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虹鳟鱼养殖技术_淡水养殖(虹鳟鱼养殖)_中国水产养殖网

虹鳟鱼养殖技术

出处:中国渔业报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07年10月10日


  一、虹鳟鱼的习性  

  虹鳟是一种冷水性鱼类。喜栖息在水质清澈、砂砾底质、水湿较低、溶氧充足、水量流沛水体里。属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摄食凶猛。仔鱼以浮游、底栖和水生动物为主。一龄鱼开始吞食小杂鱼和两栖类。成鱼摄食鱼类等。在14℃条件下,一年可达100~200克,二年400~1000克,寿命8~11年。最大体,饲养条件下7.5千克,天然水体中可达25千克。  

  二、虹鳟鱼的养殖  

  1、亲鱼培育:水深 1~1.5米,沁底砂砾,水温10~14℃,密度每平方米1~3尾,雌雄比1∶1。采卵前期每天更换清水,虹鳟怕光,每天光照在12小时以下。秋冬投喂蔬菜,每年投动物性饲料占总量20%~30%,植物性饲料占55%~70%,采卵采精前投喂一些新鲜小杂鱼。  

  2、人工采卵授精:产卵前1个月左右,可见雄亲鱼厮打追逐雌鱼现象。雌鱼用尾鳍在浅水处挖坑筑巢,体色渐暗,泄殖孔红而突出,腹大,物摸有游离卵粒感觉,则已成熟。雄鱼体色变黑,粘液减少,泄殖孔柔软,轻压鱼腹有白色精液流出。采卵前三天停食,应先采卵后采精液,采卵后用等渗液冲洗,后挤出精液,用羽毛轻搅半分钟,加少量淡水,让鱼卵充分受精,略加搅动,加较多淡水,冲洗过多精液,再加更多淡水,静止,30~60分后卵吸水具弹性。受精后倒入孵化盘孵化。期间避免振动,均在遮光条件下进行。  

  三、虹鳟鱼的饲养  

  1、养殖场:须具备仔鱼、鱼苗、鱼种、成鱼、亲鱼池,除亲鱼池用土池外,其他以水泥池为好。  

  2、饲养管理:关键在于溶氧、水温和饲料。溶氧每升在6.4毫克以上,水温10~18℃。刚孵出鱼苗头以吸收卵黄为主,20天后开食以蚕豆浆洒在池上游,少食多餐。开食后两个月,将动物骨、肝搅碎拌少量豆饼粉投喂。到当年年尾为鱼种期,此时摄食量多,生长最快。第二年即成鱼期,主投商品饲料。另外根据鱼种大小调整放养密度、进出水量。  

  四、常见病防治  

  1、水霉病:发生在鱼卵孵化期,水霉病菌在死卵上着生,菌丝包围感染健康卵,经20小时,卵窒息而死。 
     
  2、小爪虫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病鱼体可见许多小白点。 
     
  3、车轮虫病:其寄生于皮肤和鳃上引起,病鱼呼吸因难,在池底集群,行动慢。 
     
  4、三代虫病:该病侵袭鱼种皮肤及鳍,病鱼极度不安、不时拼命挣扎。 
     
  5、肠炎病:成鱼易患此病,肠道发炎充血、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 
     
  以上病情主要防治方法:

  (1)定期给病体清毒、浸洗,主以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硫酸铜等低溶度溶液浸洗,或以食盐水,也能把死卵、菌体分离出来。

  (2)加强饵料工具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严忌投喂变质饲料。增喂维生素类食料特别是维生素E,强化治疗结合改善环境防止衰弱、死亡。

(本文已被浏览 1890 次)
发布人:大虾客
→ 推荐给我的好友 去水产论坛和大家交流
上篇文章:秋季渔塘怎么管
下篇文章:冬天快到了养殖户应该注意什么
〖文章打印〗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虹鳟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症状及防治
  虹鳟鱼健康养殖的养殖场设置
  虹鳟养殖场的水源与鱼池
  硬头鳟养殖之鱼种培育技术
  虹鳟与道纳尔逊优质虹鳟的人工繁殖技术
  虹鳟与道纳尔逊优质虹鳟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硬头鳟养殖之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硬头鳟养殖之人工孵化技术
  硬头鳟的引种与生物学特性
  虹鳟鱼养殖的水质控制技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虹鱒 百科
“水中人参”虹鳟生存条件高,关键走好这几步,塘养也产出珍贵品
七彩鲑鱼养殖技术
淡水溪石斑鱼(光唇鱼)成鱼流水养殖技术,绝对干货
黑鱼成鱼的养殖技术
白甲鱼锚头鳋病的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