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建身心疗法之内养功(上)


《精武》2010年第4

一、练内养功的目的  

  德建禅师所修炼的功夫是少林传统功夫,而他所编制的内养功主要是教导我们练气、养气和行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心境平静自在。这套养生功主要是练柔劲和内气,练至身体血气回圈,经络畅通,从而达到身心健康,血气旺盛。

  练内养功有三大目的:(1)修禅;(2)强身健体;(3)学习禅医。  

  1、修禅

  禅机即气机,从基础上我们了解到为什么要从练武中学习修禅。由于少林的传统功夫是气功,主要是练习“以意导气,以气引力,以力催形,以形养神,以神见性”。从练气逐步明心见性,是少林禅武的主要基础,亦是天人合一修身的方法。在修炼期间,专注到手、眼、身、法、步,而达到万念俱空的境界,犹如静坐禅一样的原理,所以学习养生功、内养功同样是修禅的法门。

  行性法师曾解释,这种修炼方法就称为“行意禅”,目的是利用禅武修练个人心性品德,而达到超越自己的境界。行性法师说道,在修炼期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艰难的是修炼自己的心性、降服自己的心魔,控制自己。通过练武,我们慢慢可以控制自己的手、眼、身、意,然后控制自己的意志,再运用自己的意志引导内气,最后利用内气引导气力,久而久之,就可以慢慢养成控制自己的本能,亦是修炼少林传统功法“禅武”的精粹。

  若要练到意气合一,就必须修禅,因为只有心静如水,古井无波,忘我无我,才能做到意气合一,进入禅的境界,从而达到无上功法。这也是禅与武不能分开的原因,亦是德建法师所传授少林功法的特点,就是要求锻炼者要注意修心性、修菩萨心、光明心、淡泊心。只要修好心性,方能做到古井无波,意气合一,意到气到,达到“禅武合一”的境界。  

  2、强身健体

  有好的心境而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也是不足够的,身体强健才能办事,才能慈悲济世,甚至修炼自己。内养功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要血气畅旺,五脏六腑都健康,其主旨是养气、利气、行气。

  人的丹田之气就是“元气”,所以要养丹田之气,当丹田之气足够,全身经络血气就会运行畅顺,这也是很重要的养生治病的原理。虽然许多修炼者都明白丹田的重要,坊间亦有形形色色的方法教人气沉丹田,或者锻炼丹田之气,但德建法师所教的功法则有所不同,主旨在于自然地以意行气。所谓自然,是指不着意地引导丹田之气,这方法较安全简单,非常值得推广及研究。初学的时候是培养丹田之气,往较高境界时,则培养丹田之气跟自然之气贯通,行气入膜,气在体内畅通无阻,敛于内,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为何“气”对人体健康那么重要?无论中医抑或气功的理论,都认为血气生于气,气足则力强,有血气就有力。因此,要有气力,要有足够的血运行,就先要练气养气,这也是最重要的关键。  

  3、禅医

  禅医的发展,是历代少林僧人从打坐练功当中,慢慢体察到人体经络以及五脏六腑的运行和现象,然后逐步归纳为一门独特的医学理论,所以,练习少林传统功法和气功,对人体内脏和经络慢慢就会有一种体会。这也是学习禅医不可忽略的步骤,亦为学习禅医奠定基础。  

二、练功时注意事项  

  1、注意自然

  上文已提及,禅就是自然。内养功是禅医,是禅武,所以一定要讲求自然。呼吸的时候要自然,引导要自然,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可以有半点拘谨或紧张。做的时候要身心放松,处于自然状态。  

  2、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

  练内功需要很长时间,绝不能急进,练一两天就算了。只要持之以恒,终有一天会成功。操之过急就不能心平气和,这也是练禅武的大忌。  

  3、需要有恒心

  练功就好像吃饭一样,每天都要练习。练得内功难,失去功夫易。练好一套功夫往往要经年累月,只要荒废一年半载,功力就失。所以练功一定要有恒心,每日持之以恒,对身体一定有莫大好处。无论对个人修养抑或明心见性,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4、需配合饮食

  饮食无节制,过量食荤、食葱、食辣,会对修炼少林内养功非常不利,因此,要锻炼少林的身心疗法,一定要注意饮食。  

  5、注意调身、调心及调息

  (1)调身:在练功法的时候,要注重姿势。不论是行功、站功、坐功或卧功,务必要求姿势自然舒适,不可紧张,但也不可松散。自然舒泰的姿势,才可使内气容易运行。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点观念,想象一条胶水管,如果它是盘根错节,水便不可以顺畅地流动。尽管加力在前端打水,水也难以顺流。若把所有缠结放开,水便自然顺流不用费力。把身体放松,就如把胶管的结解开,内气自然顺利运行。

