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世界最危险的工作:孟加拉国废船拆解工(组图)
在孟加拉国吉大港的废船拆解厂前,渔民正在低潮期设网捕鱼。现在吉大港的一部分充满带石油和有毒物质的泥浆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些惊人的图片反映的是孟加拉国的废船拆卸业,这里的工人冒着因事故和环境污染导致的死亡及受伤危险,拆解废旧船只,每天只能挣到几美元。
  吉大港废船拆解厂是世界上此类工厂中规模最大的。在长8英里(12.87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约80座拆船厂,它们雇佣超过20万名孟加拉国人负责拆解废旧船只,该国有半数钢铁是由这里提供的。废船拆解是把不再使用的船只拆解成小块,以便回收利用。大部分船只使用25到30年后,磨损的就已经十分严重,对它们进行维修已经不划算,但是确保和维修旧船不断上涨的费用,导致服役时间更短的船继续维修使用也会得不偿失。大量孟加拉国最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成为这里的雇工,他们使用乙炔焰炬和手把这些大块头切割成小块。小块金属被搬运工拖到岸上,然后熔化掉。废船拆解允许从船上获得的一些材料可以重复利用,尤其是钢铁。船上的设备、燃料和化学物品也能重新使用。
  《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彼得-格温费尽周折来到这里,以便亲眼看一看废船拆解过程。据他描述,当地的每一个拆解厂都配备了警卫,架设了带刺的铁丝网,并竖起了禁止拍照的警示牌,这些是在一次死亡事故发生,相关部门对这一行业进行调查后安装的。他说:“在这些拆解厂周围胡乱搭建的简陋棚户区里,我看到许多工人。有很多人身上都有很深的锯齿状疤痕。其中一个人称其为‘吉大港纹身’。还有一些人失去了手指。少数人有一只眼睛失明。在一个住宅里我遇到一家人,这家人的4个儿子都在拆解厂工作。最大的儿子、40岁的马哈布普做了切割工的帮手2周后,亲眼看着一个人被活活烧死,因为这个人的割炬引燃了甲板下的一袋气体。”
  马哈布普说:“我担心他们不让我离开,连工资都没要就走了。”他解释说,老板经常威胁工人对事故保持沉默。拆解工作十分辛苦,因为这些巨大的船只在最初设计时,并未想到有一天会被拆解,这些船只可以忍受在海洋中能够想象到的最为恶劣的环境。它们经常是用一些有毒材料建造而成,例如石棉和铅。废旧船只在发达国家进行拆解时,这一过程受到更加严格的管制,而且费用更高昂,因此,世界上的大多数废船拆解工作都是在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完成的,这些国家不仅劳动力的费用更低廉,而且监管更宽松。
在低潮期,拆解工人们把一条重达1万磅(约合4535公斤)的绳索拖向一条搁浅的船只,然后利用绞盘把它拖上岸,进行拆解
工人对“利昂娜I”号的甲板进行好几天的切割后,它上面的一个大型结构轰然倒塌,飞溅而起的钢铁碎片冲向拆解厂管理人员。这艘船在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建造,已经在海洋中服役30年,这是轮船的平均寿命
这张卫星图显示的是吉大港北侧一条1英里(1.61公里)长的海岸,来自世界各地的废旧船只停在岸边,等待被拆解
废船拆解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工人经常需要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吉大港废船拆解厂的一名工人。
有关吉大港拆解工人的这篇论文将会发表在5月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

TAG: 海岸线环境污染吉大港孟加拉国有毒物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人”的兴国产业!印度拆船行业的背后,藏着多少工人的血泪
2019年中国一项命令,15个国家损失百亿,造船业从此不再受制于人
中国为何拒绝回收废船?拆船业的背后,是几万工人付出的血泪!
“拿命换钱”的孟加拉拆船工:每天工作超12小时,却只能赚2美元
狂风骇浪丨飓风与洪水之1991年孟加拉国大水灾
俄罗斯废旧飞机拆解厂,好东西不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