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营小店留住京城“老念想”

    清晨,小吃店飘散出百年未变的香气;上午,“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迎来“温梦”人;中午,货架老物件勾起“老街坊”儿时记忆;垂暮,“老国营店”盘点的算盘珠声,似乎在叙述悠悠岁月……在“网购潮”不断冲击主流名店的当下,在时尚商街成为高端消费聚集地的今天,京城街巷那些“坚守”了半个多世纪的国营小店像一页史书,把往昔的岁月“定格”。

    4月20日,早8点,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下早已聚集了来自八方的游客。来自加拿大、年近六旬的游客顾先生向带团的导游请假:“钟鼓楼参观我就免了。我是这里长大的,想看看那50年前的老副食店。”老人在记者询问时直言相告:“从小在离此不远的赵府街胡同长大,40岁之后与夫人一道移居加拿大。10多年了,常在梦里再现儿时的情景:拿着麻酱罐子走向散发酱香味的小副食店。今日随团故地重游,无论如何也要到‘老地界儿’走走。”随后,记者在老先生指引下,穿过几条宽窄不一的胡同,来到被众多网民热议的“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赵府街副食店。

    小店不大,飘散着酱菜、黄酱、麻酱以及其他调味料的“混合香气”。货架上方壁板上,留存上世纪70年代的副食广告画,纸张完整、画面清晰、人物表情与商品品相凸显那个年代的特征。守望在这里数十年的李瑞生经理指着那些广告画说,那是小店的“镇店之宝”。

    其实,李经理的“镇店之宝”又岂止货架之上的老广告画。小店之内,那些用了近60年的台秤、算盘、酱缸、木柜台连同李经理迎来送往的“老北京招呼”,都让很多慕名前来的人感到亲切,搬迁到大兴一带的“老街坊”,也常常拿着空瓶故地重访,与老李聊聊。

    “来两块(钱)的酱油!”推门进来的是胡同居住的“那爷”。“得嘞!”店主李瑞生一手握住油瓶,一手用“木升子”向瓶中灌酱油。“弄5块钱麻酱。”另一位端着空罐头瓶的大妈也“及时跟进”,“您稍等。”老李腾出手来,麻利地把空瓶放在台秤上称重,而后,走到散装酱缸前,用传承了几代人的小铁勺灌向瓶中,那被拉得长长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麻酱不多不少地“注入”瓶中。

    记者发现,小店面积不大,但墙上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照一应俱全。证照上,“国营”两个字

    让人既有怀旧感又有陌生感。这位年近花甲的老经理在短暂的间歇时,一面回答记者的提问,一面不停地用抹布擦拭瓶装商品的外包装。“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能让货物包装上有尘土。”满头白发的老经理解释着自己的动作。

    记者了解到,眼下,这家国营副食店只剩下两位店员,“在编”人员就是李瑞生一人,“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也不知有没有人能在这儿延续下去。”老经理一面整理货物一面感慨。

    地外小吃店:传承老辈待客风

    4月20日,清晨五点半,地安门小吃店的蔡经理就从家赶到店内。“闻鸡急赶路、天亮最忙乎”的生活他早已习惯。这家位于京城钟鼓楼前的小吃店早6店开业,准备到锣鼓巷遛早、到钟鼓楼参观的外地游人、店周边的老街坊连同专程从其他区县赶来喝“第一锅豆腐脑”,品尝“第一屉牛肉包子”的食客,会络绎不绝地进店一饱口福。每当此时,蔡经理与起早练活儿的职工们总生发几分成就感。于是,手头儿的活儿更加利索,招呼的声音更显得洪亮。年近五旬的蔡经理对记者说,这家小吃店从他出生时就有,“小店是鼓楼前的一景”。

    已在这里工作数十年的蔡经理告诉记者,北京小吃能做到“品相美观、滋味独特”看似容易,实际上每个制作细节都需要“精雕细刻”。老一辈厨师对制作的环节精益求精,老一辈服务员在接待细节上一丝不苟,赢得南来北往数不清的回头客。说到这里,蔡经理有些激动:“到我们这一代,总不能让老辈人的高超技艺和待客之道画句号吧!”

    记者看到,清晨陶醉在小吃香气之中的顾客一面吃着一面聊着,口音“南北大荟萃”。几位国外游客品尝着曾经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的“蜜三刀”。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客人请身边的翻译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们的总理哈珀在北京访问时,曾专程到街边小店品尝北京小吃,被传为佳话。

    今天,他到这里感受地安门清真小吃,的确感到很有文化氛围。他说,品尝小吃后,登钟鼓楼看中轴线,会感到“很北京”。

    记者了解到,地安门小吃店是华天聚德集团旗下、护国寺小吃公司所属的知名老店,制作小吃的技能在“护国寺小吃”多家小吃店中堪称佼佼者。由于东面是锣鼓巷,西面是北海公园,南面是景山公园,北面是钟鼓楼,故此,很多游客在游览之余,都会在这里品尝一下“京味儿小吃”,把这里也当做一处文化体验地。

    街边“老百货”:日常用品引追忆

    这是一处位于台基厂路、门脸不起眼、面积不大、招牌不抢眼的小店,名为“大方百货店”。只要年过五旬的人踏入门槛儿、举目观看,就会有“时空在这里凝固”的感觉,因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常用的印花搪瓷缸子,曾一度成为“时尚装”的海魂衫,当时人们用以护肤的“华姿”、“友谊”、“宝贝”、“郁美净”、“百雀羚”甚至中国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化妆品牌“谢馥春鸭蛋香粉”等,都一一摆放在货架上。年过六旬、家住昌平区、专程到此感怀旧事的程女士含泪对

    记者说:“太让人感动了!真没想到,我年轻时常见的‘老国货’还能在这里买到。我感觉回到了那个年代……”

    记者发现,这家被众多网民称为“国货老店”的大方百货店,顾客大多是怀旧者,也有部分年轻人到这里“感受一个时代的文化”,售货员的表情、举止连同待客用语都是“老国企范儿”,介绍每一件商品时明明白白,绝无“忽悠”成分。一位年过五旬的女售货员告诉记者,不少喜爱旅游的人从“北京旅游网”上搜到大方百货店,逛完前门大街后就“溜达”到这里。这家国货老店,一直经营着化妆品、布匹、应季服装和鞋帽等日常用品,店貌店风一直保持着旧时的样子,商品从老厂进货,力求薄利多销,卖的货物明码标价、保证质量。

    记者看到,几位20多岁的外国留学生在这里选购了几件“海魂衫”,用流利的“北京方言”与一位年长的售货员聊天。一位法国留学生向记者表示:“在北京城‘老地界儿’买几件‘老百货用品’,也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她很想把一些“老北京人”熟悉的日用品拿回国,在亲友们面前,讲述一段段远去的“北京旧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城胡同里怀旧,最后的国营副食店
记忆|碧霞,盐中学子心中的大酒店
負暄集\午夜小吃店\趙 陽
多渔 | 长尾流量
北京61岁国营副食店,满满的儿时回忆!
恍如隔世!京城最后一家副食店,这里的芝麻酱简直绝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