  (2)调心:调心是指控制自己的思想,初学者一般在练功时会有杂乱的思想,首先要学会放松思想。当杂念起的时候,不要紧张地消除它,只静心地观察并让它消失,或者可将意念集中于观察丹田或其他部位,一心一意,静心专注。久而久之的练习,可使心境平静,如古井无波。

(3)调息:调息是指调节呼吸,可分为“自然”及“自为”两种调息法。

“自然”的呼吸是观察呼吸平缓地出入,入时观察丹田,出时观察鼻子。古代的气功修炼法也称之为“文火”。这种呼吸法可使全身放松,继而使大脑放松。

“自为”呼吸就是用意运气,吸气时鼓肚凹腰,呼气时提肛、合口、收腹;古代谓之“武火”锻炼,有助内气的运行速度及力度。

自然及自为呼吸相辅相成,以文火温养自性,使修炼者达到虚静的境界。以武火练丹田,使丹田充满真气。  

三、丹田的科学研究  

  虽然禅修在中国已有千多年的历史,推崇禅修的学者伟人历代皆是。可惜,禅修在现今社会已被很多人遗忘,也有被误认为是古老迷信的行为。这个误解可能是中国及西方研究学问手法的不同,所以禅修对个人身心健康的益处难以被主流医学认同。中国人传统做学问的手段是以长期观察及归纳心得(deductivereasoning)为主;而西方做学问的方法,主要是科学研究,以统计为实证(inductivereasoning)我认为两种做学问的方法可以互相补足,但因为我们现有对中国禅医的认识主要基于中国传统的经验之谈,科研方面的发展比较缺乏。故此,从西方的角度去评价中国养生,便认为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为了使禅修能更广泛地被医学应用,用科学手法去研究禅修的临床应用是必须的,所以我们于2006年运用功能磁性力共振研究刺激丹田对大脑活动的影响。这篇文章已在美国中医学杂志发表(TheAmericanJournalofChineseMedicine,34(2),207-216,2006),以下是文章的总论:

  丹田是一个于禅修及气功修炼中十分重要的部位。“丹田”这两个字意义深远——中国古代珍贵的药物,如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种子,名为“丹”,将此丹种在田中,使它生长,所以名为丹田。修炼当中往往不离“意守丹田”;也有在练功后,将唾液送到下丹田(在肚脐下一寸三分),即是“玉液还丹”。意守及润泽丹田的原因有很多:中国医学认为下丹田是任、督、冲三奇经巢聚之处,是真气升沉的地方,而且丹田的范围包括几个重要的穴位(例如:气海、石门、关元),意守丹田如刺激这些穴位。另外,气功修炼提及丹田是藏精气的地方,所以“炼精化气”是修炼的第一步。

  中国的传统修炼及医学对丹田的描绘十分抽象,同时又带点神秘而难以使现代人明白及接受。所以,我们尝试利用现代的脑科学去了解丹田和禅修的关系。从生理学角度看丹田这个部位(例如:手、足)没有分别。现时已经有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刺激手或足的皮肤只会使大脑运动区(MotorCor-tex)的一处活跃起来,刺激这个部分应该与刺激手或足没有分别,脑部的反应也应该是一样。相反地,如果丹田不是一个普通的皮肤点,而是一个“真气升降的中枢,精气的根源”,脑部的反应一定会有所不同。而我推论丹田是跟人脑的前额叶有莫大的关系,因为人脑的前额叶主管人类很多高智慧,例如分析力、应变力、计划能力、自我控制及情绪平衡。所以,这与禅修所期望达到“明心见性,开启般若智”的境界有着共通的地方。在2006年,我们请来十位自愿者,利用功能性磁力共振扫描测试他们脑部对刺激手及丹田的反应。结果与我的推论吻合,脑部刺激对手的反应只限于运动区,而刺激丹田的脑部反应则包括前额叶(frontallobe)、颞叶(temporallobe)、丘脑(thalamus)、脑岛(insula)和扣带回(cingulategyrus)所以这些资料显示丹田是非一般的皮肤点,刺激它能使大脑很多重要的部位活跃起来。这是一个用脑科学方法研究丹田的初步工作,但成果却令人十分鼓舞,推使我希望日后能研究学员于禅修前与禅修后的大脑变化。  

四、功法介绍  

  1、松肩式

能松弛肩颈及腰脊。久坐一段时间后,做数次有助放松肩颈,使头脑清醒,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方法是将双手放在颈和肩膊的中间,再用膊头慢慢摇动双手。当熟练后,腰可微微倾前,脚跟自然地提起(1~图4)。 

 

