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旅游产业化促两翼绿色崛起


  • 阅读消耗积分:0
  • 浏览数:8
  • 评论数:0
撰稿: WebMaster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市委根据重庆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把全市科学划分为五大功能区。这就要求各功能区立足各地的资源优势,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笔者就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经济,走绿色掘起的发展道路,谈谈肤浅的看法。

怎样认识渝东北渝东南的优势资源

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定位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定位是: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这些定位为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还必须对该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度的分析或挖掘。纵观渝东北、渝东南地区有长江、乌江、武陵山、长江三峡等名山大川、良好的森林植被、保护相对完好的民风民俗等。这都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些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怎样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效益怎样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发展旅游来实现。只有通过旅游产业化,才能真正统筹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发展。

怎样认识渝东北渝东南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渝东北渝东南地区根据功能区定位和自身的资源优势,主要有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两个拳头产品。这不仅是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共同的“金饭碗”,更是发展这一区域经济的引擎。同时也是城市功能区的综合配套——不仅能为城市功能区提供大量优质、生态的农副产品,更为大量的城市人群提供符合现代人需求的观光、度假、休闲、体验、运动、文化等广阔空间和服务产品,也为渝东北渝东南地区,提供了广大的客源市场。如果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不配备休闲、度假产品、重庆大量的游客就会自然流向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周边省市。这不但对重庆城市与农村平衡、协调发展不利,也不利重庆两翼地区的发展。

怎样定位渝东北渝东南的旅游产品

(一)国家战略定位。武陵山国际旅游区。国家正在积极实施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这是打造武陵山国际旅游区的绝佳机会。纵观武陵山区最大的资源就是旅游资源,不仅有著名的张家界、凤凰古镇、重庆武隆世界自然遗产、长江三峡等名山大川,而且有浓郁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优越,交通条件极度改善,整个武陵山区就是一个区城性的旅游产品。其涉及面之广,带动性之强,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它既可以解决重庆两翼地区、鄂西地区、湘西地区、黔西北地区生态发展、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也可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协调,差异化的发展,促进区域扶贫,实现区域整体发展。通过扶贫、旅游、民宗等手段,打造一个全新的区域性、有震憾力国际旅游区,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重庆战略定位:重庆旅游的核心景区。笔者认为,重庆主要有三大旅游产品。即: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都市旅游;重庆、重庆武隆、张家界北纬30度旅游魔幻线;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所以,重庆旅游的中心在主城、重点在两翼。特点是山水、重点在乡村。差异是生态,重点是民俗民风。

(三)区、县战略定位:旅游新干线的景区或服务区。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分别属于重庆武隆、张家界北纬30度旅游魔幻线、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因此,相关各区、县必须按照差异化、本土化的发展方式,按照重庆市旅游规划的统一要求打造景区,按照旅游要素配置服务区,按照市场要求和地方特色,配置旅游产业,形成符合本地资源优势的、完整的旅游经济市场,使渝东北渝东南地区成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成为重庆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拳头产品。

如何打造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旅游产品

(一)构建品牌体系。市场经济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品牌经济,没有品牌的产品是不会赢得太大市场份额的。没有品牌优势的旅游产品,同样没有太大的市场和长久的生命。

品牌和形象是一个地方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的综合体,是一个地方的代表和灵魂。而且,旅游品牌要体系化,形成品牌体系,必须有若干分品牌共同组成品牌体系,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综合最大效益。否则就会是“散打”,形不成合力。比如重庆武隆旅游品牌就必须要有住宿品牌、餐馆品牌、娱乐品牌、购物品种、文化品牌等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畜牧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创意文化产业,城市与乡村发展业等若干品牌形成品牌体系,以真正形成品牌效益,凸显重庆武隆旅游的品牌价值。

(二)构建市场体系。旅游是产业经济,是系统经济、循环经济、融合经济。它可以深入多种领域、行业,也可以涵盖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等诸多方面。因此发展旅游,必须按旅游要素和自身发展规律,按市场配置资源,形成完整的旅游市场体系。

目前,许多地方发展旅游就是打造一个景区(点),仅此而已,没有把旅游作为一个系统,一个产业来发展。由此形成旅游收入靠单一的门票收入,旅游经济就是门票经济的畸形发展。这也导致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认为发展旅游只能富民,不能强县。这实际上是对旅游的认识不足,对旅游市场的构建缺少系统性、综合性的认知。

