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游景区的概念及相关学术语境构建
  • 作者:陈晓磬 文章来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点击数:1888 更新时间:2012/4/1
  •   旅游景区研究的事务性特点比较突出,有必要在介绍概念的同时导入适宜的学术语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旅游科学中只有少数几个领域可以区分出“学”与“研”的差异,如景区管理,在许多院校都作为非基础、非核心的选修内容。与旅游地、旅游体验等研究领域相比,旅游景区的管理主体单一,主体类型以管理者及旅游者为主,景区内旅游活动的复杂性较弱,这让此类专著经常表现为介绍常识并堆砌有关的资料。

    如何构筑旅游景区概念的学术语境,作为地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领域,时空维度可作为景区管理知识的基本坐标,在时空维度下认识景区及景区内的活动,有助于实现“成员有限,但复杂有趣”的学术语境,提高旅游景区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有利于展示研究范式和进行学术交流。旅游景区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主客观两方面相平衡求发展,可以通过主观意愿组织各种客观现象。

    1 旅游专属空间

    确定核心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做法之一,也是为了寻找一个逻辑起点,旅游景区的核心定位应该具有一个独特的性质。如几本旅游景区专著,开篇首句分别为“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1]、“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2]、“旅游景区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空间载体”[3],这3种说法都值得剖析。

    产品乃工业社会的专有名词,在旅游经济学中借用还算正当,引入旅游学中就有了商品味道,而一旦用于地理色彩占主流的旅游景区领域中,产品概念自然要受控于资源、区位、方位等大概念,而不能让经济色彩占主导地位。旅游景区以景观或旅游吸引物做切入,应该以功能上的独特做自我定位,旅游景区的出现及发展,毕竟始于旅游客体,当时是为了保护、保留所设定的空间,而后才有了专为吸引旅游者的企业生产活动,因而旅游景区专著多不以如何生产为根本立场,但可以作为发展的立场。与本文提出旅游专属空间相比,核心及载体为社会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词汇,虽方向正确但学科性不强,对空间的重视未达到地理学应有的境地。旅游专属空间可谓旅游地理学乃至旅游资源研究视角下的重点领域,如此直破主题并且还留下了继续深入的空间。

    第三种说法甚至失去了旅游字样,是用一个更大的超过旅游的系统将旅游景区套了进去,跳过了旅游系统,这样的定位过度确保大框架的正确,但失去了中观及微观上的精准性。

    旅游景区可理解为有优质风景资源的区域,这是典型的情景,当然不排斥后来的各种衍生情况。空间为类属、风景为修饰也暗喻着此类空间的功能。旅游专属空间定位主导了景区的客体立场,旅游者在宏大的旅游资源、设施及空间面前,在大尺度上更多的是在接受教化及各种管理。由于客体存在本身无意识,也为了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客体立场会要求管理者及研究者客串旅游者立场研究客体,但旅游者立场不是旅游景区的永久立场,旅游景区的永久立场是提供并保有为旅游活动的专属空间。

    旅游景区研究与旅游学都会重视旅游体验,前者以体验为辅助,后者视体验为生命,这说明关于旅游景区的认识要与旅游学保持某个维度上的反向,旅游学可成为景区管理的支持、基础及参考,但旅游学不会统领客体立场占主导的那些学科。基于这种客体立场,在中文语境下,人类将关于旅游专属空间的相应认识及施加于其上的行政管理和企业行为,统一概括为以空间定位的旅游景区领域。“区”意味着归属于空间,“景”提示着功能方向。在地球表面,除专属空间外,还存在着他属、附属、兼属等空间类型(图1)。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近年来渐渐为旅游学者所参考[4],语言学分析决定了旅游景区的第一特征为空间性(主词),第二特征为资源性(辅词),第三特征为旅游者所需(定语修饰)。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景区的英文直译应该为“旅游者吸引”,看似可以理解为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感受,但落脚点还是在那些可以产生吸引的存在上,吸引便可理解为以旅游者为起点的客体指向,意味着方位、区位和旅游资源等客体的重要。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不是完全依照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发挥作用,有意识的主体采取前往行为,不可移动的资源客体保持尊严并宽容性接纳每一位旅游者,主体通过移动行为服从客体的规制。笔者还注意到英文中的旅游者吸引为复数,中文语境有时难以表达复数,那些存在集合起来成了区,或可解释为多种吸引和多样吸引于异地的事实,那些集中地段便可认定为旅游景区,由此理解旅游景区为什么也即旅游的专属空间的定位合理性。基于上述分析,虽也能导出旅游资源不可移动的结论[5],但从有用角度,确定客体大范畴并确定为旅游专属空间,进而推论出限制非旅游目的的他用,对实践更有指导意义。

