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麟声:论太极基因的传承
太极拳一词的含义:太极是阴阳互动,拳是术。太极是道,拳是法。道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据此阴阳无形生拳象,刚柔有形成拳法。又因象相似而性情真,还需要给象定性才能成为拳法,象者,法之未定;法者,象之已形。

以上太极阴阳之变生八法,八法用来规范形体动作即太极拳。其中阴阳之变由气主施,故象以气言。而形效法故法以形言,这就是规则,象、形两者界限明确,八法的生成讲易理,属务虚,是象思维;八法的应用讲拳理,属求实,是法思维;务虚是手段,求实是目的,易学的本源就是要获得创业重器。

对气的定义:传统理论认为“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道寓其中矣,有形生气也,无形元气也。”直白说:元气就是太极之气,是宇宙的根本,阴阳交感产生万物,其象就是天之三宝日月星,生气就是动植呼吸之气,是生命的源泉,决定人的生老病死,其形就是人身三宝精气神。因此元气与生气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元气的作用:元气用于“始物”,此时阴阳正在变化,卦象尚未成形。一旦卦象成形,阴阳不会再变,则元气不再发挥作用。在易“始物”被解为形而上谓之道,“成物”被解为形而下谓之器。人体元气、真气是通过“比类取象”而来,非实有。

以上解读了形而上的道,目的在于明太极之理,明理就能判断言行合不合度,过与不及都是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象、形、器乃生物之序,在不同阶段干什么事就是规矩。相关内容参见笔者太极拳易理探讨《正本清源说内气》此处不再赘述。

鉴于现代人对易经普遍不感兴趣,对易理应用对、错都很木然。近日有中医师在网上发贴子说:“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的死”,由此可见一般。其实易理这本书道理很简单,也很实用,它就是把各行各业已经发生的事,利用八卦这一工具记录下来被称为象。当你准备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把你这个行业的象拿出来看看,那个是成功之象,那个是失败之象,当选定之后再制定你的创业方案,完成你的创业计划。

象的作用,易经中说:在于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

由此可以看出,易经中讲的道理没错,问题是中医的“象思维”,把假象喻意当实事来说,弄得患者糊里糊涂,无法沟通。而太极拳演练,竟然弃“法思维”不用,一味跟风中医,把那个无形的气,当有形的气来说,形、象错位弄出许多玄虚,拳友被忽悠得终日追求气感,指望在某日便能通周天。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太极拳内功心法一文中,虽有太极拳一词,但说的是静功而不是动功,其中说“气只有达到先天之境才能开始循环,也就是打通大小周天之后才能开始循环”。此句常被引用,打拳能通任、督二脉的依据。错!这个气与王宗岳所说的气不是一回事,拳论中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一句。这里所说的是有形之气,是逆腹式呼吸,改变胸膜腔负压,使得腹内松静气腾然。而那个通周天的气,则是无形之气,它仅存在于人体易学模型中。直白说内气在人体并非实有,这一点王宗岳曾教书多年,是教授级人物,自然是明白人,只是那些注释拳论的人拎不清有形、无形,不懂形上、形下有别,才弄出许多玄虚。这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

由此可以看出,易经中所讲的道理没错,中医的“象思维”也没错,论气调节阴阳就是它的专业。而太极拳的专业则是“形效法”,言气的话,也只多是呼吸之气,以气势助拳势而已。若言内气让拳友去追求那个不存在的气感,这就背离了易经宗旨,易中说:理论易知,同心者多,故有亲。实施易从,协办者众,故有功。因此,当今讲太极拳理法,能把太极之理弄明白就不错了,不要把儒、释、道、医、兵法全搬出来,随意发挥。使丹田成了气的核心,经络成了气的路径,结果弄得太极拳形非形、象非象,不伦不类。

