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什么因素导致部分基层年轻干部心态老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张书维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张书维在《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

当前一些基层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显露出“老同志心态”:明明只有三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开拓奋进、施展才华的时候,干工作却提不起兴趣和精神,出现了“悠着干”“应付干”“照着干”“看着干”“推着干”等现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心态老化,指的是工作缺乏内部动机、不思进取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底线心态与倦怠心态。

底线心态下的“少做”意向。底线心态是指“为确保底线结果而忽略竞争性优先事项的一维思维”。在组织领域,底线心态会导致一系列消极后果,如降低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削弱团队的心理安全,激发更多的工作偏离行为,损害上下级关系和下属的工作绩效等。把“底线心态”概念引入到基层治理领域,底线的重点虽然不再是利润,但仍逃脱不了功利性。一些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部门和领导指派的多重任务时,底线心态促使其采取选择性执行的策略,把主要精力放在最能出成绩和对自己最有利的项目上,其他的能应付就应付、能不做就不做。这类干部重视短期效益、忽略长期效益,在乎个人利益轻视组织利益。

比如,搞“政绩工程”,不顾环保与民生;只盯着“官帽”和“位子”,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让。将“法无授权不可为”片面理解为“法无授权不作为”,上级要干什么,就传达给下级。因此,底线心态可视为一种消极负面的工作态度,在行为意向上,以“少做”为典型。在实际行为中,容易演变成“为官不为”,应做未做。

倦怠心态下的“缓做”意向。倦怠心态主要源于职业压力,是指个体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如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不能有效化解的一种负面心态,包括枯竭、去个性化和效能感缺失。基层干部由于其工作性质会同时感知来自上级和社会的双重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应该说,倦怠心态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现实原因。就基层干部自身而言,需要进行自我调整,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然而有些基层干部借此降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抱着“多做多错,少干少错”的态度,做工作只求过得去,安于现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习惯于“等靠要”,不推不动。因此,倦怠心态可视为另一种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在行为意向上,以“缓做”为典型。在实际行为中,容易演变成“懒政、怠政”,能拖则拖。

从“邀功”到“避责”的行为态度。是什么因素导致部分基层年轻干部心态老化?首先是干部对行为的特定态度。一些基层干部对工作行为的态度由过去的“邀功”转向“避责”,常用的避责策略有忙而不动、纳入常规、隐匿信息、模糊因果关系、转移视线等。如果基层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只想着确保不出事,而非要做事,就会更容易出现避责行为,以及少做导向的底线心态和缓做导向的倦怠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年轻干部要敢担当、善作为、守底线
交流任职有三忌
政科前沿 | 刘颖:基层治理中干部角色超载的表现、负效应与调适机制探析
干部患上“职业倦怠症”,怎么破?(不容忽视)
新常态下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
【理通三迤】警惕“职业倦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