    为明晰相关概念,研究者需要对旅游景区与旅游地、旅游景点及旅游资源进行区分。提出旅游活动专属空间概念,这也是一种侠义的定义,以此作为关于何为景区的逻辑起点。以逻辑起点出发的学术体系,也可兼容广义的旅游景区定义,只不过本文的观点会让各种观点形成脉络上的关联,而不是采取并列各种观点、莫衷一是的态度。笔者认为,旅游资源可以被诠释为位于景区空间;旅游地相对较大而不宜被划做专属,一个区域(如县)若作为旅游专属空间,居民日常生活权不仅会受到影响,也与政府的关于工农业、旅游业、民生等综合管理功能不符,所以旅游景区一般不能与政府辖域等同。旅游景点相对规模较小,可认为是景区的组成部分,也可单独作为特殊的景区或当做潜在的景区。

    2 旅游景区的属性构建

    现有10余种关于旅游景区的定义[2,6],这可能造成认知混乱,迫切需要研发出具有超越意义的对旅游景区定义的认知路径。英国旅游局和英格兰旅游委员会认为:旅游景区必须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目的地,其存在的主要

    目的是向公众开放并满足进入者娱乐、兴趣和教育的需求,而不仅仅用于购物、体育运动、观看电影和表演。进入旅游景区应不需预订,可吸引一日游客人和旅游者。这是在我国广为引用的旅游景区定义,看似为一系列属性的堆砌,可对每句话做诠释,越诠释内容量越大。然而,若用解读替代诠释,会得到一些处于潜伏状态的学术启发。

    2.1 全时性

    “一个长期存在的目的地”,其重要的提示在于全时性,这似乎没有对目的地再做诠释的必要。时空观为旅游地理学及旅游景区的重要研究工具,那种广为认同的观点在具体情景体现上未必可以做到对若干种类十分清楚。分时度假概念的出现反衬出全时空间特征,增强了时间维度上认识空间的自觉性。在空间十分紧张的当代,长期重要才有全时,有时重要则只能是分时和兼顾。旅游景区概念背后有时空两个变量,如果将空间与时间的位置对调再套用既存的定位模式,甚至可推出具体时段全域化思考方向,如某个城市在旅游季节可进行全域景区化建设,学术界目前尚无时间景区的说法,然而通过本文的思考与分析,得到了这一有启发的思域。

    2.2 福祉性及规模要求

    时间、场所与功能可以构成对旅游现象进行思考的基本凭借,可以避免随性的描述。向公众开放并满足进入者需求,表明了景区功能的同时,也隐喻了由质到量的视角转变———对空间规模的潜在要求。在不发达时期,相对于很少外出的机会而言,旅游者希望看到大型的旅游吸引物,没有去过的可选择的大型旅游吸引物也很多,因而忽视了潜在的关于量的前提[7],而如今各地区都在自主发展旅游,如不对规模做某种规定,会导致景区泛滥,甚至会出现借景区之名而实为高消费会所的现象。如1948年出台的日本《温泉法》只规定了对温度及成分的要求,如今许多地方钻了法规的空子,只打出少量地下热水的地区也可自称拥有温泉。旅游景区因其资源为公有,要求具有福利功能,因而可以享受政策优惠,对空间规模、资源总计和设施容量做规定,在接待容量上也确保了公共性。

    2.3 以空间为准的界定

    旅游景区不仅提供核心的审美功能,也提供休闲与度假的消遣功能。此描述可以得出功能泛化、包容性、多样性等关键词,确定主体功能有助于景区形成特色,而泛化、包容性和多样性可认为是因找不到本质的无奈选择,这些无奈一旦与具有重大意义的实物保护及人性关怀结合[8],便具有积极意义,如坚持多样性抢救了许多濒临灭绝的遗产,包容性观

    点也可以对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不一致的界定造成了研究及理解上的困惑,全面准确的定义会失去精炼也就不是定义了,故言简意赅的定义之后一般跟随着几条关于属性的描述。英国学者斯沃布鲁克认为景区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一个专门的场所,或是一个有明确界限的、范畴不可能太大的区域等[9],这暗示着在多视角定义难以一致的情况下,转向景区物理边界的确定往往可行,至少可以通过行政认定做到这一点。在时空坐标系里,空间管理要比时间管理容易,空间可圈限而时间不可围堵,这也是景区之所以称为景区而不称为景时的原因(至多可称作上文提到的时间景区)。