上述可知,当今传统文化交流障碍,既有人为因素也受时代差距影响,未能与时俱进。以下笔者在不变更太极图、八卦图的前提下,引入现代科技协助理解易经。

· 图说太极
1、先天八卦次序图

八卦、四象、两仪、元 气

2、先天八卦方位图

注:该图是对天地的自然摹拟,天在上、地在下,日东升为阳、月东升为阴。 
3、太极图

注:该图是对地球自转的摹拟,当地球受太阳照射时,直射点正面设定为阳为乾,该点背面设定为阴为坤。虽说直射点接受的太阳能量固定不变,但对自转地球的某点来说,就有一轮进入与退出直射点的过程,这就产生了阴阳同步变化,就某一点来说,绕行一周就是一次阴阳循环。

本图籍太极阴阳之变,阐明生成八卦之理。阴阳的量变,已显示在双鱼图中与卦爻阴阳大小对应,阴阳升降用阴阳爻的,既三爻的不同组合生成八卦。在圆图中阴阳量变,决定八个层次的质变而生成八卦。阴阳消长次序始于阴阳两个极点,此消彼长相向而行,构成昼夜循环。
八卦表示事物的性质与阴阳两两对待的关系。乾为天性健,坤为地性顺,坎为水性润下,离为火性炎上,震为雷性动,巽为风性入,艮为山性止,兑为泽性说。对待关系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
先天八卦艺术含量有余,科技含量不足。这是笔者从摹拟地球自转过程中得到的启示。在太极图中,虽已表达了对待两卦的静态平衡,却忽略了对称两卦动态平衡,故为了赋予八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特提出先天八卦坐标图,并将能量一词融入阴阳,以使无形之气边缘化,崇尚自然就该回归自然,当今的太阳系不就是宇宙能量大爆炸使然吗?
4、先天八卦坐标图

绘制方法
1)坐标正轴为阳为能量(P),负轴为阴为物质(N),横轴为时间(T),阴阳与正负相似而已,本图绘制依阴阳之性为准。
2)八卦排序依据先天八卦次序图与方位图排卦序,由太极图定阴阳大小,即不采用正负数概念,只依阴阳论大小。
3)阴阳消长曲线是两条平行线。这是由摹拟地球自转得到的启迪,因为直射点接收的阳光不会变,而阴阳消长则是地球自转进入与退出该点形成,背面对应点亦然。故阴阳消长在双侧同步产生,这正如中国是白天美国是黑夜,约12小时后地球转过来,中国是黑夜美国是白天是一个道理。
4)依据太极图S曲线是坐标零点,两条平行线:阳长始于零(阴极生阳),至乾折转,阳消终于零;阴消始于坤,至零折转,阴长终于坤。再次提醒阴不是负值,零不比阴大。
5)参量EP一阳能量,EN一阴能量、E0一交合能量,△E一消长变量,在卦:阴阳两侧皆△E=,在易:爻位有“趣时”之说,就是△E可随时随机应变,而产能耗能总是相等。
5、阴阳能量守恒定律
平行曲线内,反映出阴阳升降的规律,对地球人来说就是自然运行规律。故动态平衡是主要的,静态平衡只是相对而言。先天八卦动静平衡表如下:

