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拆围墙”叫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引起舆论喧哗。奇怪的是,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城市规划整体思路的变化或变革是否正确,大家最关心的居然是小区“拆围墙”应不应该,合不合理的问题,这原因恐怕在于“拆围墙”这事关涉私人权益。

我不反对私人权益的主张,但我要为“拆围墙”的决策叫好,为什么呢?

1 破除“围墙文化”要从“拆墙”开始

中国人对“围墙文化”的大讨论,发生于8090年代。因为要改革开放,所以知识和文化界都开始反思昔日闭关锁国的错误和问题,最终寻根到了文化的层面,发现中国人自闭的根源在于自古以来的“围墙文化”。大到长城,小到社区、单位和自家小院,围墙无处不在。

“围墙文化”的形成,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治安不到位,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二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传统观念作祟;三是专制体制决定了专制社会的治理结构、方式和形式。

要讲围墙,最典型的代表当然莫过于长城和紫禁城了。要讲“围墙文化”,当然莫过于帝都的文化特色了。文化的概念太大,如果我们具体到城市建筑的文化特征,北京无疑就是“围墙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典范中的典范。

以紫禁城为中心建设整个北京城,几百年来,建设思路不曾有丝毫变化。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从一个点出发,一层层对外辐射扩张,这就是典型的专制体制下充分展现专制文化的城市建筑特征。以权力为核心,一切人和物,包括建筑和交通,均得围着权力核心转。这样的建筑,北京是典范,全国各地的大多数城市也莫不效仿。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城市规划的格局和形式,是现代化大都市最致命问题。由点及面的辐射模式,注定了交通是不可能畅通的,因为越往中心区域必然越拥挤对不?这就像麦加的朝圣,四面八方都挤向一个点,踩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其实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大忌。

当年对“围墙文化”的大讨论,其实是基本有了初步共识的,这个共识就是应该破除“围墙文化”的壁垒,走向开放多元的城市格局和社会形态。按这个共识,自然就是主张破除建筑物的各种围墙,走向无墙城市,并逐渐走向无墙的社会了。很可惜,这个知识和文化界的共识在当时并没有变成政府的共识。在其后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之中,围墙依旧普遍地存在,甚至比过去更严重,带头围墙的并不是老百姓,恰恰是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大楼和小区,不仅围墙高筑,而且警卫森严。企业和居民小区也自然跟着学习,无不以围墙自我封闭起来,而且各自都有物业公司和保安来守卫和戒备。

这样做的后果自然是城市被分割成了无数“据点”,交通规划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以武汉二环路的建设为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围墙文化”危害有多大。论地域面积而言,武汉无疑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武汉有长江和汉江两大江从城市里通过,还有太多的内陆湖泊。这些江河湖泊不仅把武汉分割为所谓的“武汉三镇”,实际上还要进一步被再分割为无数的片区。所以,武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对于北京而言要困难得多。如果这种情况下,还要建设大大小小的围墙,甚至要以水果湖(省委大院和各省级机关部门所在地)为中心来规划和建设城市,那么武汉的交道无疑就是个大难题,哪还有道路存在的空间呢?

一个二环线,修了十几年才修通,为什么?除了江河湖泊的阻隔,也还有人为的围墙屏障。二环修到了省委住宅区就停了下来,一停就是多少年。省委住宅区岂容外面的道路随意通过啊?紧邻省委住宅区的武汉大学也有麻烦。如果二环从武汉大学校园通过,这武汉大学也不干。武大是百年老校,是国务院核准的国内仅有四所校园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岂能随便拆建啊?这事就这样一直僵持了多年,直到武汉大学两位副校长被抓,武大不得不妥协。最终是以拆掉武大的百年老校门为代价,以高架桥的形式通过校园,然后在省委住宅大院的下面打隧道通过,这二环才算是能够修通了。这就是“围墙”给城市建设带来阻碍和问题的例子。假如没有架桥和隧道的能力,这城市的道路还能够发展么?即便有了空间立体的修路能力,这城市为什么不能像我们的小区里面一样,开朗一些,人文一些呢?比如像新加坡那样,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公园或者一个小区?