    2.4 面向未来的行政认定

    在我国凡涉及旅游景区的定义,都要引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对这个行政定义无须做常识性诠释,但需要指出其潜在启示,学术研究拥有溯本求源的偏好,但这个行政定义隐含着面向未来的建设立场。如果将旅游景区的学术性与民生性做比较,研究者在时间轴上的取向便很说明问题,即便站在学术立场上,就旅游景区领域对时间轴所做的研究很难说达到了深度理解,比如前面提到的时间景区概念以及这里讨论的在时间轴上的朝向问题。

    2.5 构建的属性结构

    旅游景区的属性不应该如目前那样一条一条罗列,除上面讨论的属性外,也有将旅游景区分为有人管理与无人管理、收费与免费、自然与人造等,增加一个视角就让研究对象至少增加一个属性,若能发现所有属性之间存在某种结构,无疑有利于推进旅游景区研究。旅游景区的诸属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结构,那种结构是固有的还是人为搭建的,倘若旅游景区为绝对纯质且为彼此同质的一类存在,笔者则认为那个结构为自身固有,而既有研究已经将旅游景区分为文化的、自然的等各种视角下的类型[10],说明旅游景区作为一个范畴,其内部各种类型不能做到完全统一,如果不限定某个非常具体的情景,一般意义上的讨论意味着旅游景区的属性结构应该具有很大成分的主观性。似乎何为旅游景区也存在于社会集体中,个体学者关于旅游景区的界定其实都为旅游景区的一种,个人认识可以是综合的但却是个人的。直白地讲,旅游景区的属性结构或许真的存在,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研究者的每一次具体表达,其实都是在实践着具有个人偏好成分的构建,因而每个人的表达都会与他人的观点不同,所以任何人给出的所谓的属性结构,其实都是有个人意志在其中构建的属性结构(图2)。

    结合图2的启示,可以诠释旅游景区属性结构的任意性。当将旅游景区概念放置在自然、社会与经济大背景下的不同位置上,因衬托情景差异也让景区显示出属性不一,每个人不可能遍历所有的社会事实,况且社会事实是不断变化的,每一次放置都是一次不可再重复的实践。事实上,旅游景区概念涉及旅游区、景区、景点、主题乐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美术馆、国家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等,不仅所指具有相应程度的任意性,即便是能指也具有细腻视角下的宽泛,更不用说能指与所指的复杂关系了。从时间发展轴线上考虑,旅游景区最初作为一种专属空间,迄今为了区别有了各种具体的名称,人们在不断探索可用于区别的剩余空间。任意性的存在,为在尊重客观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为挖掘趋势中的内藏机理和对未来做科学的判断,以及为形成各种并非以物质资源为基础的新型景区建设,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可能性。

    2.6 诸属性圈定的范畴


    先在概念多具本质特征,后生概念往往具有多视角的无本质特点。可以认为,旅游景区原本存在着本质特征,随着景区实践的发展,其本质特征渐渐被弱化,诸多属性联合起来圈定了当前外延不完全清晰的范畴。发展中国家强调旅游景区的行政认定或政府利益,这一属性在我国非常重要,而在发达国家或许略显次要。从实物或实在的建设及保护角度出发,以诸多属性围起来一个范畴更具有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分工可与理论上的本质探讨不发生冲突。

    哲学领域确实出现了无本质观点,许多研究领域具有“风格的彻底多样性和本质的无法统一性”[11]。本文不对无本质论进行哲学意义上的讨论,只是力图追求实践上的朴实。旅游世界只是旅游者眼中的世界[12],在社会进入精神变为重要的现代阶段,产品提供者站在企业立场上提供平台更有意义,而不是替代旅游者去挖掘所谓的本质。当然,也需要一些人仍然关注本质。再者,当社会进入现代乃至后现代,已经拥有了难以计数的先在概念,综合利用这些先在而让自己的范畴丰富多彩,也是一种很明智的开放态度。

    旅游景区到底有无本质不是本文关心的,旅游活动专属空间的定位也具有本质意义,这里倾向于实用主义观点,让对旅游景区的认识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参考几本旅游景区著作,可以给出一个以诸属性确定的范畴(图3),图3只是一个参考而并非绝对如此,每个兴趣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六边形或多边形[13],只要这一思路对推进研究有益便可。

