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镇化突破
城镇化突破——旅游型城镇化
时间:2014-3-26
        旅游城市化起源于福特制(fordism)时期的高工资和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即后福特制(postfordism)时期的大众享乐消费(mass consumption of pleasure)的兴起。在后现代社会,消费经济的发展使得大众享乐消费兴起,加剧了城市之间的竞争。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大生产驱动经济的城市发展模式从整体来看已经弱化,消费经济时代城市本身及其文化表征已成为一种可以生产并进行交换的商品。城市必须“营销”自己,通过竞争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旅游便成为城市竞争胜出的重要标准之一。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种动力,变得越来越明显, 20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旅游城市化现象逐渐凸现。可以说旅游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旅游驱动型城市化主要是通过吸引旅游客流以及刺激现代服务业、交通、商业、房地产、休闲娱乐、餐饮以及其它配套相关产业,为目的地城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而使人流、资源、资本向城市集中,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1.旅游型城市化内涵
        “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
        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的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同时,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
  (1)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2)旅游发展满足了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的需求,旅游城市化是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
  (3)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是一种新的城市化途径。
  (4)旅游型城市化是城乡两种生活方式并举、城乡同时现代化的城市化,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而非景观的一致化。
        2.旅游型城市化本质
        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力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而旅游业又显著提升了城市综合实力,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城市化与旅游业呈互推发展之势。旅游城市化对城市或当地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1)改变了地区产业结构
        旅游城市化改变了地区的产业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旅游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支持其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包括交通、房地产、餐饮服务、商业网点、公共事业等,旅游发展带来的客源和市场,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有利于该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城市化发展,地区旅游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经济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如高失业率。
        (2)高就业弹性改变城市就业结构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范围广,就业层次多,吸纳了大量因人口自然增长新增加的劳动力以及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服务业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增加。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3)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4)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改变城市环境
        旅游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休闲度假设施和服务设施等相关产业产品的换代升级,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使城市环境逐渐改善、美化。
        另一方面,旅游城市化也会对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不当或者过度开发都可能导致旅游地自然环境的退化、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同时土地功能的改变也有可能引起居民的迁入与迁出,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
        (5)促进了地区对城市文化的挖掘与深入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不同城市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精神。城市的“文化名片”往往是“旅游名片”。旅游城市化推进了对城市文化积淀的挖掘梳理,城市优秀文化历史遗迹整修保护和城市文化宣传推广,形成了城市品牌、彰显了城市魅力。
        (6)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许多外国投资者都是通过旅游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市场。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当地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量的企业家、专家和学者通过旅游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我们低成本地学习和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加快观念更新,促进本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
        3.旅游型城市化特征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总结出旅游型城市化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是旅游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2) 具有特色的象征性符号或者独特的自然风光或人文资源以吸引旅游者,如大量的娱乐设施、主题公园、购物中心、优美的自然和人工环境等。
        3) 人口和劳动力迅速增长。
        4) 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
        5) 经济上最活跃的人口集中于旅游服务业和建筑业、房地产业,城市居民在制造业就业的人数很少,私人雇佣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资产阶级与中产阶级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人阶级扮演着更被动的角色。
        6) 国家政府在城市发展以间接调控为主,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和社会服务业(学校教育、医疗服务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7) 大众享乐消费和定制消费盛行, 新的与现代消费社会特征相关的目标体系嵌入。
        8) 由于旅游型城市化类型的多样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不同而仍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例如专门旅游城市的旅游型城市化,转型城市(老工业城市、新兴城市)的旅游型城市化,综合性城市的旅游型城市化等,不同类型的旅游型城市化在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象塑造,产业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表现了不同的特点。
        4.旅游型城市化类型


        (1)资源驱动观光度假导向型。指以现有遗产资源为基础,发展观光旅游或休闲度假旅游为导向的旅游城市化过程。这一类型的城市本身具有一定旅游资源基础,围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逐步发展起来,是最为常见的旅游导向型城市化过程。该类型典型案例有:海南三亚、云南丽江、广西桂林,以及美国的夏威夷等城市。
        现阶段,我国各地城市利用观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案例非常普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集中在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衍生产品开发较为滞后;大量游客在旺季高度集中给当地旅游资源带来很大环境压力;民族文化为主的观光旅游城市对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和原真性认识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有所损失;通过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当地居民的收益水平相关性较小等几方面。基于观光资源产生的旅游型城市化需要在这些方面研究对策、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软实力,才能实现更长期的发展目标。
        (2)资本驱动休闲娱乐导向型。休闲娱乐导向型城市化指基于休闲、娱乐和生活品质目的的度假旅游作为主导因素推动城市化进程。这类旅游城市本身几乎没有特别突出的旅游吸引物,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到强烈的政策导向或者大量资金投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仍可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娱乐休闲旅游城市,休闲娱乐活动成为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大地风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TOLD(tourism oriented land development)模式,指在一片相当规模的地区范围内,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重新开发和补充开发等方式,以旅游开发为先导和主要功能方向,并结合房地产、户外运动、商务会展及其他更多业态进行开发、形成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土地发展模式。
        5.旅游型城市化优势
        到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以上,因此,未来10-15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过去一个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中国的城镇化出现了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说到底,城市化的关键要素是人而非城,城市化的结构是产业结构而非物质结构,而城市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而非改变生活场所。我们认为,不同地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途径,工业型城市化并非唯一选择,同一个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途径。旅游型城市化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一条新路,是城乡两种生活方式并举、城乡同时现代化的城市化,旅游型城市化与其他类型城市化兼容性强,可优势互补。
        旅游业,有着“无烟工业”之称,具备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优势,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今天,旅游业发展空间无疑更加巨大,它是未来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之一,旅游型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中有特有的优势。
        (1)更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旅游型城市化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发展形式,能够在推动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调整城市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目标。
        (2)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建设模式
        一方面,旅游型城市化注重突出城市的特色,深入挖掘城市文化,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城市独有的旅游核心吸引物,可以避免城市的同质化。 
        另一方面,旅游型城市化在发展思路上注重城乡一体化,强调的是规划上的一体化,而非景观一致化,这样既保留了城乡景观的差异性,又实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3)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人口城市化节奏

        目前我们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导致很多农民再失去土地后无处就业的状态。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在就业的同时感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内涵,在物质和精神均实现现代化,从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人的城市化。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化
国外城市化发展对我国的三点启示
新型城市化
旅游地产之最科学开发模式
海口家乡今昔的变化
旅游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突出地位和历史使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