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母戊鼎”名字改错了?青铜大师为国宝正名,他才是真正国宝

作者:张鹏

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着许多文物专家,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埋首深宫,和文物相伴一生,无人知道他们的寂寥和幸福。日前,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宫里的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里的文物专家也进入大众视野。

笔者走进故宫,拜访了在故宫工作了50多年的著名学者,他就是青铜大师杜廼松老师。

进故宫神武门一路向西,进入非游览区,沿着红色的宫墙走不多时,就到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室。走进去是一个古朴雅致的四合院,院子里花木扶疏,果实累累,抬眼望去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故宫角楼。站在院中,只觉远离尘嚣,心神俱静。

院子的一角,有一间办公室,敲开门,迎出来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一口京腔儿,精神矍铄,带着老北京人特有的周到与热情。他就是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著名学者、国内首屈一指的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和鉴定大家,已到耄耋之年的杜廼松先生。

屋子四处堆满书和资料,几乎没有更多落脚的地方,这便是老先生工作了多年的研究室。说起《北京晚报》,杜老感情颇深,“我喜欢看晚报,北京人的报纸啊。我还给晚报投过一些稿,其中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燕园忆往》,回忆北大生活的,那是很多年前了。”

杜老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读北大历史系,而选择考古专业,就是因为“始终被那种神秘感所诱惑”。一入考古深似海,一研究就是一辈子, 无数国宝级文物过手,他凭着一双“火眼金睛”,探究它们的前尘过往,破译它们的故事与奥秘。“弄明白了,就不神秘了。”他微笑着说。

杜廼松大学毕业20多岁就分配到故宫工作,大半生几乎都是在故宫红墙内度过,“好些次有单位想把我调出去,我都拒绝了,我喜欢守在这里,研究我喜欢的专业。”墙外风云变幻,潮起潮落,而墙内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他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悠然往返于不远处的家和故宫之间。“你们知道吗?自行车是故宫里最好的交通工具,老‘故宫人’几乎都骑车。”在故宫工作的人习惯自称为“故宫人”,杜老笑得像个孩子。他对自行车有着特殊的喜爱,从上北大的时候就喜欢骑车满世界逛,直到半年前他才放下骑了一辈子的自行车。

红色的宫墙下,那个骑着自行车的风华正茂的青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经过,直到皱纹爬上额头,青丝变成银发。50多年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就这样匆匆逝去。他的心里,却装着上下五千年,他通过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古人对话,沧海桑田不过一念之间。

杜老一生鉴宝无数,最著名的当属“马踏飞燕”等国宝级文物。国之重器司母戊鼎几十年来令他魂牵梦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做了很多精深的研究,直到不久前还撰写了新的论文《司母戊鼎铭文形音义研究》,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的问题做出了严密的考证。

司母戊大方鼎因为收入了历史教科书,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可是关于这个古鼎的传奇故事和它的来历用途,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

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的叔伯哥哥吴希增在野地里探宝,探杆探到13米时,碰上了坚硬的东西,挖出来一看,探杆头上带着铜锈。他们连挖了三个晚上,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这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司母戊鼎。

得到消息的日本人派兵进村搜宝。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无功而返。原来吴培文将大鼎埋到了自家马棚地下。这之后,机智的吴培文买了一个青铜器,藏在自家炕洞里。不久以后,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抢走了那个买来的青铜器。而此后,吴培文远离家乡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

(吴文培和司母戊鼎)

1946年6月,吴培文在当地官员的劝说下把大鼎从吴家大院东屋挖了出来,上交政府。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最终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司母戊鼎被专门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当时这个大鼎并没有名字,当地村民一直叫它‘马槽鼎’,因为形似马槽;后来又称为‘安阳大鼎’,这是以它的发现地命名的,都是很淳朴的名字”,杜老告诉我。不过,文物专家给古鼎命名通常都是根据鼎内部的铭文,用鼎主人或者做器者的名字来命名。于是,早期郭沫若先生和范文澜先生都称大鼎为司母戊鼎,这一名称一直沿用了数十年。

杜老对司母戊鼎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它是中国青铜器的瑰宝,“青铜器,国之大器啊!”他感叹,虽然曾经考察过无数青铜国宝,但他始终对司母戊鼎念念不忘,并进行过精深的考证研究。

1980年,杜老首次考证出司母戊鼎的年代为殷墟前期,是祖庚、祖甲为祭祀母亲戊制作的青铜器,与当时学术界认为古鼎诞生于殷墟后期的观点不同,这篇论文震动了国内外的考古学界。

