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的治学方法

                           四、体察、涵泳

   ( 一  )   “切己体察,虚心涵泳”,既是读书方法,又是治学方法,发明者是朱熹,光大发扬者则非曾国藩莫属。不揣孤陋,我以为若溯其源头的话,源头在《大学》里面。

   先看曾国藩如何诠释“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孟子。离娄》章有一句‘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我以前读它,那意思不甚明了,近年在外办事,才体会到地位在上的人必须事事衡量是否合乎道义,地位在下的人则必须遵守规矩;如果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结果必然是上下关系颠倒,社会秩序混乱。这就是‘切己体察’的一个例子。”(《家书》)

   至于“虚心涵泳”,曾国藩说:“‘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蹈、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言语之表。”(《家训》)

   以曾国藩这样的理解,揆之于《大学》经义,“切己体察”应是“格物致知”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朱子翻版,“虚心涵泳”似乎抽绎于“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同样是洗脸的日常行为,平常人无所领悟,商汤则发出感叹:“如果每天都能洗干净自己,那么就应该天天清洗,并且每天不间断”,澡身裕德,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这就是格物致知,切己体察。曾国藩日记中有一段话很能佐证他就是这么做的:

   “读东坡‘但寻牛矢觅归路’诗,陆放翁‘斜阳古柳赵家庄’诗,杜工部‘黄四娘家花满蹊’诗,念古人胸次潇洒旷远,毫无渣滓,何其大也?余饱历世故,而胸中犹不免计较将迎,何其小也?沉吟玩味久之!”把书上说的,古人做的,都贴到自己身上,衡量比较,这就是切己体察。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他给四位老弟写了一封长信,其中重点阐释“格物致知,切己体察”的道理:

    “然则既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无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斋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大亦在此。”

   在这里,曾国藩告诉我们,切己体察与格物致知是一个概念。

   (二)、曾国藩说,人生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一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一乐也。”吟诵诗书为三乐之首,而功名富贵不在其中,“虽南面王不为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汉语是音义结合体,随着金石一般的声响,心思跟着诗人的想象无远不到,无微不达,妙不可言!同治元年,他刚刚膺任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务,军务旁午,不得闲暇作诗,非常遗憾,在给儿子的信中,他说:“余久不作诗,而好读诗,每夜分辄取古人名篇高声朗诵,用以自娱。”

   他的涵泳功夫确实了得,我们从《求阙斋日记》中选录几则欣赏一下:

   1,日来读杜诗,颇有小得。无事则心头口头不离杜诗。

   2,温苏诗,朗诵颇久,有声出金石之乐。因思古人文章,所以与天地不敝者,实赖气以倡之,声以永之!

   日内于苏诗似有心得,领其冲淡之趣,洒落之机。

   3,放翁七言绝句,实能道得空旷胸怀出。

   他的学生李眉生身体不好,曾国藩这样开导他:“尊病虽深,断非竟不能痊者。治之不可服药太多,静坐调息,所谓内功外功者,试行一二,徐当有效。阁下向好为诗,始终有一种闲适之境,专从胸襟着功夫,读之但觉天机与百物相弄相悦,天宇奇宽,日月其闲,如陶渊明之五古,杜工部之五律,陆放翁之七绝,往往得闲中之真乐。白香山之闲适古调,东坡过岭后之五古,亦能将胸中坦荡之怀,曲曲写出。”

    我们常说,背过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诵的妙处就在这里。曾纪泽做五古、七古不得其法,曾国藩教导说:“余所选抄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锵,耐人百读不厌。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先用心模仿,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曾国藩家训
[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 黄曾樾辑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每日背诵一首诗词 罗日荣
至德年间(756-757)的杜甫及杜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