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南充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完善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退出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当今旅游市场新的热点。

    新形势下如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南充旅游业再上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南充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南充市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早是以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农家乐为主,其中以顺庆城郊西山附近的农家乐为甚。90年代初,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日益增长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旅游逐渐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南充城区周边自发兴盛起来。进入2000年后,特别是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后,南充市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城镇(包括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度假带。

    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7个、示范村15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5个、示范村44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53家,其中四星级乡村酒店7家。近3年来,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11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3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3.4%;乡村旅游总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启动了8个乡村旅游A级景区创建工作。

    目前南充市的乡村旅游在发展类型上大致可分为五种:一是城市依托型。主要是依托城市周边的客源市场,利用农村、庭园的自然生态和乡村文化,从吃、游、娱等方面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度假需求。二是农业观光型。主要以特色农业、农村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为吸引物,满足游客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观赏乡村风貌、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三是民俗特色型。主要以村镇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乡风民俗、宗教信仰为特色。四是康复保健型。主要以康体疗养、健康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五是景区承接型。主要承接市内精品旅游景区景点的游客。

    (二)存在的问题。南充市乡村旅游经过10多年的发展,总体势头良好,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旅游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大的业态。全市乡村旅游主要以当地农户自发发展加政府的适当引导为主,缺乏大业主投资开发、缺乏高水平的策划与规划、缺乏产品创新设计和文化品位。

    二是开发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普遍存在布局散、规模小、档次低、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作为乡村旅游重要客源集散地的旅游小城镇建设滞后。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于诚信经营、文明服务认识不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三是思想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政策合力。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部分县(市、区)未编制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有的地方尽管编制了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将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央和省上扶持西部地区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未兼顾乡村旅游发展。

    (三)面临的机遇。一是消费市场快速扩张。城市居民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有钱有闲时走出大都市到田园乡村放松身心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二是产业政策调整优化。近年来,南充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政策效应正在显现。三是基础设施改观完善。2013年全市县县通高速,将为旅游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拉近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二、南充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紧贴旅游消费市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加快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达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5亿元,直接就业4万人,间接就业20万人;创建A级乡村旅游景区10个。

    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牢牢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把握乡土性。乡土性是乡村旅游最基本的特性,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乡土文化艺术、乡村民居建筑、乡村传统劳作、农用劳动器具、农事节庆活动等既是乡村旅游乡土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通过营造传统的乡村场景和氛围,保持乡村乡土风貌,突出差异特质,切忌仿效跟风、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农村城市化。二是把握体验性。体验性是指乡村旅游过程要能给游客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既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也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美食;既能得到身心的放松,也能获得心灵的享受。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很好地融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使游客能够获得丰富的体验。三是把握群众性。乡村旅游的根基在农村,动力在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不能离开农民,没有农民积极投入发展和参与经营服务,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与“三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充分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备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切实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主要目标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发展乡村旅游要与这一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整合资源,构筑农村产业新格局,繁荣农村经济,使农业增值、让农民获利。同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村容村貌优美舒适,农民素质显著提高,使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突出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旅游配套,使小城镇成为乡村旅游的游客集散中心、配套服务中心,形成一批旅游特色小城镇。三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南充最大的特色,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因此,要将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旅游经济与环境效益共同提高。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要在妥善保护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统筹协调水平。各级政府要把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经常性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协调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整合利用好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建立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农民投入、工商投资、社会捐助等多元化投入体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放水养鱼”的理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税收优惠;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取得并已确认为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可采取出让、转让等方法有偿使用和流转,用于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用地。二是提升景区建设水平。要加强规划指导,尽快完善规划体系,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做到充分衔接。要加快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高服务层次。要突出旅游产品特色,深入挖掘内涵,形成一批规模较大、休闲档次较高、活动项目丰富、文化特色鲜明、接待服务规范、经营管理科学,具有良好口碑和业绩的乡村旅游精品。要健全标准体系,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的技术和服务标准,加强服务设施、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三是提升宣传营销水平。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在主流媒体开设专版和专栏,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切实做好本地乡村旅游的品牌打造和形象推广。要加大节庆营销力度,利用各地传统的民间节事、特色景观与产品,大手笔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和地域风貌的文化节庆活动,以聚集人气、提升形象、创造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美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新型城镇化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探索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专题
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调研报告: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