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王立根访谈曹文轩:怎样写好作文?(二)



新闻动态

       北京时间4414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称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名家简介



曹文轩,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大王书》《火印》等。曾获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中国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奖项。201644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王立根,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福建师大文学院、福建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海峡语文网总编辑。著有《作文智慧》、《我说语文》、《临池心语》等作品。


怎样写好作文?

——王立根访谈曹文轩



>>>>

要写“有意义”的,更要写“有意思的”


王立根:有些同学也想写一些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与众不同的观点,但写不出来。有一些他写得很拿手的,写得非常活泼的,非常有意思的,但在老师看来,深刻性却又差了一些。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有意义”上做文章,学生哪里有那么多的“有意义”的事要写?据说曾经有些考生作文居然一字未写,还有一位考生就写了一首打油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心烦意乱汗淋漓,手摸试卷难下笔,我给教师三叩首,乞求考分上等级。”这位交了作文白卷的考生写作水平还不低,但却写了这令人心酸的句子,不知道命题人和阅卷人会作何感想。

曹文轩:

要写“有意义”,更要写“有意思的”,是我这些年到处宣扬的话题。在我们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我认为基本上都是属于有意义的居多,有意思的很少。其实这个世界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有意义的,一部分是有意思的,当然有意思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从语文老师到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他们看到更多的是有意义的,而有意思的看得比较少。其实,有意思在价值上绝不亚于有意义的,因为有意思,比如说有情趣的东西,它其实是一种智慧,智慧跟思想相比,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写有意思就是培养我们的智慧。这个世界的许多事情,你要说意义到底在哪里,说不清楚,它就属于有意思。一个人不小心摔了一个跟头,他摔倒的样子非常可笑,那你的文章能不能写,能写,但是没有意义的了。你会写得很有意思。大家对米老鼠唐老鸭非常喜欢,我现在也说不出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但是我也非常喜欢看。所以我想,我们同学写东西,两种的东西都可以写,一种是有意义的,一种是有意思的,或者说你把有意义和有意思这两种都可以结合在一起。但是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生语文的时候,或者在教学生作文的时候,往往是把有意思这一路忽略不计了,这是不合适的。


>>>>

写作要善于“折腾”


王立根:有意思的事,如果不会表达,写出来也会变成没意思,如果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那么无论是达意表情,还是议论推理,也无法明确地传递出信息来。文章不仅要“言有物”,而且要“言有序”,古人讲“章有章法”,并在实践中总结了不少经验,诸如起承转合,层次波澜,“放得开”“收得回”等等。同时,又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 “兵随将转”“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以便灵活自然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曹文轩:

文章要写好,就是要灵活自然地表达,用我的话讲,就是要折腾。写小说也这样,要折腾,折腾几次,人物就出来了。高晓声写的小说《陈奂生上城》,收入高中教材,我想语文老师肯定不会跟学生讲什么“折腾”的,如果让我来讲,我就要咬着这个“折腾”,为中学生来解读小说怎么写,文章怎么写。折腾是写文章的一个奥妙,必须要折腾。陈奂生到城里去卖油绳,就是麻花,准备把卖油绳的钱再买一顶帽子,结果他生病了,生病之后呢?就睡在长途汽车上的椅子上。这个时候,县委书记去省城开会,看到了他,就把他送到县委招待所。第二天早上陈奂生起来去结账,大姑娘服务员说房费是5块钱,他懊恼不已。如果让一般人来写就写到这个地方为止了,最多也就写一写陈奂生那时的懊恼的心理状态,然后把钱付了。高晓声高明在哪里呢?他让陈奂生重新回他的房间,因为大姑娘说的你可以睡到12点多。24小时交5块钱,可以睡到12点钟。于是陈奂生回到房间,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沙发,高晓声这样写:他立直了身体“扑通”一声坐了下去,然后这个椅子把他弹起来了,他不叫沙发,叫太师椅,他说果然是个好家伙。然后鞋也不脱,就躺到床上,心里还不停地说,我就是把这个房间糟蹋成猪圈一样也不值我花的5块钱,然后就开始吃那个饼,吃得满嘴的饼茬,然后操起那个提花枕巾来就擦那个嘴。准备离开之前,他还想到一个问题,回去之后老婆要让他交账,那钱呢?卖油绳的钱哪里去了?假如回家说我睡觉睡掉了,或者说把这个钱给了大姑娘了,那万万不行,一讲还得了?后来马上就想到了,说回家的时候,老婆问这个钱哪里去了,他说我住了5块钱一夜的高级房间,是谁让我住的呢?是县委吴书记瞧得起我,才让我住的,试问全村有哪一个人住过5块钱一夜的高级房间?想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陈奂生顿时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王老师,你可能还记得最后那个句子,像一阵轻风一样荡到了家门口。就通过这几次“折腾”,陈奂生这人物出来了,假如不折腾,这个人物就出不来。议论文同样如此,来来回回,来来去去,这样往前走,一直走到你那个立论上,这议论文就雄辩了,好的议论文肯定是“雄辩”的。你如果参加高考,这样的作文肯定拿高分。



