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丧葬习俗判断黄帝故里

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崩,葬桥山。” 《列仙传》也说:“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史记?封禅书》中又引述了轩辕黄帝的死因和入葬情况:“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来,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后曾说:“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路史》对黄帝升仙之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是方士之言,不足为训。《剑经》上说的则是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意指为铸鼎时生病而死。司马迁所记,汉武帝北巡朔方回长安时,曾在黄陵县城北面的桥山祭祀过黄帝陵,这一点应是事实。由此也可以断定,桥山黄帝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黄帝故于何处呢?《剑经》史料记载在荆山铸鼎以后由于环境劳累等原因黄帝感染疾病而死。

我国有五座荆山,分别在湖北省南漳县西部,陕西省阎良区、三原县、富平县三地交界处,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亦名覆釜山),安徽省怀远县西南,甘肃省灵台县。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湖北省保康县的荆山。不管是哪个荆山,对于黄帝来说是客死他乡。为什么将黄帝葬在陕西的桥山呢?这就要说一下古人的丧葬习俗了。

葬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我们通常将正常的死亡称为正寝,即寿终正寝,其最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死在家里,对于这种死亡方式,我们普遍认为是最为正常的,丧事按照程序办理就行了。但是,从历史上看,人类的流动性决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寿终正寝”,譬如外出做官或者办事客死他乡也不在少数,这些人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殡葬?

对于这种情况,在殡葬方面,人们大多采用了归葬还乡的方式,所谓叶落归根、狐死首丘,都是这种情感的形象比喻。不仅如此,人们在《礼记?檀弓》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礼记》中此句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丧葬习俗。

归(乡)葬,通常指死于外地,返葬于父祖之坟茔,亦称“归窆”。归葬作为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的一种,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死亡观念,对家族、家乡的重视。所谓“归葬”者,要体现一个“归”字,如果没有“死于外”这一前提条件,那么就谈不上“归”。归葬的施动者一般为死者的后代子孙,这也是他们“尽孝道”的一种体现。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否能让死去的亲人实现“归乡葬”,乃是展现其是否恪守孝道的直接表现,是一种普遍性的葬俗。不归葬亲人遗骸,从形式与内容上都背离了传统丧葬习俗的要求,为世人所诟病,被视为大不孝。不管是死者生前的遗愿,还是子孙后代恪守孝道主动要求归葬,归葬的风俗,从来不曾消失过。归葬,不仅便于后人祭扫,也无疑对家族起着凝聚的作用;归葬,已然融为中国孝文化的传统礼法。

显而易见,对于黄帝的葬礼恪守华夏传统是必然选择,家属和臣子们会竭尽全力让黄帝归葬,从这种丧葬习俗可以断定黄帝的故里在黄帝陵附近地区!

《国语?晋语》曰:“黄帝以姬水成”,《说文》曰:“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姬水的第一种说法是指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

另一说是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

古人亦沮水与 漆水 并称为“漆沮”。“漆水”也好,“沮水”也好,都古称“姬水”,有一种说法叫“漆沮不分家”。当然还有学者提出“姬水”是指“岐水”或“渭水”的。不过无论哪一种观点,有两点是肯定无疑的:一是“姬水”肯定在关中地区的渭水流域,二是“姬水”肯定是“渭水”的支流。ji

最后说一下自己的判断:黄陵附近的沮河应当是黄帝的姬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陵介绍
景区说之黄帝陵景区
中国五座荆山
“姬水”为“济水”
姬水是今天的什么地方(黄帝居住的姬水是今天的哪条河)
陕西黄帝陵风景区----黄帝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