一个完善的旅游市场体系应该是旅游景区(点)+旅游城市(城市与乡村)+完善的产业体系。旅游景区(点)是一个地方的吸引物,解决人们为什么要去旅游的问题。旅游城市是为来景区(点)游客提供全方位综合配置服务。如张家界的张家界市、都江堰的都江堰市、重庆武隆的仙女山度假区等。完善的产业体系更为重要,它不仅要涵盖旅游各要素,同时也要包括本土化的系列产品,如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业品、文化创意产品、体验运动产品、度假休闲产品、旅游地产产品等等。培育完整的旅游市场体系,发展旅游产业经济,才是我们发展旅游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三)构建旅游平台体系。目前我国对旅游的投入一般有两个平台。一是由政府主导的国有投资公司;二是由民间资本投资的民营企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区域化进程加快,这两类投资主体已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旅游市场的超市化才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各地都在大量建设旅游景区(点),广大游客拥入这些景区(点)后如何按超市理念打造、配置旅游业态,就是得更加近切和需要。这里必须要重申一下,旅游事业的发展,政企必须分开。发展旅游事业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有:一是科学合理制定规划,牢牢控制旅游公共资源;二是整合资源搭建旅游市场平台,引导规范市场配置旅游资源;三是打造品牌、旅游形象推广。企业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品牌下,按市场经济规律生产、推销众多符合大众需求的旅游产品及服务。因此,发展旅游产业经济必须要建立一个国有平台公司作为发展旅游的“庄家”,然后按旅游要素和产业集群要素大量引入民间资本生产、推销满足现代旅游者各类需求的旅游产品及服务。形成完整的无边界的旅游大超市。才能实现一个区域内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才能形成旅游产业的效益最大化,才能避免不少地方搞旅游只建景区(点)、不配套城市,不建市场的错误作法。

(四)构建产品的组合体系。当今的旅游是跨界、差异化的区域旅游。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自驾车猛增,人们生活的时空距离缩短。节假日和带薪休假的推行,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单一景区(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旅游的需要。因此,旅游产品跨区域的组合,就越来越显重要。重庆的旅游产品如何实现与周边省市旅游产品组合,形成跨区域的国内国际的旅游精品?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的旅游产品,如何实现渝东北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渝东南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的产品组合,形成精品中的精品?这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组合,同样也有不同的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旅游产品的打造一定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一般来说旅游产品分为满足当地游客需求的是地方产品,满足区域内游客需求的是区域产品,满足国内、国际游客需求的是国内、国际产品。当然地方产品、区域产品经过精心包装、巧妙组织可直接形成国内、国际产品,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市场范围。

(五)构建文化体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少文化内涵,旅游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命力。同时文化也是旅游品牌的核心内容。重庆的抗战文化、码头文化等巴渝文化与重庆山水风光、城市景观共同构成重庆都市旅游产品。渝东北的三国文化与长江三峡、地域风情共同构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渝东南重庆武隆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少数民族风情、良好的自然生态,共同构建起少数民族生态旅游带。因此,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在打造旅游自然产品时,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给自然山水赋予文化内涵,打造出有独特自然风光,又有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才能形成名牌产品,才能经受市场的各种考验。

(六)构建营销体系。产品如果没有营销就没有市场,旅游产品更是如此。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因此做旅游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做营销,旅游营销应按两类来进行。一类是品牌营销,该营销应该由政府主导。把各级政府的旅游品牌形象在区域、地方、国内外用公共财力进行强力宣传、推广,提高本地旅游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和荣誉度,提升旅游品牌价值,创建名牌产品。另一类是产品营销,该营销应该由市场主体主导,把各地抽象的旅游品牌形象变成丰富、生动的具体旅游产品,然后利用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推向市场,这是做旅游产品营销的根本目的。营销要讲策略和方法,要借市场营销,制造营销事件,要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目标客户采取对应营销手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高度与宽度决定重庆旅游事业发展的强盛。引进人才方便、快捷,但认识重庆,读懂重庆要一个过程。培养本土人才才是长久之策。各区县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长远的培养人才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旅游人才队伍,满足旅游事业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应把旅游干部培养作为重点,使从事旅游工作的管理干部成为旅游专家,使从事旅游经济工作者成为职业经济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把旅游从业者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使他们成为旅游服务能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29个区县的定位,你的家乡定位是啥?
戴斌 | 论旅游发展的地方性与现代化
重庆最有特权的区,高铁都为了它拐了90大弯!
重庆主城从9个区扩容到24个区了?
重庆四大精品旅游路线体验“山水重庆”
UC头条:乘势而上 重庆文旅汇聚发展磅礴之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