定律:在阴阳能量共同体中,阴阳交合能量守恒
表达式:EP+EN=E0
当EP  EN  时
(EP+△E)+(EN-△E)=E0 阴阳能量升降守恒
若EN=0  则EP=E0  阳能量最大
差EP=EN  阴阳中和共济
当EP  EN  时
(EP-△E)+(EN+△E)=E0
若EP=0  则EN=E0  
差EP=EN 
该定律不是先天八卦专用,既然是自然规律,那就是各领域通用,如解放初期社会风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以认为社会治安正能量最大,相对“坑蒙拐骗,打劫盗窃”而言负能量最小。再如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其产能与耗能始终相等,同样遵守了“能量守恒定律”。
6、先天八卦能量守恒演示
1)阳长起于太极零点EP=0即夜间子时阴极生阳
阴消起于坤EN=EN八=E0阴能量最大,卦象
震、艮EP四+EN七=(0+△E)+(EN八-△E)=E0
震在EP=0上长了+△E,构成
艮在EN八=E0上消去-△E,构成
离、坎EP三+EN六=(EP四+△E)+(EN七-△E)=E0
离在EP四上长了+△E,构成
坎在EN七上消去-△E,构成
兑、巽EP二+EN五=(EP三+△E)+(EN六-△E)=E0
兑在EP三上长了+△E,构成
巽在EN六上消去-△E,构成
2)折转点EN=EN五-△E=0   EP一=EP二+△E=E0乾最大卦象。即白昼午时阳极生阴,转阳消阴长。
兑、巽EP二+EN五=(EP一-△E)+(0+△E)=E0
兑在EP一上消去-△E,构成
巽在EN=0上长了+△E,构成
离、坎EP三+EN六=(EP二-△E)+(EN五+△E)=E0
离在EP二上消去-△E,构成
坎在EN五上长了+△E,构成
震、艮EP四+EN七=(EP三-△E)+(EN六+△E)=E0
震在EP三上消去-△E,构成
艮在EN六上长了+△E,构成
阳消止于太极零EP=EP四-△E=0
阴长EN八=EN七+△E=E0坤达极至又返回子夜。
可见由定律表达的先天八卦,其阴阳升降无论阳长阴消或阳消阴长,其中对应两卦皆具有阴阳大小对称的特性。而在阴阳升降过程中,又皆具有产能与耗能相等的特性,即阴阳能量守恒。
顺便说一下太极基因的传承:上述最先依据的是“古太极图”。它的造型是两条阴阳鱼,头尾交接、对等占位。阳鱼表四阳卦,阴鱼表四阴卦,未能表达出阳卦中有几多阴,阴卦中有几多阳,而各卦阴阳大小全凭阴阳爻,不同组合表达,效果是不精准不直观,这就需要创新引进“后制太极图”。它的造型是两条阴阳鱼,头尾交接,折叠占位,构成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且图中阴阳大小,与卦形爻位组合完全一致。但仍不尽意,如中医对邪正相争说“正气不足,则邪气亢盛”,其根据是什么?这就又需要引进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传统文化,就是需要这样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日臻完善。
以上用定律推导八卦的生成,虽然有些烦锁,但证明了它的通用性,应用时就不必循规蹈矩,如打拳时强调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一说,就褒贬不一。当然意念放松也要耗能,用守恒定律便可简明解读:1、无论单练或推手都属阴阳共同体,既刚柔相生又能量守恒。2、若耗能最少,则产能最大,指明若周身放松,消除肌肉紧张,关节僵硬则行功圆活,发放的整劲最大。
所以,能量守恒定律用于阴阳相生,极至而返,动态、静态平衡无所不能,可说是一条定律搞定乾坤。
· 太极拳养生
打太极是在心静安舒、轻灵圆活、周身协调前提下的健身运动。这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正常发挥内脏功能,稳定内分泌,提高免疫力均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再加上环境优美,聆听上轻音乐,就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快乐递质,抑制体内压力荷尔蒙,无疑这就达到了健脑、强身长寿之养生目的。
在讲易理养生之前,笔者先讲了一段生理养生,这是受上文“糊涂”一词的影响,不得不先“形而下”再“形而上”。
以下用八卦中的坎离二卦,推导心、肾阴阳调和的祛病强身过程。从动静平衡表看出,坎离二卦兼有对待与对应两者之特性,即EP三=EN六   EP三+EN六=E0
离卦EP三为心为阳为火,离中一阴表心火随阴血而下。
坎卦EN六为肾为阴为水,坎中一阳表肾水随阳气而上。
在健康状态下:
心肾相交:据守恒定律EP=EN,此时身处阴平阳秘状态。
易释:心火下降温养肾阳,肾水上升涵养心阴,升降适中水火相济。
在亚健康状态下:
1)心火不足:据守恒定律EP-△E  EN+△E,此时心阳衰,肾阴盛。