    3 旅游景区的功能演化

    在旅游景区研究中,一般会讨论旅游景区发展简史,沿年代罗列史料,每本专著都很注意这方面研究,但往往是堆积资料,鲜有机理性的思辨意识,研究者多取谨慎、少做分析的态度,甚至不做重要提炼,仅划分了几个年代阶段。笔者认为,发展历史隐喻了旅游景区的功能变化。大多中文专著都将旅游景区的起源追溯到古埃及和巴比伦王国之贵族的休闲活动,这样就找到了贵族与休闲这样的关键词,也正因为以贵族休闲为起点,谢春山等也有旅游起源于异地休闲的论述[14]。随着休闲活动扩展到中产阶级及平民阶层,那时大众可能没有时间和金钱做异地休闲活动,但这些非贵族还是前往那些景区所在地,只不过以宗教的目的克服了时间与经济上的不富裕,这样便在客观上实现了对旅游景区的访问,使旅游景区由最初用于贵族的休闲活动转化为3000年前的宗教活动场所。

    到2300年前左右,希腊人开始旅行并享受温泉(矿泉)洗浴,或为了参加集会和竞技而旅游,那时甚至有了导游手册,此阶段也是罗马帝国开始兴盛的阶段,究竟是因为宗教活动的持续而带来愉悦旅游,还是因伴随战争而出现了占领地的享乐趋势,尚需旅游史学家的考证,但该迹象表明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旅游景区,开始转向了愉悦功能,以健康的名义享受异地快乐与拓展社交圈子。到了史称黑暗的中世纪,教会在社会中拥有极为强大的统治力,此时朝觐圣地也促成了一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的消遣功能再次受到抑制,过度享乐转向极端克制。到17-18世纪,旅游才又回到健康主题上,那时的温泉疗养与海滨度假非常盛行(图4)。

    4 演叠的景区类型

    二分法经常被用来分类,如收费与免费的景区、自然与人造景区等。这种偏重视角而非倚重景区本身的诸多观点可以共存但做不到共融,旅游景区以客体为重要研究领域。与国外一些学者相比,我国学者还需对旅游景区进行钻研,斯沃布鲁克引用了斯蒂文的批评,他认为传统的关于旅游景区的定义及属性规定表现得短视、受束缚和落伍。为了全面保护资源,遗产领域往往采取多视角共存的集成分类方法[15],二分法将遗产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类,但景观廊道、工业遗产等并非以物质或非物质定论的遗产类型也是存在的。Valene L.Smith也给出了种族、文化、历史、环境、休闲5种旅游方式[16]

    最初形成的旅游景区类型多为范畴内的基础与核心,随着时代发展而让基础及核心地位受到动摇或部分改变,但退至作为一种主要类型还是要被保留下来并拥有继续生存的活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类型加入,其增加最初应该是对象外延的结果,比如在人造景区之后增加自然景区类型。

    张凌云在其专著中对旅游景区既有众多定义评述时,提及“周延”问题,认为对于旅游景区的定义不够严格,外延也不周延。周延为形式逻辑领域中的基本词汇之一,如果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断定,那么它的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否则就是不周延的[17]。形式逻辑中关于周延与不周延的考虑,肯定与否定的缺陷类似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缺失时间变量,研究静态不变的事物很适合此类方法,而对不断发展的旅游景区领域而言,也正为其处在快速发展与变化中,让最初某种条件的限定变成了以后的突破,甚至出现了原外延之外的局面。旅游景区作为一种发展的概念,积极且有余地的定位有利于学科建设。不周延似乎有不尽如人意的成分,但不周延可能正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活力所在。

    • 旅游景区是一个不断外延、成员有保持也有变动的范畴,其类型组成表达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兼具文化保守性,除自然景区和人造景区外,社会发展又让其在并非源自对象而是源自各个条件限制上有突破,从而陆续增加成员但又保持成员的相对稳定,以达到至今具有演叠性质的多视角共存的集成分类体系。斯沃布鲁克将旅游景区分为自然景区、不为旅游而建的人造景区、为旅游而建的人造景区和事件景区,格尔德纳则提出了文化、自然、节庆、游憩、娱乐5种景区类型[2],这里按照传统及发展将其分成两组(图5)。上述分类给予3点启发:首先是混成分类——视角不唯一;其二为对条件的突破,如在时间轴上开发出了节庆景区;其三强化了旅游立场——将人造景区分为为旅游而建和不为旅游而建。

      为使旅游景区充分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建设者开辟并建设了大量景区,研究者则基于实证主义立场得出了基本分类,实用、实证立场并未重点关注学术上所谓的严谨、精确及可信程度、效度证明,但分类结果在客观上却很有启发,通过研究现象可以抽取很实用的视角。规范研究在开始阶段经常很有意义,但随后会约束认识的发展。

