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混元太极 • 缘起









三个里程碑

陈式太极拳近代发展简史

太极拳中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集易经、内经、拳经于一炉,融技击、养生、保健于一体的传统体育文化和中华武术瑰宝。它依据中国古典哲学的太极阴阳学说,汲取我国源远流长的十八家武术精华,结合气功吐纳导引术和祖国医学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内以修身、外以致敌”的内外两用功能的整体和谐、内外统一的内功拳术。概括地说,太极拳是太极阴阳学说与传统武术、气功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古人称之为太极拳。


事物的发展总是与时俱进的。长期以来,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而且派中有派,流上分流。这是太极拳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和时代需要,也是历代太极拳家经验总结所致,符合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生生不息的太极阴阳之理。天下太极是一家。所谓流派之分,一是各式太极拳的练法和风格特点的不同,其拳理和内涵本质则是相同的。如陈式太极拳是通过螺旋缠丝的环形开合运动来体现太极阴阳变化之理,实现内气循环周流全身,展现内劲虚实刚柔变化的。二是后代学练者为了纪念本派创拳者的老师,如陈式太极拳的创编者陈王廷,杨式太极拳的创编者杨露禅,武式太极拳的创编者武禹襄,吴式太极拳的创编者吴全佑,孙式太极拳的创编者孙禄堂。


陈式太极拳近代发展史可归纳为三个里程碑意义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里程碑  陈长兴

——始传外姓、五派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是太极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其标志是太极拳的外传,代表人物是陈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1771年—1853年)。陈长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太极名家,不仅武功精深,人称“牌位大王”,而且深悟拳理精髓,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和《用武要言》等经典拳论。虽文篇不多,但字字精要,在中国古典太极拳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拳法对以后太极拳发展包括各派太极拳理论发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长兴又是一位修炼境界很高的一代宗师,他摒弃封建保守的门户之见,将太极拳外传,才有以后的流派纷呈,百花齐放。


陈长兴的外传弟子是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后杨家父子到北京授拳,逐渐将太极拳传播开来。其实太极拳原本并没有陈杨之分。为适应保健需要和便于传习,杨家三代几经修改而形成架式宽大柔和的拳架,世称杨式太极拳。


杨露禅又传拳于同乡武禹襄。武后来改学于陈式太极拳第七代陈青萍。武依据自已的心得体验改编成架式紧凑的拳架,但直到四传至郝月如才将其拳架传播开来,世称武式太极拳。


杨露禅次子杨班候传拳于全佑,全佑之子吴鉴泉修改创编成小巧柔化拳架,世称吴式太极拳。


著名武术家孙禄堂从武式太极拳第三代郝和处学得太极拳后,融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之精华而成孙式太极拳。


由此可见,陈长兴时期是太极拳外传的重要转折时期,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宝库中优秀拳种从此传播开来。




第二个里程碑  陈发科

——首次公开、承上启下时期



这一时期是陈式太极拳以其自身风格特点首次公开传播和立足武林的重要时期,代表人物是陈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公发科(1887年—1957年)。1928年陈公发科应邀从陈家沟到北京传拳,并一直定居北京。在陈公发科到北京传拳之前的几十年间,北京武术界流传的主要是杨式太极拳。当时有诗为证:“往昔谁知太极拳,谭公疗疾始流传”;“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氏传”。陈公发科到北京后,以武会友,哼哈之间胜负立判,其精湛的功夫和独特的技法令北京武术界为之震惊,当时有诗赞叹:“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陈式太极拳的本来面貌始为外界所认识。尤其令人敬佩的是,陈公发科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武德高尚,北京武术界同仁一致称颂他是“太极一人”。因此,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有练太极拳的,有练其他拳的,其中不乏已有成就和成名者,纷纷改学陈式太极拳。就连当时著名京剧武生杨小楼也拜学门下。


从此,陈式太极拳开始以自身面貌对外传播,陈公发科被公认为陈式太极拳代表,陈式太极拳中心由陈家沟转向北京,并由北京辐射全国,在当时的中国武术界争得一席之地,形成了陈、杨、武、吴、孙五派太极拳共同发展的局面。1953年北京成立了首都武术研究社,陈公发科被一致推举为社长。可以这样说,没有陈公发科这一承上启下时期,就没有陈式太极拳今天的发展。




第三个里程碑  冯志强

——继承发展、走向世界时期



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历经浩劫的中国开始全面复苏,包括陈式太极拳在内的中华武术也开始大规模抢救、挖掘和整理。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恢复继承陈式太极拳。历史将这个重担落到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代表人物冯志强先生肩上。应陈家沟党支部的邀请,冯志强先生三次赴温县下陈沟,将陈公发科所传陈式太极拳返传陈家子弟。同时在北京联络师门同谊,组织辅导训练,使陈式太极拳率先在北京和陈家沟两地得到恢复。




1981年冯志强先生与来自大洋彼岸的武术高手切磋交流,为中华武术和陈式太极拳赢得了荣誉。


1982年出席上海“全国太极名家汇演”,冯志强先生的“真太极”“真功夫”再次为陈式太极拳争了光,并应邀留在上海三个月传授陈式太极拳,使陈式太极拳在上海和华东地区得到恢复和传播。



1983年北京率先成立了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随之全国各地的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也相继成立。作为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的冯志强先生,不仅担任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还受聘兼任各地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顾问。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掀起了太极拳热潮,陈式太极拳开始由恢复继承进入普及发展时期。





1984年冯志强先生开始赴日本传播中国太极文化,由此拉开了陈式太极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序幕。先后出访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与各国武林高手交流切磋,宏扬中华武术,展现太极奥秘。冯志强先生的武学功夫和武德风范得到各国朋友的广泛认同和敬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学练陈式太极拳,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陈式太极拳组织和以冯志强先生名字命名的武术团体。太极拳架起了沟通了解、增进友谊的桥梁,世界了解了中国,中国走向了世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为人类的文化交流和健康事业发挥了作用。与此同时,冯志强先生的名字成了陈式太极拳的代名词,当代中国太极宗师成为世界太极大师。太极拳发展到今天,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太极一人:陈发科传奇~~
沉痛悼念太极大师冯志强先生
陈发科:挨着何处何处击,全身到处用拿法
陈式太极拳至今经历了哪些传人?就贡献来讲,哪位的贡献最大?
(转帖)武林巨擘冯志强先生
冯志强先生轶事钩沉(混元太极众弟子对恩师的集体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