易释:心火不足不能下温肾阳,则肾水不化上凌心,此为水气凌心证。
2)肾水不足:据守恒定律EN-△E  EP+△E,此时肾阴衰,心阳亢。
易释: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则心阳偏亢,此为心肾不交证。
恢复健康:
通过太极运动,扶正气滋阴补阳,平衡五脏,对阴阳升降太过者,削其有余,不及者补其不足,便可重新回到心肾相交的健康状态EP=EN。
引进现代科技虽然可以明理,但中医毕竟是一门学术,其中专业术语并非人人明白,哲理不是生理。对此,践行“形而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中医迫于交流障碍,不得不融入现代医学,如说激发正气就是提升自身免疫力,元气就是能量等。这同样是促内气边缘化。
· 太极拳演练
“拳论”是演练太极拳的基础理论,而易理则是拳论的纲。纲举目张,该能量守恒定律,就是用来规范拳论,使之富含哲理,突显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从而使其成为阴阳相生,刚柔相济的内家拳术。而拳术中的阴阳  喻,无非动静、开合、虚实、刚柔。
1 招式套路
走架始于起势,终于收势,其中招式转换无不由定生势,由势入定达到了,动则阴阳升降守恒EP+EN=E0静则中和共济EP=EN整个套路均处动态平衡,重心稳定。
体态:中正安舒,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上肢轻灵圆活,虚实兼备,下肢圆裆松胯,沉着隐固,虚实分清,内外三合,上下相随,节节贯穿,周身协调,支撑八面。
神态:心静胸宽,精神内敛,注意力集中在招式上。
目的:明拳理拳法,由着熟而渐悟懂劲。
2 推手套路
推手是在招式纯熟的前提下练习,其中阴阳之理,前者体现在单人技艺上,后者体现在双人博弈上,而理为一贯。要注重攻防兼备,斗智斗勇,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还要学会粘、走、引、化、拿、发等与推手有关的劲法。
动作要点:双方搭手画圆感知对手劲路,顺势则可放倒对手,背势则引化来劲落空。两胯旋转虚实,偏沉则随,化而后发。不过感知对手劲路,非有功底不可,对初学者而言,双手犹如木棍什么感觉也没有,这就要在推手套路中学会听劲,懂劲,故习练之初,可从八法之间制约关系入手,甲乙双方搭手双棚势,甲为避“双重”转“偏沉”使乙有力无处使,随即化而裁之,用捋劲破棚劲。对此,详细过程见笔者太极拳易理探讨之《合步四正手》此处不再赘述。
目的:明粘走制化之理,知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3 散手竞技
对招式,推手已达阶及神明,就可以践行一招制胜了。用到的就是,守恒定律中EN=0时EP=E0,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极至而返。由此,表达出太极拳的放松效果;静时,通过放松可使形体极柔顺;动时,劲路无阻,发放整劲极刚强。
散手竞技选手精于粘着引化小圈转关,借力打力,发整劲兼发声助力。在发劲的同时,哼!哈!一声就把对手抛出。从力学角度讲,发劲的冲量(Ft)大,加在被抛出对手身上的动量(MV)也大,这也是冲量守恒Ft=MV。
结论:元气在人体是否存在,有必要引用“周易”原文是如何阐述。作为普及知识,我们已经知道,是气构建了八卦,其卦象号称“万象”。“天人合一”的本质就是“比类取象”,于是人体就有了元气。易曰: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对于始物与成物,易又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超乎形而非离乎形。这点明了,气是用来制导阴阳之变的哲理,而不是有形的物理。对于器则易曰:气以成形,理亦赋物。也就是说,元气的作用仅限定在成象之前,而成象之后已成利器,若打拳仍说元气就是多此一举。
当前演练太极拳,形、象不分,易理不明,把元气、内气说得神乎其神,弄出许多玄虚,不把拳友说糊涂不算本事,尤其出自大师之口,就使得谬论成为常态,亵渎了传统文化。

关于阴阳守恒定律的应用,无疑彰显了它的科技价值,可以说演练太极拳,一条定律定乾坤。故该定律可作为拳论中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比遇事查找“周易”原文要省事得多,便于当前对传统文化的推广。时代在前进,传承要创新是大势所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辩证看,科学练太极
调顺家中不和谐气场,好看且有用!
太极·阴阳·三才
谈养吾论玄空——后天八卦
八宫卦位记忆窍门
先辈前贤发现天地间万物的生成生长壮老皆受制于两种能量的控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