      根据图5,阐述新景区出现的机理:会展、节庆与传统景区的区别之一在于其季节性,是突破传统景区的全时性得到的概念。一个人离开家便产生了在空间里的移动,不相识的众人受同一信息的影响,同时段奔向同一个目的地,这种人的时空聚集似乎就是会展、节事所依托的机理,或许正是先觉者凭敏感找到了这样的机理,然后通过宣传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劝说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以常人可以接受的普通理由,实现了深刻思考的机理。一般认为旅游资源不可创造,如果走进未来而反观今日或面向未来,也有学者认为旅游资源似乎可以创造[18];即便认可旅游资源不可创造,还是可以为旅游设置诸如会展和节事的专属空间。

      对游憩景区的理解也存在各种角度。以“游”为手段及以“憩”为目的,“憩”字意境很容易引导在景区加入某种关于家或家园的元素,让景区具有游与居之间的某种性质。第二居所为房地产界经常提起的概念,其还没有在旅游界找到合适的位置,从传统经济学价值观分析也掩盖了第二居所隐含的现代性成分。早有学者提出跳出旅游看旅游,但人们习惯于以居住地为产生旅游动机的前置情景,研究中并不再次关注常住地的情形,旅游动机虽可以解释为逃逸现实或实现自我等,但旅游者终究要回到常住地,为了让旅游者能够在目的地滞留得更长,在旅游景区中适当增强休憩功能是有意义的。

      至于娱乐景区,也可以搜寻到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视角,且不言这类景区到底有没有旅游资源。面向大众的娱乐景区,一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构成了威胁,但依靠规模优势而成自娱氛围又有不消耗旅游资源的另一面,这种景区有时需要空间、与常住地的距离、人群规模及算不上旅游资源的设施,空间可以被占用,但只要不是永久性建筑便不会被消耗掉,时间也可以耗用但不用也在流失,旅游者人群既是消费群体也是市场资源,这些对象都不是通常的旅游资源,但却是旅游业可凭借的资源,似乎可以归为非物质视角下的存在,如此分析得到一个新的学术视角——在既有的旅游基础理论中并没有明确涉及的范畴。上海世博会带动了长三角2010年的旅游发展,各国文化以不同的载体形式漂洋过海到上海集聚,这种积聚也是旅游资源,但不是全时永在的旅游资源,上海世博会可谓2010年的时间景区。

      5 结论

      本研究将景区定义为旅游的专属空间,在这一定位基础上,认为旅游景区的诸多属性可以构成某种结构,时间、空间、功能及资源等可作为基本属性的展示维度,有必要依语言学上的任意性原则对诸多属性进行积极的构建。基于这样的分析,给出了可供参考的以专属空间定位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六边形,该图不仅诠释了属性的某种围概念性,同时提示了可突破的建设方向。基于解决问题的实用角度,笔者认为,以编年史为线索的史料介绍应突出旅游景区的功能演化,目前存在的各种景区类型亦是那种演化所得到的积累结果。本文研究表明,在关于旅游景区范畴方面,可以实现学术语境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钟永德,陈晓磬.旅游景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262.

      [2] 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1-229.

      [3] 陈才,龙江智.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356.

      [4] 帕特里克?贝尔特.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5-21.

      [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95-110.

      [6] 张进福,黄福才.景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4.

      [7] 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J].旅游科学,2007,21(3):27-31.

      [8] 王艳平.遗产旅游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6-38,132-134.

      [9] SWARDBROOKE J.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Attractions(英文原版引进教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16.

      [10] 张进福.经营权出让中的景区类型与经营主体分析[J].旅游学刊,2004,19(1):11-15.

      [11] 邓安庆.无本质的应用伦理学——对当前应用伦理学本质特征争论的质疑[J].哲学动态,2005(7):13-18.

      [12] 龙江智,卢昌崇.从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心境的跨越[J].旅游学刊,2010,25(6):25-31.

      [13] 王艳平,孙巧耘,傅轶.温泉旅游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30-37.

      [14] 谢春山,贾玉云.异地的休闲:旅游的起源探析[J].旅游论坛,2010,3(2):127-130.

      [15] 王艳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质的认识路径[J].旅游科学,2009,23(1):53-56.

      [16]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74-76.

      [17] 沙合都拉?沙菲尤拉.谈性质判断谓项的周延问题[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94-96.

      [18] 魏小安,王洁平.创造未来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75.

      文章出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第1期100-105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创艺园|如何把红色旅游景区体验式设计做到位?
互联网+智慧景区: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自驾游发展背景
浅析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
高新科技园“农家乐”项目建议书
旅游景区营销如何吸引游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