对外宣传。

 

终于,发出去的贴子,引起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美术学院等院校有关专家及学者的关注,他们来到江源古民居做课题研究,并引来了一批又一批摄影专家和爱好者来江源采风,许多作品还在参赛中获得大奖。

 

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北京、上海、南京、内蒙古等地的驴友、文人学者、书画艺术家纷纷前来,或欣赏参观,或写字画画,或著书立说。

 

这些年来,他不管多忙,每天会多次上百度搜索“江源古民居”相关关键词,凡是看到有人造访江源所发的文章、图片他都要再续转载进一步发酵,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推广。

 

2014年6月22日,王定钊点开湖北省政府网站看到“江源村王氏老屋”被公布为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当场“激动得落泪”。

 

王氏老屋

 

此时,仍有不同的声音。王定钊说,就在王氏老屋评审期间,有江源村民多次致电省文物局,反对将王氏老屋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在王氏老屋被列为省保单位后,村中还有几位家族房长牵头,准备把始建于明代的老宗屋拆除建祖堂。

 

王定钊极力反对,并明确表示,如果拆掉老宗屋,他不会捐一分钱。在王定钊的努力下,村里的一些有识之士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改变。以王龙祥、王定钦、王德厚、王能训等为代表的村民发动自家亲房、朋友,集体表示,如果拆掉老宗屋,不会出钱修新祖堂。

 

古民居旁是村民新修的楼房

 

后来王定钊查到,早在1991年6月13日,老宗屋就被通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通山县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没有挂牌。

 

在那种紧急的情形下,2014年9月,身在江西的王定钊通过通山县文物局的批准,请石匠先行制作了标识牌,连忙开车拉回江源村挂在老宗屋的墙上。“他们看见牌子挂起来了,也就不敢再乱来了”。

 

老宗屋几经折腾最终保留了下来,新的祖祠修在了不远处。


03

不忘初心 终有回响

 

十几年来往返江西南昌和江源村保护古宅,王定钊坦言错失了不少订单和发展机会。由于对家乡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投入,精力分散,导致公司销售逐年大幅下滑,几度出现危机。为家乡古民居,他自费差旅应酬费用计六七万元,无形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算。甚至有一次连夜开车,由于太过疲劳,他差点昏厥丧命。

 

为了能如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理事会账上余款不足,他担保并垫付资金聘请院校专家及时将申报材料按时完成并提交申报。

 

2015年11月20日,湖北电视台记者来江源采访时问他:“你为家乡的古民居牺牲了自己个人这么多利益,你后悔吗?”他坚定地回答说:“不。我才30岁出头,10年后也才40岁出头,赚钱还会有很多机会,如果古民居再等10年,就什么都没有了,古民居等不起啊。”

 

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等领导一行专题调研江源古民居

 

2015年7月15日,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带领专家前来考察时,发现除王氏老屋外,村里还有古民居老宗屋群落,特别是老宗屋群落里还有明代建筑。他当即指示通山县文物局,全县要以江源古民居为保护重点,积极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传牌

 

村民们听到消息后,逐渐认同了王定钊保护古民居的想法。

 

王定钊随即借此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村民共同发起成立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2015年8月30日,理事会成立,不到一个月,理事会就有了100多位会员。古民居保护意识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村民们也积极响应,大家自愿将自家的老屋连带产权统一交给理事会管理。

 

通山县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成立大会合影

 

理事会成立以来,村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成效初显。现在的江源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河里有鱼了。

 

县政协副主席、县文物局局长张四新为理事会揭牌

 

2017年1月23日,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召开第一届三次会议暨乡贤联谊会,理事会邀请了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通山县政协、党史办、住建局、文物局、洪港镇等各级领导,以及村里的乡贤代表参加,大家为江源村古民居保护,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建言献策。

 

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理事长王伟华出席江源古民居理事会会议

 

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理事长王伟华针对江源村古民居保护提出建议:应有乡贤带领,引领群众,成立自治组织,改善人居环境。并通过文化引领,向内挖掘文化底蕴,对外进行资源整合,活化乡村。

 

为了唤醒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春节时,王定钊发动年轻人在村里捡垃圾,搞卫生。“老人们看到我们捡垃圾也不好意思乱扔了。”

 

“让村民们富裕而有尊严,就靠这些老房子。”和一些村民想引进大公司开发江源村的想法不一样,王定钊认为,开发江源村还是要保留原汁原味,如果村民们都搬走了,村里完全商业化了,也违背了保护古宅的初衷。

 

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等领导视察江源古民居

 

目前江源村正在全力申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何利用这些老民居带动贫困的江源村致富、形成保护古宅的良性循环,成了王定钊目前考虑最多的问题。

 

此时他正在同理事会主要班子成员研究,计划推动由村民筹资成立一个江源生态产业合作社,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古民居为依托,发展集体产业,将村民荒毁的山林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工入股,发展四季采摘、生态养殖、古宅民宿、农家饭菜,以此带动村民就业,发展地方经济,提高村民文化自信,让江源村走上保护古宅的良性循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阶层风采】第二期:古民居守护之路
人文武汉通山、通城文化考察纪行(2)江源村座谈“文保”
江源古民居理事会第二届二次会议简报
埭尾水上古民居
担心去世后三个傻儿无人照顾 92岁老太存下三缸稻谷
图文:宜昌张家口村:留住乡韵的传统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