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作欣赏|展讯】文心雕虫——刘毓庆教授文图、书艺展

弘扬“名作”精神,构建“欣赏”文体,感受经典风韵,品味书香人生。只要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名作欣赏”关注,即可与我们一起共赏名作。

刘毓庆文图、书艺展

展览名称: 文心雕虫——刘毓庆文图、书艺展

展览城市:  山西太原

开幕时间:  2016年3月5日上午10:30 (周六,惊蛰)

展览日期:  2016年3月5日—2016年3月13日

文化讲座:2016年3月6日下午3点

讲座题目:《汉字与中国文化》

展览地址:开化寺古玩城来复轩(开化寺四层西区18号)


主办单位

《名作欣赏》杂志社


协办单位

山西省来复轩书画艺术责任公司


地址    

开化寺古玩城来复轩(开化寺四层西区18号)  



刘毓庆,现为山西大学教授兼国学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史研究。著有《古朴的文学》《朦胧的文学》《泽畔悲吟──屈原:历史峡谷的永恒回响》《雅颂新考》《诗经图注》《从经学到文学》《从文学到经学》《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历代诗经著述考》《诗义稽考》《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等著作二十多种。曾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北京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文章约二百余篇。


社会兼职有:奠中书院院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等。



刘毓庆先生自幼有书法、绘画的基础,攻读硕士期间,又在姚奠中、戚桂宴两位先生指导下研习《说文》、卜辞、金文,还把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所收的铭文摹抄了一遍。姚奠中先生晚年督促他练习书法,他的书法是得姚先生“心传”的。他秉承师教,把书法作为修身的一门功课。在他看来,“练笔实是在练心,其事虽小,却关乎道”,“有大道存焉”。他的“游于艺”便是“游”在书法上,“文图”是书法的延伸



本次展览作品即为刘毓庆先生三十年间独创的“文图”。这是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沃土上产生出的一种新的艺术样态,刘毓庆先生用中国书法的用笔特点与绘画的构图技法,将象形汉字激活,使其呈现出鲜活生动的姿态,以之构成图画,配以题辞,以抒写情怀。这种艺术形式,非有学问功底甚难完成。



刘毓庆先生的每一幅“文图”,怎样构图,怎样题诗,怎样落款,高低疏密怎样安排,都有讲究,可谓苦心营构。每幅“文图”都是一件审美的艺术品,可以装框在家里悬挂起来。


作品欣赏


山妇晚归

释文:

山居路陡不嫌斜,负子窜门过谷崖。闲话不知天色晚,匆匆唤犬急回家。


庚寅春养病东山椿楸园,忆及幼时山村生活,遂以古文保犬构山妇晚归图以自娱。


守贞 

释文:

思君别去绝音踪,长夜孤灯绿鬓蓬。唯有焚香常作祷,炉中一点似心红。


《周易》卦辞安贞构守贞图,感时下驱利之风而作。


骏马驻峰


释文:

天边采月铸雕弓,碣石山前砺剑锋。夜饮银河餐北斗,旦明立马太行峰


古文奇山构图。壬辰秋九月重书于椿楸园


骑驴看唱本

释文:

走着瞧,唱着摇,马背上怎有这逍遥。看他驰奔汉宫道,转眼间颠入路边草。


哪有我好!


古文夭驴构图   乙未春二月廿三于椿楸园


密约


释文: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古文字吉人天相构欧阳修词意图。于癸巳之冬


猕猴


释文:

山径岖嵠连汉宫,王孙端显系援工。兽心人面冠而媚,赢得绯袍耀眼红。


古文生肖图之九:香夒(猱)构。唐昭宗曾因猕猴之温顺媚态而赐绯袍。


父子戏乐


释文:

老父戏儿掌上擎 , 欲儿天上作龙行。一痴一狂一同醉,一片笑声天地情。


古文字构父子戏乐图。癸巳月于椿楸园



漫话“文图”

——与刘毓庆老师的一场对话


张勇耀(以下简称张):感谢刘老师百忙之中接受我的专访。在这个浮躁的“微信时代”,已经很少有人在坚守自己的学术园地,您对于古文化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椿楸园游艺录》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对于这一百多幅您用古文字创作的被您自称为“文图”的作品,我非常感兴趣。这种创作形式为何叫“文图”呢?

刘毓庆(以下简称刘):之所以叫“文图”,是因为这里所用的主要是“文”而不是“字”;所构的主要是以表意为目的的“图”,而不是酷肖物象的“画”。

 

张:这里的“文”和“字”作何解释?“图”和“画”又有何区别呢?

