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5000美元去非洲搬砖,和穷人拍照,这是美国精英们最潮的装逼大法

花5000美元去非洲搬砖,和穷人拍照,这是美国精英们最潮的装逼大法


转载自beebee微信号(ID:beebeepop)


带个耳机哼两首古典音乐,捧一本诗词歌赋,亦或是“我们去大草原的湖边看候鸟飞回来”就想变身文青的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而如今的文艺青年也不甘愿局限于湖边合个影,山上喊个名,他们居然爱上去非洲搬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去非洲一趟,感受贫穷落后,顺便还能洗涤个灵魂?快跟着主页君一起来看看!


去阿尔卑斯爬个山,不如去坦桑尼亚搬个砖。

当文青们发现去景区的逼格在降低,已经不能有效洗涤心灵和在朋友圈吸赞时,黑非洲提供了一个巨好的选择。



打开旅游网站,选择目的地和志愿者套餐,支付3700美元可以往返双飞包吃包住,在肯尼亚、加纳或其他安全但又落后的非洲国家呆1周。呆2周要5000美元。


一切都是待价而沽,照顾孩子、英语教学建设是免费的基础项目,付费项目包括环境保护370美元,这个可以和野生动物自拍,选的人很多。


医疗保健530美元还要预先学习,不过选的人不少,因为逼格更高。



旅游网站列举了大量去非洲做志愿者旅行的好处,包括:


学会成为一个感恩的人;


在面对了极度贫穷后,你会发现生活中那些烦心事都不叫事儿;


可能会在旅途中拥有一份美妙的爱情;


可以交很多国际朋友;


真正人文主义的旅行;


等等。


这些小清新的调调能够让富有的中产阶级圣母趋之若鹜,但就是没提能为非洲带来多少真正的帮助。



这一流行活动往往能在INS和FB上收获大量的赞,所有的自拍和摆拍都如出一辙:背景是破败的土地、黝黑的非洲娃以及温顺的猛兽。



这里边大有文章可为,一个村庄一年要接待N拨黄头发的高贵白人,那些黑人孩子已经见过了世面,知道如何用微笑来配合拍照;美女与野兽的柔情戏码也不是想象中的人与自然之和谐,而是因为那些豹子都是人养大的。


讲白了,都是生意。



4岁的坦桑尼亚娃娃Juma熟练地和志愿者来了一个"give me five",这是他今年看到的第11拨志愿者。


每次那些白人来都要教他们英语和数学,这对他唯一的好处就是下一次看到白人时,可以来一句thank you。


父母教育他,必须要有礼貌,要不下次白人就不会来了。



娜迪亚·宝儿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3年级学生,今年暑假她在肯尼亚度过了昂贵的2周,期间一直在搬砖。


赤道炎热的太阳晒爆了她的皮肤,也火热了她的心,每天雷打不动的FB和INS都在表达灵魂的涤荡、精神的升华和对人类的爱。


然后这一经历在她回来后,成为了求职简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志愿者皮帕去坦桑尼亚搬砖,他们的任务是修一个小图书馆。


这帮五谷不分的私立寄宿学校长大的文艺青年白天顶着烈日有说有笑干体力活,傍晚带着疲惫的身体和满足的微笑睡去,没人想到当地的村民等他们睡着后会偷偷把他们修的墙拆了再重修一次。


如果不这样,修起来的就是童叟无欺的危房。


但本地人不会告诉他们,乘兴而来的远方客人,不能让他们败兴而归。这是非洲人的礼貌,也是村子里的旅游项目。



志愿者呆2周后带着清澈透净的灵魂和INS上的几千个like离去,留下一地鸡毛。


两周什么也干不了,除了一堆挖烂的地基、需要拆了重修的砖房,还有一票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就开始学数学的懵逼孩子。


为什么非洲不需要志愿者


很多人疑惑,与其花几千美元去非洲制造麻烦,为什么不直接把钱捐给慈善机构?


房子可以雇佣本地人来修,教学可以雇佣本地人来教,动物可以雇佣本地人来喂,既给本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也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还是实事。为什么不这么干?


非洲不需要(蠢)志愿者


只能怪他们太现实,不浪漫。一纸捐款证明,比起热带稀树草原、猴面包树、无助的狮子和眼巴巴看着你的黑人孩子,根本就无法给人带来感动,无法学会感恩和交国际朋友。


也无法在社交媒体连续2周发自拍。


志愿者旅游的黑暗面


真正的志愿者质疑这种劳命伤财的商业行为,为了自我满足和社交需要的义工既浪费了钱也让很多村子变得浮躁。


那些义工旅游的定点村子就像公司拓展训练基地或学校夏令营,而这一切虽然发生在非洲,但实际上和非洲没有关系。


他们甚至还针对此花了讽刺漫画


就像推特上那个充满了情怀和热血的“百万T恤助非洲”项目。吃瓜群众们圣母心大发,纷纷捐赠自己的T恤,巴不得每个非洲光屁股娃都能变得体面。



这一义举可把非洲人民和经济学家吓尿了。一百万件T恤就是一个经济原子弹,随便甩到哪个非洲国家都可以把它的制造业摧毁,不计其数的人变为赤贫。


为了在非洲这片充满贫困和战火纷飞的落后之地宣扬爱与宽容,高尚的白人花上几千美元不远万里送上英文版的圣经,然后带着圣光离去。


丝毫不在乎那些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黑人朋友,看着这本西方上帝的天书有何感想。



吃不消了,非洲人民发明了一个词语,叫做swedow(stuff we don’t want),特指那些西方人瞎逼送过来的毫无用处的东西。


“非洲不是西方人的爱心垃圾场,他们在慈善包裹下的自私让我们不堪重负。”肯尼亚一位社会活动家阿卡隆加塞说道。


“旅游公司把援助非洲包装成热门项目;买鞋子的、卖能量饮料的、卖衣服的都通过非洲打人道主义牌来大肆营销,那些由东南亚童工做的每一件产品都跟非洲没有关系,而我们的人会因此而失业。”


当然对于美国那些文艺青年来说,只要洗涤了灵魂,上面这些世俗的问题都是毛毛雨而已。


本文系授权发布,作者简介:beebee,用小众视角来描述大众文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和你都是闯入主流的冒险者,是那条在充斥着励志、创业和情感故事的主流语境下搅混水的文化鲶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洲当红女星由白变黑,几百万有去无回,白人梦依然漫长
欧美大妈组团去非洲找男友,为追求男女平等的快乐
百年前的非洲肯尼亚
【肯尼亚】非洲狮
[转载]姚明非洲日记
现代版黑奴,欧美大妈组团去非洲找男朋友,为了追求男女平等的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