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旅游北京模式新型业态层出不穷

2009-07-01 11:17:22|  分类: 转载《中国旅游报 |  标签: |字号 订阅

新型业态层出不穷

    

□乡村旅游北京模式课题组

    

北京市旅游业经历了以景观名胜为主的自然观光游、体验民俗风情的人文旅游、以游憩娱乐为目的的休闲度假游、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游4个阶段,类型丰富、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的北京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市民旅游的主体。

    环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类型丰富,布局合理

    近年来,通过不断培养,形成了北京乡村旅游的新产品体系,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

    景观类产品:包括自然型景观和人文型景观。

    民俗旅游村:民俗旅游村一种为依托大型旅游景区。第二种为依靠内在的旅游要素,如依赖民俗,同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或依赖农业生产发展,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了解各种实用科技知识;或依赖餐饮特色;或依赖历史事件遗迹,发展“红色旅游”;或依赖古建筑,以民俗接待和有地方特色的旧民居群落观览为主要形式;或依赖新农村建设等。

    度假村:度假村分为不同种类,如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度假村;以温泉为依托的度假村;以森林为依托的度假村;以民俗风情和古村落为依托的度假村;以自然风景旅游景点为依托的度假村;以体育设施为依托的度假村;以旅游房地产为依托的别墅型度假村。

    观光农业园:北京郊区共有各类观光农业示范园354个,其中绝大部分是观光采摘为主的观光果园,其他的如观光农园、观光垂钓园、观光养殖园、观光度假园。

    节庆类旅游产品:北京乡村打造的节日主要分为赏花节、采摘节、传统节日和现代节庆4个方面。

    北京乡村旅游产品有着自身的分布规律。自然与人文景观型产品:北密南疏、西强东弱;民俗旅游村:东北、西南走向集中分布;度假村:“两沿两周”;农业观光示范园:近郊、中郊分布集中。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合理布局极大地方便了市民进行乡村旅游。

    新型业态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层出不穷

    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总结推出了8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安金明指出,这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而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这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的现状,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为了规范上述新业态的发展,由北京市旅游局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乡村酒店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国际驿站是以家庭(户)为基本旅游接待单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采摘篱园是能提供观赏和采摘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农作物等休闲活动的高新农业实验基地或种植基地,具有观赏、采摘、学习和科普等综合功能。生态渔村是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村容风貌和渔业特色产业,以“鱼、渔”和水体景观为主题旅游吸引物,可提供特色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服务的乡村旅游接待场所。休闲农庄占地100亩以上,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山水人家指具有一定规模,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资源实质、以游山玩水为代表活动,能够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多种功能的山水环境度假场所。养生山吧是依托山地资源,以绿色健康、修身养生为经营理念,可从事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活动场所。它将绿色、养生理念融入于乡村旅游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提供符合人体安全、健康的宜憩、颐养、健康的产品,并引导社会公众节约和环境意识。民族风苑是以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与生产方式等为依托,集中展示少数民族风情,以提供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综合接待场所。

    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机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产品创新是任何市场永恒的主题。旅游者的需求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北京市旅游局倡导各部门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机制。积极收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信息和旅游市场变化动态,主动革新现有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内容、档次、类型,并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这也是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一直在全国保持先进水平的成功秘诀。

    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与差异化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北京市旅游局的规划引导旅游产品创新的方向。市农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政府部门的投资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提供了基础设施配套。国际投资、市民投资与居民互助合作社为产品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市旅游局与标准局不断对新产品业态建立标准,保障了创新产品的健康成长。

    (课题组成员:张慧光、安金明、邹统钎、张晓军、蔡红、赵广朝、王维佳、张伟、刘玲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种乡村游业态标准下月施行
春节在成都怎么耍?官方答复来了!
农旅融合专题:模式、业态及案例
乡村旅游“四态融合”规划模式解析
你的村庄可以打造成景区吗?
乡村旅游景区,没有业态你拿什么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