>>>>

创作从模仿开始


王立根:我年轻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一种写作冲动,写作灵感,有材料可写,但是文章就是写不好,我后来就用一种方法:当写作灵感或叫写作冲动来临的时候,我就把这灵感和大体的构思很粗地写下来,写下来之后放它一段时间,而后再来写。在写之前我大量地阅读同类的文章,比如我想用什么形式来表达,那我去看这同类的、同体裁的文章,去揣摩一下作家是怎么表达的,不是看一篇,而是看十几篇,或者几十篇。看完之后发现,作家原来是这样子表达的,我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因此我第二次再写的时候就很顺畅。我们中学生就缺少了这一种借鉴。茅盾也说要从模仿到创作,模仿应当允许,中学生要有这个观念。有写作冲动,有写作欲望的时候,缺乏一种表达方式,那就要向前辈学习,向作家学习,对我个人来说这是条捷径,不知道曹老师同意不同意我这种看法。

曹文轩:

您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说你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不要一根筋地想到去创造,去创新。在中学生这个阶段,我以为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模仿不是抄袭。我小时候的作文我都留着,现在回过头去看,我知道我模仿了哪一篇东西。据我小时候的体验,从小学到初中,我把很多风景描写抄在我的本子上,抄了很多很多,这些本子我今天还留着,对我后来的写作是有用处的。我没有去抄袭它,而是把它抄在我的本子上,来模仿它。另外就是跟您的观点很相似,就像学画一样,学画的时候是从素描开始,不能一出手就是名画。从素描开始,你必须要有细微的感觉,细微的感觉就是必须凝视,就是盯着一个东西看,把那个东西看穿,看透。比如雨后,你不要写大雨那个大的样子,光写大的样子是不行的,写不出雨的状态。那么,你写那一颗雨滴,你一定要观察那一颗雨滴挂在树叶上的时候,那个形状,那个雨滴越聚越大,很沉重了,它最后承受不了,掉下来,掉到什么地方,你也要注意。汪曾祺有一段文字非常好,他写下雨的声音,写那个雨落在草里面的声音和落在河里面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落在草里面的声音是一种声音,落在河里面又是一种声音,这就见出一个作家的细心。我在写的一部长篇,写了几十场雨,每一场雨都不一样,在我这部小说里,雨其实是主人翁,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个雨里面发生的。


>>>>

艺术是升空,想象是火箭,知识是动力


王立根:素描有时候可能出不来精神,这时候你就要往第二个阶段攀登,会写作的学生往往有这种苦恼,就是寻求突破。你曾说过:艺术是升空,想象是火箭,知识是动力。可见想象的重要。鲁迅先生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里的“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其实就是想象。《呐喊》中的《一件小事》,好像是写自我批评的真人真事,写得活灵活现的。鲁迅先生后来在《写在‘坟’后面》中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他的确有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可是,据我阅读有关材料所知,《一件小事》里写的事情,实在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不是单独的,像在《孔乙已》里写的,说是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其实鲁迅先生,始终没有在酒店里干过活。写文学作品,看来与作文不同,允许虚构。

曹文轩:

