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荀子为什么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我前面写的庄子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中,一名读者只留下一个评语:蒙。这个评语也许是针对我,也许是针对庄子。我倒愿意是针对我,这样的话心里还舒服些。因为到了我这个年龄,虽然不再把一个人当作“神”一般去看待,但庄子在我心中的分量依然很重。这么说,不是说庄子就没有缺点,用毛泽东老人家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还未出生的人,一种是已经死去的人。庄子虽然已经死去了,但他的文章是在或者时候写的,因此就一定会有错误和不足。比如他思想的逻辑性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他对“天性”与“人性”的认识。

荀子在《解蔽》中有一段话:“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在这段话中,荀子共批评了六个人:墨子、宋子、慎子、申子、惠子,最后是庄子。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就是说庄子由于对“道(天)”了解的太深入了,因此思想上受到了了遮蔽,致使对“人性”的认识产生了偏失。这正是庄子思想的不足之处。下面,我就从荀子思想的角度来说明一下荀子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荀子指出庄子的错误之后,接着说道:

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

这里,荀子论述了庄子和其他五子的错误在于“一隅不足以举之”,也就是用部分代替了整体,用表象代替了本质,这个说法可谓的见。为什么呢?

在庄子思想中,“道”具有“全”的特点,这全体现在与具体事物“同一”的特点,具体事物存则道存,具体事物消失则道消失。庄子认为每个人都“尽天性”就是符合了道。从这一角度看,道是不会同“人”相背离的。而荀子批评庄子的,正是他只看到了事物的部分,而没有看到事物的整体,致使得出了错误的认识。这种批评对不对呢?

荀子这么说自然也有荀子的道理。“不知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庄子不了解“人性”是怎么回事。荀子说庄子只顾着理解天(道)去了,对天了解的很深刻,而对“人性”却了解的很少。要理解荀子的这句话,我们就必须了解一下荀子对于“人性”的认识是怎样的。

下面是荀子对于“人性”比较有名的一段论述: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在这一段文中,提出了他著名的“性恶论”观点。他的这种观点与孟子的“行善论”针锋相对,好像水火不容。但是如果他和孟子能够面对面探讨问题,我想他们两个人一定可以握手言和。所以清代的吕思勉评论道荀子的性恶论时说:“其实荀子之言性恶,与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但是,这个观点到了现在,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认识。英国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Dawkins, Richard)写过一本书《自私的基因》,在书中他从生物学和遗传学等角度论述了人性“自私”的基因特征,他的论述逻辑很像荀子这一段对“行恶论”的论述,也像荀子一样,认为人性自私并不会使人类的前途悲观,他在《自私的基因》中使用了一个有趣的概念“觅母”,用来表达外界环境对人性自私的修正。

当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荀子与道金斯的论述其实存在着差异,一个是“性恶”,一个是“自私”。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思考“恶”与“自私”的关系,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举一个例子:

每个人都会肚子饿,当我们肚子饿,我们用食物来填报自己的肚子,没有人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自私的。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着另一个也是一样饥饿的人,却只顾填饱自己的肚子,让对面那个人继续饥饿,这时候就会被别人评价为自私。

从这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私”的评价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得出来的。我们对“恶”的评价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恶”时,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对其他人造成了伤害或侵害。这是一个相同的逻辑。

我们再回头看看荀子批评庄子的“不知人”,这不知人,就是因为庄子只是看到了人性中的“善”,因此提出“尽性”符合道的观点。他要告诉庄子的是:你呀,周,你只看到了人性中的善,却没有看到人性中的恶,这是多么愚蠢啊。

庄子怎么回答的?

庄子说:“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庄子说,人对事物的认识,一定要凭借具体的事物才能够表达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出对错的判断。但是,所凭借的对象是变化的,因此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啊,旬卿,你怎么能够知道我所说“天”就不是“人性”呢?

不得不说,庄子有些狡猾。他在这里模糊了概念之间的区别,故意采用了张冠李戴的方法,混淆了“道”和“人”概念之间的界限,用两个概念的外延代替了内涵,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这么去评价庄子,自然有合理的地方。

但是,如果因此就把庄子的思想完全否定,也是不合适的。庄子曾经在《逍遥游》中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为什么不知?因为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决定的。人们的认识来自经验,而经验来自自身的阅历和生活环境。因此,对着生长在北极且没有离开过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大讲赤道附近的热带海滩景象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给他看图片或者视频。

这种情况,就是“盲人摸象”。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依赖于经验判断。盲人之所以对“象”得出了违背事实的判断,是因为经验使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每个独立的盲人,如果没有来自外界的信息告诉他“象”是怎么回事,那么他会一直把错误的认识带到坟墓里去。从这个角度看,盲人一直会认为自己的认识就是真理。

还有一种情况,当别人告诉这个盲人真相时,盲人就会怀疑:你凭什么说你说的就是正确的而我认为的就是错误的?

是啊,凭什么呢?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谈论的,但又是不可以谈论的。因为谈论者双方必须建立在相同的思想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沟通和理解。如果不是建立在相同的思想基础上呢?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我对这几句话进行了“非典型”解读:天蓝蓝,这是它本来的颜色吗?是因为我们站得低看不到它的边界才得出这样的认识吧?如果我们站到了它的边际往下看,也应该是这样的吧。那么,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荀子“性恶”说重估
庄子: 无以人灭天—天与人之三
论有为与无为
《荀子》解蔽篇21全文及翻译
人参天地—天与人之四
荀子论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