刘:“文”和“字”有别。《说文解字叙》说:“文者,象物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也就是说,“文”是象形字,“字”是由文孳生而成的形声、会意之类的字。“图”和“画”有别,《释名》说:“图,度也,尽其品度也。”所谓“品度”,就是法度,是有一定规则的。又说:“画,绘也,以五色绘物象也。”以五色绘物象,笔随物变,自然没有法度。“文图”算是我的一个创造,此前不曾见到,自然自己就对此倍有感情。这个创造从开始探索,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

 

张:您是怎么想到要创作这些“文图”的?

刘:我1977年大学毕业后,即留山西大学任教。恩师姚奠中先生指导我学习、研究,要我读一字一行本的《说文》,戚桂宴先生则辅导我兼习卜辞、金文,没想到一接触这些东西,我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曾把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所收的铭文,摹抄了一遍。随之又产生了以古文作图的念头。我小时候曾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也曾学过绘画,用古文构图,并不觉吃力。

 

张:这些“文图”是重在“写”还是重在“画”?您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会提笔创作?

刘:一幅图创作出来,往往自得其乐。开始以作画的方式来画,笔墨分浓淡,景物分远近,但觉得不对劲。因为这是文字,要写,而不能画,于是改变思路,用力来写,只是为象形考虑,有时在不违背文字初义的原则下,笔画略作变形,使其“起死复生”而已。这样,或许在专家的眼里有点像胡闹,但对普通人来说,更有利于解读汉字。


开始只配一段题辞,后则继以小诗,到后来便越来越觉得用这种方式颇能抒发自己的情怀。如外出考察,奇景入目,不由得便与古文构图联系起来;读书有感,往往也能浮现出古文构图画面;身边之事有感于心,以古文构图创作完成,便顿觉心中释然。

 

张:所以用古文作图实则也是一个生活体悟的过程。摸索三十多年,您创作的“文图”作品应该是很多的,可《椿楸园游艺录》为什么只收录了一百多幅呢?是精选吗?

刘:以往我有个毛病,只图一时之快,并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创作,往往创作出来,随手扔到一边,再不过问。加之科研教学任务繁重,只是兴之所至,偶尔为之,平时根本没有时间。一年也拿不了几次笔。


2005年,在恩师姚奠中的一再督促、教诲下,我才开始认识到书艺对于人生修养的意义,把书法作为修身的一门功课。

 

张:说到书法,我倒觉得这是组成您的每幅作品的另一重要内容。我也在奠中书院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见到您创作的书法作品,识者都称您的书法有姚奠中先生的风格。那么对于书法创作,您有哪些独特的体悟呢?

刘:在很大程度上,练笔实是在练心,其事虽小,却关乎道。孔子说:“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所以要“游于艺”,并不只是一种消遣或玩乐,而是有大道存焉。正如宋人张栻所说:“艺者,亦已养吾德性而已。”(《癸巳论语解》卷四)也即朱熹所说:“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在“志道”“依仁”为导游的“游艺”中,自己可以不断发现中国文化的精微与妙趣、博大与深邃,发现汉字无限的文化创造力;可以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而且自己对于道、德、仁、智的体悟,对于人生的感受与认识,皆可以通过这个“艺”呈现出来。于此我才明白恩师之人生境界之所以人难企及的缘由。

 

张:您是怎么想到要把这些“文图”结集出版的呢?

刘:近几年每逢新春,都要构文图以为贺年之物,赠送亲友。但原稿也往往是随手抛丢。从去年开始,在朋友们的劝说之下,我才开始保存作品,产生了结集的念头。但早年的创造却一幅也找不到了,有些只是能凭回忆重构了。到2013年底,我收集了百余幅。在麻林森君的帮助下,拍成照片,遂有了这本小册子。现在将它拿出来,虽为雕虫小技,亦可博朋友们一乐,也望得到方家朋友的指点。

 

张:您谦虚了。套用您的一句话来说,应该是“文图虽小,大道存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古文字在表意之外的美学功能,也会认识到您这种独特的创作形式的可贵。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访谈,也期待您的“文图”创作能够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刘:谢谢!


欢迎参观刘教授文图、书艺展;欢迎现场聆听刘教授“汉字与中国文化”讲座!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文心雕虫——刘毓庆教授文图、书艺展”邀请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廴姳书法(106)纪念1919年“五四运动”
历代名家书法名作欣赏 之 清 张之洞书法欣赏
颜真卿的行书为什么好?看这幅书法就知道了!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作欣赏4
草圣张芝书法欣赏 | 墨池头条
张芝(王羲之唯一自认不如的人)-《冠军帖》(高清图 最准释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