进入虚构、想象这个阶段了,就进入更高的写作层次了。写作到了第二个阶段,它需要虚构和想象,想象是一个火箭,可是推动这个火箭的是什么东西?是知识和经验,这两个东西一起来推动它,缺一不可。但是话又说回来,想象也是可以操练的,就是说你要意识到,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不要到此为止,要往前拓展,往前延伸一下,想想我再往前走还能走得通吗?能不能再往前走?一天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个试验,说现在同学们可以说任何一个东西,然后我通过想象写一篇作文。其中有个学生马上就说到一个成语:“咬牙切齿”。我沉思了片刻,说,我试试看,写出来也许是个非常平庸的,非常拙劣的东西,但没关系,我培养我这种能力。我大概用了五分钟,构思了这样一篇短文:

有一个人,这个人对世界充满了仇恨,他每天都是咬牙切齿,结果在他很年轻的时候,一口的好牙就已经咬碎了,最后他只好配了两排假牙。有一天夜里,他听到他家卫生间有水声,他觉得很奇怪,家里就他一个人,怎么会有声音呢?他就把灯打开一看,什么也没发现,然后他上床又去睡觉。刚躺上床,这时,卫生间的水又响了,“咕噜咕噜”翻腾,这时候,他没开灯,摸黑悄悄走到了卫生间的门口,他借着从窗外照进来的月光,他看到的是什么?因为假牙晚上都要取下来泡在清水里面,两排假牙就互相在咬,咬牙切齿。

这是个现代派的小说啊。这就是有意思的,还有一个,是你必须看很多的书,掌握很多词汇,你有很多思想,你获得了足够推动你写作的动力,推动想象的动力。一边练素描一边练想象,同时往前走。

王立根:当然,中学生作文,与作家创作不同,它尤其强调真实,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作文的技巧训练时,可以做些虚构的练习,这是指在真实的基础上,作必要的虚构。前苏联的作文教学,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明确指出:记叙文的所谓“虚构”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它同样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只不过不是完全重复某一件真人真事,而是按照写作的要求对各种真人真事经过选择加工,编写出一个新的故事。因此,这几年高考也允许编故事,可以虚构故事,但是必须写得有根有据,使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只有这种基于生活真实的虚构才能使学生摆脱胡编乱造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创造与想象的能力。


范文赏析

1

影子

曹文轩

这幅照片颇有点意味。不照天,不照地,也不照人,却只照了一个自己的长长的身影。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并把它很当回事儿放到自己意识里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人们的弱点就在于对司空见惯的物象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哪怕是这些物象无时无刻不在给予他温柔的照料、体贴的相伴和种种其他好处。人既不长记性又很会忘恩负义。这位摄影者却记着它——那个始终如一地跟随着她、我们大家无人不有的影子,并把宝贵的镜头对着这金色的草地上的那个抽象的、梦幻的、意味无穷的影子。

阅读这幅照片的时候,我想起一段童年的往事来——

我说的也是影子,但这影子不是日光照着时我自身那条投在地上的影子,而是一个人——一个孩子。这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与我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严格来说,我们并不算朋友。因为,朋友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我们的关系并不平等。他总是听从我的,而我总是乐于向他发号施令。然而,他对于这种不平等并不介意,诚心诚意、死心塌地地跟随着我。跟随我去做好事,也跟随我去做大大小小的坏事。现在回想起来,他在跟随着我去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会感到十分快乐。有一次,我领着他离开家,到十多里地外的一个地方看人家的鸽子,而他的家人并不知他的去向,傍晚时见他不归,便满世界寻找。大概已是夜里十点钟了,我们才精疲力竭地回到村子。于是,他遭到他父亲一顿鞭子。他父亲大声说:“以后不准你再跟着那个小子!”然而,第二天一早,他又早早地站了我家门口,等我这“小子”一路去上学。对于他与我的关系,有很多人称他是我的“尾巴”。学校的老师说他是我的“影子”。这大概是从“形影不离”这个成语得来的意思,说得很贴切。然而,在我们一直快要到六年级时,那年的春天,这地方上发生了一场脑膜炎大传染,他在几天的昏迷之后,竟然死去了。那天,阴雨绵绵,我站在雨幕里,望着碧绿的田野上的一支小小的送葬队伍走在细长的田埂上,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伤感。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他——我的“影子”,也才意识到他的离去,使我失去了什么。

