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实施富民强县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全县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67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阳城县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特别是既有以皇城为代表的沁河流域的古堡民居人文资源,还有南部1200平方公里的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基于阳城县90%的地域是农村、9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的县情实际,我们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新理念,突出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作为解决“城镇化路上的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的总体思路,坚持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突出龙头引领,主攻两大建设,加速三个融入,推进四个结合,强化五条措施,把“种农田”变为“卖风光”,把“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全力打造“悠然阳城”品牌,努力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愿景。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0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4.2亿元。阳城县先后被评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突出龙头引领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龙头景区引领是关键。为此,我们以创建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加快开发和巩固提升骨干景区。皇城相府是古堡民居中官宅院落文化的代表,我们按照“地下扶地上、煤炭助旅游”的思路,支持皇城相府景区实现提档升级,成为全省继五台山、云冈石窟之后的第三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蟒河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我们经过积极争取,理顺了困扰十多年的体制争执,以竹林山煤矿作为开发主体,累计投资10多亿元,一步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我们引进位列全国百强旅行社前三名的康辉旅行社集团进行开发,依托康辉雄厚的全国性经营网络和专业的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人才,积极探索旅行社和景区合作的新模式,实现旅行社与景区共赢,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析城山以华北地区保存最好的喀斯特封闭式洼地、亚高山草甸类草地和远古文化、商汤文化而闻名,我们坚持“边开放边开发、以开放带开发”的思路,确定阳泰集团作为开发主体。目前,已按照5A级的标准,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类、配套服务类项目。

    主攻两大建设

    为了促进全县旅游由景点游向乡村游辐射、由区域游向全域游转变、由单一观光游向多元复合游拓展、由旅游产业向三次产业融合延伸,我们顺应大众旅游消费结构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移的大趋势,联动推进以旅游为导向的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田园城市按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要求,在巩固提升“两河六园一环道”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以“农区变景区、田园变游园、农产品变旅游商品”为方向,规划建设5000亩“永久性”农田发展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圃及大地景观,新建30公里景观廊道和两处田园小镇,目前田园经济带已初见雏形。美丽乡村坚持“干净为基、农民为主、增收为要、特色为魂”的思路,投资4000万元,贯通了全长78.5公里、辐射6个乡镇42个行政村的磨滩至董封旅游专线;投资3.5亿元,以北留润城、东冶、蟒河和横河四大连片区建设为重点,集中推进29个样板村、试点村建设;大力实施宜居示范、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完善提质四大工程。我们启动了年供水3200万立方米的张峰一干引水工程,新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惠及县城及7个乡镇22万人的城乡集中供热工程,新增供热面积28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气化阳城”,县城及10个乡镇的4.4万户居民用上新型清洁能源;在有条件的建制镇建设保障性住房230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40户。同时由财政投资3800万元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实施以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配备了保洁人员和垃圾清运车,探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县乡村集中转运处理”模式,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全覆盖、常态化、长效化。启动“厕所革命”,在磨滩至董封旅游专线沿线新建和改造水冲式、“景观式”厕所,带动全县改厕纵深推进。实施“净水”工程,建设县级污水处理厂1个、乡村污水处理厂4个,在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上实现新突破。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进一步促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加速三个融入

    一是加速融入晋豫陕冀旅游圈。晋豫陕冀是全国旅游资源的富集地,也是全国重要的旅游消费人口集中地,为此,我们密切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和合作,积极融入山西、河南、陕西、河北旅游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二是加速融入旅游产业区。就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注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注重调动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把群众的利益与旅游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群众成为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积极因素。三是加速融入农民增收圈。就是在推进旅游开发过程中,扶持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相继开发出蚕丝被、相府蜜酒、润城枣糕、绿色小米、蟒河山萸酒等系列产品。2015年,全县农民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人均增收约1100元,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就业、富裕群众的特殊作用。

    推进四个结合

    一是推进文旅结合。我们以“中国古堡民居第一县”创建为载体,争取上级资金1亿元,引导社会资金4亿元,对砥洎城、郭峪古城、下交汤帝庙等国保文物以及南安阳潘家庄园、中庄李家大院等124处古民居、古城堡、古庙宇进行保护修缮。并深入挖掘远古文化、商汤文化、红色文化、廉吏文化、民俗文化,开发建设海会书院、杨继宗故居、索泉岭全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坪泉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景点,充分展示阳城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内涵。二是推进农旅结合。顺应人们“有了温饱更要环保、有了小康更要健康”的生活追求,加快发展蚕桑、干果、小杂粮等具有阳城特色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由财政投资近1000万元,扶持发展具

    强化五条措施

    届全国摩友聚会、首届越野汽车竞技大赛、北京目标行动自驾车(品牌)联盟踩线等活动。四是推进网旅结合。通过阳城旅游资讯网、“悠然阳城”微信公众等互联网平台向外宣传推介

    阳城,借助同程网、南北游、美景网等专业旅游网站启动网上预定门票平台,进一步推动网络与旅游发展互促互进。同时,还组团参加了昆明“首届中国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推介与旅居地融资大会”、北京“北大荒知青旅游界志愿者委员会工作会议”等系列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阳城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围绕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一是成立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专题研究事关阳城旅游业标准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解决具体事务;二是聘请旅游规划专业机构科学编制《阳城县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精心制订《阳城县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实施方案》;三是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各景区、旅行社、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客运等方面选择确定试点单位,培育了

    有乡土风貌、农家特色的农家乐近1000户,拉动社会投资8000多万元,带动每户农家乐年均增收3万元。三是推进体旅结合。围绕体验式旅行等现代旅游新风尚,积极在休闲、体验等方面做文章,组织开展了第二

    一批示范典型;四是按照国标、行标、企标要求,完善了旅游标识标准体系,升级了旅游服务设施,重点推进了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促进了旅游行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五是把旅游标准化创建作为推动阳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安排专项资金,明确责任、全力推进。

    尽管我们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认真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壮大旅游文化产业的新部署,加快旅游立县步伐,大力实施“五十百千万”旅游振兴计划,即:在巩固提升皇城、蟒河、析城山、天官王府等骨干景区的同时,新开发50个特色休闲农庄、1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00种旅游商品和1万户农家乐,形成科普游、生态游、健康游、体验游、休闲游、文化游、工业游、乡村游等一批精品线路,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培育壮大泛旅游产业。今年5月,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城(国际)徒步大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于9月1日至9月30日举行的“首届农业嘉年华——农创汇”目前正集中筹办中。另外在演礼、固隆、次营3个乡镇将启动建设“中国农业公园”,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档升级。

    当前我们在旅游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南太行大交通环境相对滞后,景区内道路设施还不够完善,需加快推进阳蟒高速、阳运高速、阳安高速、太焦高铁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区域内旅游交通网络。二是林区、生态功能区和旅游开发区之间受体制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区开发步伐,需探索建立条块结合、多部门联动的合作开发机制。

    太行山水、沁河古堡是独特而又宝贵的旅游资源,我们将大力推动大旅游战略,通过实施大旅游政策,将太行山水、沁河古堡打造成为全省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山西阳城欢迎您的光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民增收
转型发展中的山西农村让人眼前一亮
县域旅游: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农业部:公布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
和学民同志在全市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调研报告: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