然而,近年来围绕着司母戊鼎的名字,却又风波再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一些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后”字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亮相时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层面,甚至出现了尴尬的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

古鼎定名的众说纷纭让杜廼松深感不安,本着老学人的那种专注和较真的劲头,他决心要把这一个字的事情弄清楚。为此,杜老查找翻阅古书典籍,研究祭祀礼俗,对各时代的古文字进行反复对比,深入考证,终于找到司母戊鼎的“司”字令人信服的证据。杜老的论文今年8月已发表,立即引起了文博考古界的关注。

杜廼松认为,从科学角度分析,大鼎称“司母戊鼎”是准确恰当的。他指出,大鼎铭文字“司”字,按许慎《说文解字》云,其结构“司,从反后”,用通俗语言解释,即“司”字为“后”字的反写。对许慎的解释,如单纯从“司”字的字体建构上看,此说法似无差错。但他在这一名著中,对“司”字的解释仅仅是从字形结构上予以阐释,并未提到“司”字有“后”义,说明了“司”字与“后”字,非同义。“两个字的意义不同,不可以相互为用,不是转注字;两个字音不同,不相近,互相不可假借。”

杜廼松进一步指出,《说文解字》将“后”字与“司”字分别列出,分属“后部”和“司部”。不少资料证明,早期甲骨文、金文中“后”字的写法,一般则写作“毓”, 不写“后”。“毓” 即“后”字,甲骨文与金文有较多的例证。而且,甲骨文、金文的“毓”作“后”时,其义多指先公先王,并没有“王后”的意思。较多资料证明,“司”字非“后”字,从金文资料考察来看,“后”字的写法,要到春秋战国时才出现,战国印玺等沿袭了“后”字的写法。在出土或传世的文物中,“后”字写法的出现,离司母戊鼎的时代殷墟前期相差将近千年。

杜廼松认为,安阳大鼎铭文的“司”字不可作“后”解,还可以从使用大鼎的祭祀者和被祭祀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明。1976 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在出土的铜器中,两件大方鼎上有“司母辛”铭文,他从甲骨文、金文、考古学、书法艺术等诸多方面考察,证明了“司母戊”鼎之“戊”与“司母辛”鼎之“辛”同为商王武丁王配偶。进一步确立了两鼎的年代均属殷墟第二期,武丁至祖庚、祖甲时期。按此,“母戊”应是商王祖庚和祖甲之母辈。“母戊”称谓清楚地标明了被祭祀的对象与祭祀人的辈分关系。“母戊”即为祖庚、祖甲之母辈,祭祀者应为祖庚或祖甲。“司母戊” 之“司”与祭祀之“祀”字,声音相近,“司”字无疑可假借为“祀”字。《尔雅·释诂》:“祀,祭也”。商周青铜器作为重要礼器,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纪念死者的祭器。

(杜老工作的故宫小院)

杜廼松还对古代的祭祀礼仪作了考证。他指出,卜辞有“司室”一辞,“司室”即“祠室”,即宗庙内的祭祀之所宗祠。还指出,对大鼎的“司”字,可以作这样理解,实际上是“祀”或“祠”的简化字,从声韵上看,更贴近于祀字。他认为,大鼎的“司”字,解释成“祀”字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司”字,在音、义上既与“祀”字相通,“司母戊”三字即可直接解释和破译了,即:“祭祀母亲戊”。他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把‘司’字作为‘后’字解,试想儿辈怎能将其父武丁王的配偶在祭器上直接称其为‘后’呢?从典籍看,这也完全不合商周时代严格有序的礼仪制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杜廼松认为,从“司母戊”大鼎形体之硕大、铸造之精良、装饰之诡谲、铭文之宏放典雅等特点看,体现了殷商时期高级贵族对祭祀礼仪的重视和隆重程度。他多角度研究考证了大鼎铭文的形音义,大鼎称“司母戊”鼎是恰当的。

杜老费尽心血,终于完成了对古鼎名称的考证,符合青铜器定名“名从主人”的原则,杜老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京味儿”的作者张鹏为资深记者,京城土著一枚。此专栏全部为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以名人专访、北京故事、人物特写为主,如转载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微信号zp53579766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易新闻
最珍贵的三件西周国宝,其中一件略输后母戊鼎,还差点被日本抢走
“鼎”的历史文化意义巡礼
历经两次出土和定名,后母戊鼎为何称为国之重器?
郭沫若:此鼎叫司母戊鼎,专家:是后母戊,郭沫若:你们会后悔的
鼎鼎大名后母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