这段回忆使我把这幅照片看得具有抽象性和具有象征意味了,我不再将它仅仅看成是一个物理现象。

我记得很多年前在看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时,曾看到这样一个细节:印第安人最恐惧的一件事是当他们走在日光下时,发现自己的影子不再跟着他们,甚至干脆就消失了。这件事非常严重,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生命马上就要结束。我又记得我的一位好朋友,曾写过一篇叫《影子》的小说。故事是荒诞的,但却发人深省: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影子卖掉了,从此陷入不断的悲哀。这孩子在“无影”的恐慌时度日如年。他要把影子寻回来。这天他遇到了一个形容枯槁的老人,他走上前去问老人:有影子卖吗?老人听反了,以为这孩子有影子要卖,喜出望外。当老人终于弄明白是孩子要花大价钱买影子时,他将一口袋钱倒在了地上:这么多年,我一直想赎回我的影子,现在谁给我影子,我就将这些钱统统给他。

世界上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也许就是人们平时很不放在心上的东西,只有当我们在丢失它之后,才能发现它的重要与宝贵。然而,那时可能已经太晚了,失去的,往往永远失去了。我们只能从此守着一片惆怅,一片迷惘,一片拂之不去的忧伤,甚至是凄凉。

影子就是这样的东西。

影子是造物主恩赐予我们的。它是我们的肉体与灵魂的伴侣。在世界与人群抛弃我们而使我们深陷孤独的时刻,只有它,忠实而厚道、人情味十足地伴随着我们。那柔和的无声的影子,在微风起时,会像黑绸或像一汪夜间的池水抖动起来。那时,我们看着它,心灵将会获得慰藉。我们会在孤独里保持着一番人应有的孤傲与清高。而有时,它却会去强化我们的孤独。“形单影只”,面对此种情景,我们会备感孤独。而这种强化,只能使我们对人生持有更冷峻也更深切的认识。影子还有伟大的牺牲精神。在我们受到污蔑与攻击时,它会用歪斜的形象替我们承担我们无法承担的“罪责”。“只要行得正,不怕影子歪。”我们的影子代我们受过,代我们去接受污水的泼浇,从而使我们依然保持那种堂堂正正的形象。

我们不能没有影子。没有影子的日子,是没法过的。穿过幽暗的胡同时,我们需要它。走过夏日尘土飞扬的大街时,我们需要它。面对空空的墙壁而感到世界几乎到了末日时,我们需要它。受到沉重的打击时,我们需要它——需要对着它发呆。月光下,当你坐在门口的石阶上,看到它偎依在你身边时,你何不用温暖的手像抚摸你的爱犬一样去抚摸它?它给了你多少?可是,它又从你那儿得到了些什么?一点点,一星星也都未得到。它也从不向你索取。

对着这金色的草地上的细长的影子,我们能说的只有一句:今生今世,我们永在一起。



让人心动的温暖

——读《影子》

王立根

作家出版社曾推出著名“学者型作家”曹文轩教授的九卷本文集。曹老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土生导师,也是近年来深受读者欢迎的“当红作家”。他今天拿起笔为中学生写一篇模范作文,这是很难得的。

曹老师这篇为中学生写的议论文,说了一个大道理,这道理是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道理:“世界上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也许就是人们平时很不放在心上的东西,只有当我们在丢失它之后,才能发现它的重要与宝贵”,这是大家常常体验过的,但很少人能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作者不但说清楚了,还留下许多让人深思的地方。同时,说这个大道理不是板着脸孔说,不是正襟危坐地说,不是居高临下地说,而是娓娓道来,像说故事一样,使人读起来饶有兴味,亲切而生动。

本文一开始从一张相片说起,这张相片“不照天,不照地,也不照人,却只照了一个自己的长长的身影。”让人觉得这很新奇,于是引出了论题:“人们的弱点就在于对司空见惯的物象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即使这些物象始终体贴相伴着他。接着联想起一个小时候像影子一样诚心诚意、死心塌地跟随看他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过早离去了,这是一个很美丽的让人动情的故事,因为我们许多人儿时也曾有过这一类的朋友,这个联想使这影子照片更具有美的意义了。

接着又想起印第安人的故事和一篇名叫《影子》的小说。进一步论说“世界上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也许就是人们平时很不放在心上的东西,只有当我们在丢失它之后,才能发现它的重要与宝贵。”说过这么多故事之后,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用拟人化的手法,赞颂影子的“忠实而厚道、十足的人情味”,再接着从反面说我们不能没有影子,三个“我们需要它”:

