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主任工作案例系列63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班主任工作案例系列63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实验小学 王孝群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愿于大家分享,说的是有一只井里的青蛙非常向往大海,于是就请求一只大海龟带它去看海。大海龟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一龟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第一次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大海龟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龟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大海龟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于是,青蛙向大海龟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听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觉得,毕竟是井底之蛙,见识如此浅薄,如果能再坚强一点、再坚持一会儿,也许结局就会完全不同,也许有一天它真的会成为一只潇洒的能搏击海浪的海蛙,而不会再去做那只卑微的井底之蛙了。


                  但我却觉得不必,真的不必那样,因为我认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著名学者马尔比·D·马布科克曾经说过:“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其实,成功的要素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那么反思我们的教育,难道不是吗?只有适合每个孩子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这个提倡张扬个性、更加关注孩子生命发展的时代,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我们认为似乎不可思议的孩子,他们或者桀骜不驯,自以为是,或者是毫无责任感,什么都无所谓,究竟什么才是适合他们的教育呢?这常常让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觉得手足无措。


                  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学生:

                  学生A:

                  说起他,特点有三。一,他是班里的“大龄学生”,同时也是班里的“老油条”;二,他对谁都不服气;三,他是一个十足的“爱车一族”。


                  经典事例:

                  1、开学的第一天,是孩子们发新书的日子,也是众多一年级小朋友最盼望的日子,小朋友拿到新书都兴奋不已,没想到,他却是一脸的不屑一顾,张嘴就说:“没有一本好看的书,我都不喜欢。”显然,我们的教科书根本引不起他的兴趣,并且就这样被他毫无保留的公布于众,这让我们第一次领教了他的“与众不同”。


                  2、在一堂综合活动课中我们还了解到他确实是一个铁竿“车迷”,本田2.0,别克2.5,宝马745,他都说得头头是道,连里面的使用配置都了如指掌,骆廷昆:老师想买一款10-15万之间的车,你能推荐一下吗?好,如果是女的开,那么现代伊莱特车型漂亮,价格也最实惠,如果要说配置吗?新款的马自达6最棒……活脱脱一个“汽车顾问”。我们又不得不对他的见识刮目相看。


                  3、跟以往不一样,这一天的体育课,老师把学生带到体育馆去上了,下课后,体育老师一脸不高兴走进办公室。因为淘气的他一头把体育馆的消防门玻璃给撞碎了,还好人没事。把他叫到办公室,他依然是那副不屑一顾的样子:“陪钱好了,我会陪的。”似乎他早就知道了老师要说什么?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来看看他的破坏理由,更加可爱之极,我是想知道这块玻璃究竟有多硬,先用手去按,没有反应,然后才用头去试试看的……就是这样,好奇心策划了这场闹剧,我知道他不会撒谎也不屑撒谎。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可爱又可气的孩子,我们实在不忍心抹杀他骨子里那份宝贵的天真、好奇与诚实,实在不忍心把他往那个所谓的听话孩子的模子里去套,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稍稍宽容一点,就让他做他自己吧,你知道适合他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B:

                  经典事例:

                  1、那是开学初不久的一节综合活动课,调皮的他慢慢地开始坐不住了,老师几次提醒他都没有任何反应,于是老师就走到了他的面前,警告他:你再不坐好,老师就要扣你的小红花了,要知道,此时的小红花在许多小朋友眼里简直就是命根子,比什么都重要,本想他应该很快地坐好,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竟一脸严肃地对老师说:“你凭什么扣我的小红花,要扣就扣。”这是一个才入学不久的一个7岁的孩子说的话,是怎样的放肆,真令所有老师都大跌眼镜。


                  2、这一天的某一节课,由于某个突发事件,老师要向小朋友借用一下餐巾纸,谁有餐巾纸,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其中就有其实还蛮热心的他,于是老师就请他拿,可没想到有一个更热心的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餐巾纸送到了老师面前,老师自然就马上用了,于是他马上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你怎么这样,又要我去拿,拿来了又不要。”说完一脸的不高兴,似乎老师又对他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


                  我们能象平常那样,把他叫到跟前大肆训斥一番吗?我想那一定不是最理想的,一定不是最适合他的,孩子以自己独特的纯真的眼光看世界,也许不一定全错,他更需要的是老师细水长流式的循循善诱,告诉他应该宽容,应该学着爱别人,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他这样做不对。


                  其实,我们真的无法改变一个孩子的个性,而我们也确实不能随意改变他们那宝贵的天性,我们所能做的和必须做的就是试着去寻找那个最适合孩子行走的方向,并引领着他们健康、勇敢、快乐地一直往前走,如果现在的他们就是那一棵一棵的小树,那么我们可以想见,他们最终会长成那一片一片葱郁的森林,并且他们也一定将是那样的千姿百态,各有千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送给班主任的十则寓言故事
你不是井底之蛙,是老师坐井观天了
“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多“恐怖”?别让自己的孩子做“井底之蛙”
班主任适用的十则寓言故事
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姚红涛原创中篇小说丨起伏的鹅卵石(第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