  2、虚桩

一如德建法师所言:“万法虚中寻”,他亦曾提及有些高僧只练虚桩,便有一身好武功。

虚桩的锻炼方法很简单,只要清晨时分在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双脚平踏地面,双脚分开与肩齐,双手向上屈曲,悬放在腹前或胸前,姿势像猿猴一样,眼睛、嘴巴微微合上,力聚在双脚板,自然呼吸,静静地站立530分钟(5)。  

  3、自然丹田呼吸法

  可以站立或坐着进行。若坐在椅上练习的话,双脚踏地,很自然地坐下,将双手或单手轻按肚脐下面,眼睛微微合上,然后观想自己的呼吸。吸气时观想自己的肚,呼气的时候则观想自己的鼻(6)。  

  4、自为丹田呼吸法

  同样可以站立或坐在椅上进行。将手放在下腹,即丹田的位置,呼气时自然提肛收腹,闭嘴,将气呼出,眼睛很自然地微微张开,然后身体放松,气自回丹田,鼓肚凹腰,眼睛合上(7,图8)。  

  以上是四个最基本的功法,亦是德建法师修炼少林传统功夫接近二十年来,将之整理简化,成为适合现代人修炼的功法。  

五、丹田呼吸法的脑科学研究  

  德建师父曾对我说他所修炼的丹田呼吸法可以提升个人的精神健康及智慧。当我问他这种修炼对大脑有何好处时,他说依他十多年的自我内观及临床观察的总结,鼻子通肺又通丹田,而丹田是人体元气的聚处,能通上大脑。换言之鼻子通,大脑的功能便能提升。因此,禅武医的修炼注重呼吸时观察鼻子和丹田。他就是用这个原理医治了不少患脑部疾病(如中风、脑癌等)的人。德建师父又告诉我,他所修炼的少林内功都能开启智慧,应和脑科学有密切关系。  

  1、功能性磁力共振实验

于是,我在香港做了两个科学实验来求证师父十多年的心得及理论。

第一个是用功能性磁力共振的实验。功能性磁力共振扫描器是一部能透视人脑的仪器,可以让我们看到人的行为和思想跟人脑不同部位活跃的关系。为探讨德建师父所教的丹田呼吸法和脑部活跃的关系,我们用功能性磁力共振扫描器测量人脑于丹田呼吸和肺呼吸时的反应。

初步结果显示,在丹田呼吸的情况下,大脑前扣带脑回(AnteriorCingulateCodex)会活跃。相反,肺呼吸的情况下却没有这个现象。近代的脑科学指出,这个脑区是主导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反应力、注意力及应变力。这个区域的异常与很多脑部疾病(例如自闭症及过动症)有关。所以,现代的脑科学对这个区域也十分重视,认为是人类高智能的控制区。因此,初步的科学研究资料与德建师傅的经验是一致。丹田呼吸可以提升脑部的活跃度而对脑功能可能有益处。所以,丹田呼吸法可提升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及集中力是一个合理的推论,但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去探讨德建师父的临床经验。  

  2、脑电波实验

另外一个研究是利用脑电波量度德建师父在丹田呼吸时大脑的活跃情况。我们依据美国载伟信教授(RiehardDavidson)所发现的方法用脑电资料(alphapowerasymmetry(lo-gR-logL)atT3andT4)计算大脑活跃指标。载伟信教授指出这个指标与人的集中力及正面情绪都有关系,所以提出这个指标是脑部活跃的指数。我们比较德建禅师与十四位没有修炼或初练者(控制组)在进行丹田呼吸与一般呼吸的前额叶活跃指标之转变。正数代表进行丹田呼吸时的前额叶活跃指标较平常肺呼吸提升了,负数则表示进行丹田呼吸时的指数较一般肺呼吸时降低。结果显示控制组的前额叶活跃指标的转变于统计学上的计算是变化不大,t(13)=-0.258p0.05。相反,德建禅师在进行丹田呼吸时的前额叶活跃指数提升了,这升幅与控制组相比是通过统计学的条件表示有显著的分别,而这分别是可靠的,t(13)=-4.573p0.01这个结果显示修炼丹田呼吸可使前额叶活跃,但必须经长期练习。再者,因为前额叶控制人的计划力、创造力、自控力,所以,丹田呼吸应有利于提升脑部功能。而大脑是人类智慧的控制室,能提升大脑功能自然能提升智慧。从这个科学观点来分析,便能明白为什么修炼丹田呼吸能增进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林内养功功法介绍、丹田呼吸法的脑科学研究
少林气功
丹田充气的又一法
少林气功练气要领之内功外功注惫事项偏差与纠正
少林罗汉卧功
少林桩功--马步桩功(四平马步桩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