穿过幽暗的胡同时,我们需要它。走过夏日尘土飞扬的大街上,我们需要它。面对空空的墙壁时,我们需要它。受到沉重打击时,我们需要它……

强调影子的种种好处。作者这一段的议论很动情,最后呼应开头说“对着这金色的草地上的细长的影子”发出深情的呼唤:影子,“今生今世,我们永在一起。”

影子,这普普通通的东西,很少人这样讴歌的。这篇议论文为什么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并难以放下呢?是作者以它入木三分的观察,丰富的联想,触动了我们心底年久生锈的心弦,让我们习焉不察、甚至不以为然的情感领域也掀起了波澜,也生发出种种的联想,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文章还为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人们平时很不放在心上的东西又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作者故意不说,让大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是友情?是亲情?是爱情?每—个人生活经验不同,都可以体味其中的含义,说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感的理解。

作者能把议论文写得这么美,出于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感的理解。作者曾说过,我并不认为生活存在只是藏污纳垢、乌烟瘴气、肮脏不堪。存在也有明亮之处、清新之处、温馨之处、高雅之处,这就如同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山有枯荣、水有清浊、人有贵贱。若不是这样,我们又岂能生存?又何必生存?正是生活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存在着让人心动的温暖与种种可爱之处,人类才一天一天地延续下来,并在不断地进化自己。

所以这影子也是存在着让人心动的温暖和种种的可爱。让我们产生种种美的联想。



2

前方

曹文轩

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的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正在进行的离家。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过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巨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或淹死于巨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

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也显得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达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皆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冲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连结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是所有的人——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依然感到了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漫无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他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象着:

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着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然而,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道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愿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曰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从一张照片读出一部人生

——读《前方》

王立根

这篇题为《前方》的散文,只写生活的一个镜头:

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的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

但是却引发了这么多的思考。据说这个镜头来自一张台湾摄影师拍的照片。如果让我们来写,实在写不出多少话来。

可是作者能把这篇散文写得这么丰富,这么有意蕴,能用最具体最常见的意象,点染出灵动而贴切的人生哲理。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透视。

从一张平平常常的照片,顿悟出人生的独特看法,靠的是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对坐在破旧的汽车上那些疲惫的人,作者在问: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家是什么?我们总认为家应当是思念呵护,宽容和谐,忠诚沟通,是心心相印,生死相依的地方。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可是,谁有想过我们的人生路其实只有两个地方,一个在家里,一个在路上。不管什么人,什么出身,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他都只能拥有这两个归宿,同时人的大辈子大多都是在路上的。是因为人的天性使人们选择了远行出走。

这里,作者还猜测人们离家远行的原因:一是渴望获得生命快感的或满足虚荣心;二是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或身与心受压迫;由于出走,于是,就有了“前方”。“前方”是什么呢?文章说:

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

是的,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前方”并不是明确的。包括我们所有的人,谁能说清我们的“前方”是什么呢?

有了“前方”就有了“路”。而“路”是为了:

连结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读到这里,我们才明白:文中的“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实实在在的家;文中的“路’,和“前方”并不是我们所说实实在在的路和前方。都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

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这是整个人类史的缩影!这便是人生的写照。

所以,这篇散文告诉我们: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最后,作者引用了中国古代诗歌中许许多多思乡之情的著名诗句,说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人生的一种崭新感觉:

人生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这是浅而又深的道理,可是我们有谁想过呢?这篇散文充满哲理意蕴,让我们想了很多、很多。理解了人生本质,也进一步理解了古代诗人思乡感情的最深处的意义。

作者写的许多散文都在体现当代人对生活意义和目的、对人类的前途、对生存永恒真理的见解。这些文章,历尽沧桑,了悟人生,学识丰厚,信手拈来,迁想妙得,随心所欲,我们中学生读一些这种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大有好处。对于拓宽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作文的文化品位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正因为生活是一种苦旅,人类才一天一天地延续下来,并且现在还不断向前赶路。停止了赶路,人类的历史便终结了。

所以这“前方”尽管模糊也仍然迷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前方》教案
余秋雨经典语录 余秋雨唯美句子名人名言
《前方》教案4
人生真是苦旅
人生,苦旅
散文欣赏《要让人生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作者:余秀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