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公园,而不仅仅是自己居住的小区像公园。而要做到这一点,“拆围墙”就是必须的。

中国人的“围墙”不仅是有形的围墙,更是无形的围墙。中国人的“围墙”不仅是长城和大院,更是“围墙意识”和“围墙文化”,甚至是“围墙社会”和“围墙政治”。要知道,只有有形的围墙被拆除了,思想文化上的围墙才可能被逐渐破除掉。

2 “拆墙”要以“护墙”为前提

中央和国务院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说了,要拆除的围墙不只是居民小区的围墙,也包括“单位大院”。单位大院当然主要是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大院了,这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土地和物业,基本上都是国有资产,是全民共有的公共利益所在,既然是公共利益需要,当然可以无偿征用和拆建了。

但是,居民小区的空间和土地,却是属于业主共有的财产,相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这当然是私人领域。从经济的角度看,小区的公共面积基本都是公推到了私人的土地产权中的,是业主花钱买下了的,属于私人的财产。修建公共交通固然是公共利益,但绝不能以损害私人利益为前提,这是起码的伦理底线。

所谓“拆墙”要以“护墙”为前提,就是强调要尊重业主的产权,征得业主的同意,并给予相应的补偿。这个道理很简单,就不多说了。

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思路能尽快顺利地推行,我倒是建议,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围墙应该首先被拆掉。政府带头,老百姓就没有太多的话可说了。

“拆墙”要以“护墙”为前提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文物单位不能随便拆建,而应该重点保护。这一点,在《若干意见》有规定,我也不多说了。只是有人说,要拆应该从中南海的围墙拆起,这个我不同意,因为中南海和紫禁城是文物单位,应该保护,不能拆。这个国家所剩的建筑文物太少了,不能再拆了。当年修二环线,逼武大拆掉了老校门,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难过了好长时间。

3《若干意见》是正确的决策

我认真读了几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很正确,是少有的无可挑剔,无可指责的好决策。

当然,如果要挑剔和指责,也是有三点可以说说的。一要指责这个意见来得太晚了,早干什么去了啊?二要挑剔这个意见还不够完善和彻底,三要挑剔这意见没有很好的配套举措。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我认为这还不够,还应该强调城市绿化率,强调城市建设公园化的目标。整个城市都像公园一样,甚至比现在的公园和小区还通畅、干净、安静,不再乌烟瘴气,谁还会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观念呢?谁还会在乎小区的围墙啊?

《若干意见》只谈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强调城市的治安和管理水平,这也是不行的。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与治理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像现在这样子,居民的财产和安全没有很好的保障,百姓就不可能不依恋围墙了。不仅依恋围墙,还会在自家的房子上加上一道又一道的钢铁封锁线,门窗都要一道道地严密封锁。我家的几套房子没有一间房子加装门窗栅栏的,这或许因为我们家从来坦荡、无畏、不恐惧,可是你看看现在人的房子,又有几个不是一道又一道加装栅栏的呢?栅栏未必能防贼,但一定能给防火救灾带来阻碍不是么?有害无益的东西,百姓之所以执念它,其实还是没有安全感嘛。没安全感是因为社会治安和治理水平还远远不够对不?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要建设没有围墙的城市,就得先拆除百姓心中的围墙。而要拆除百姓心中的围墙,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就必须上一个新台阶。起码,政府和百姓之间不能有围墙,这就要求政府先拆掉自己的围墙,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围墙。

===================================

欢迎订阅读本人系列电子书籍(只需扫描一下):

  

欢迎 V 私号xiaozhweixinp 公号xiaozhweixin 商务189710212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点击今日第1815期:推行街区制 不止是拆围墙
住建部回应所谓“拆围墙”:避免误区 先新后老 精细管理
中央定调要拆小区围墙 今后城市生活或有5大变革
住建部副部长回应街区制:文件无“拆围墙”3字
城市规划政策的治理维度
评论丨事关重大!你家小区围墙可能要拆!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