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命题思路非改不可
高考作文命题思路非改不可                        

                          杨更生

 

    根据多年来和高考作文命题死缠硬磨的经历,我从中获得的印象是:

    1.幼稚化。命题者似乎对寓言故事特别着迷,如:天津2012年“老鱼与小鱼的对话”。于是乎,飞禽走兽,就成了作文题目的主角或配角。命题者显然忘记了一个常识:寓言故事是适合儿童懵懂心理的一种低级读物;寓言故事基本上是用一则小故事来形象地引出一个单一的简单道理。这个简单的道理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几乎所有高中生都能够明白。既然如此,又何必装模作样、故作高深地来作弄、愚弄考生呢?

    2.强迫考生做“平凡真理”的宣传员。请看今年的各地考题:

【上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我的点评] 一定要学生在“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之外,想出“更重要的事”,实属不易。好在有“世界上”这三个字的提示,似乎海阔天空;但仔细想想,“我”毕竟只是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要在“大家”都“认为重要的事情”之外想出“更重要”的事情,这不是故意刁难考生吗? 

【重庆】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我的点评] 普通的东西,通过这样那样的改变、组装、嫁接、混合化合、折腾,能出乎意料地弄出很不普通的东西,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识了。

 

【新课标I全国卷】(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陕西)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我的点评]要做好某些事,需要经验、技术和敢于尝试的勇气。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常识。

 

【广西】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庐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我的点评] “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相信,大部分高中生不仅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实际上也是这么做人的。

 

【四川】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的点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过着这种“平衡生活”的人肯定占了绝对的多数,不如此过活的人才是少数。“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些什么呀?!

 

【湖南】[二选一]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我的点评]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幼稚化”的题目,老鹰(?)又成了作文题目的主角。生活要敢于、用于拼搏,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呀?!

 

人活着是要吃饭的,不吃饭是要饿死的。——这话确实是真理。然而,让托尔斯泰或巴尔扎克起死回生,叫他以此为题写一篇八九百字的文章,恐怕也只能交上白卷落荒而逃吧?

 

    3.强迫考生做阐释“微言大义”的老童生。2011“北约”自主招生,从鲁迅某文中截头去尾地抄了一句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做作文题目。此例一开,近两三年来,用名人名句做作文题目似乎就成了一种时尚。且看今年的题目:

【浙江】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英国]作家菲尔丁[戈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福建】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我的点评:材料是一首/一节诗,命题者的兴奋点显然在末尾一句。]

    给某句名言、格言、警句作点解释,以此来训练、提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原本也不失是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而强迫学生凭借一句名言,硬写出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这对大多学生而言无异是一种精神折磨。这种命题思路,显然是业已废除了100多年的科举考试方式的起死回生。科举考试并非就一无是处。而给四书五经中的任意一两句话,非要花上五六百字阐发其莫须有的“微言大义”,这种教学方式显然荒唐透顶。名言警句固然能启发人们的心智,但这种启发应该是自发的,而不应该是强迫人们无论是否真心理解都要人人作出一副大彻大悟的模样。再说,某位学生真的把一句名言阐发得淋漓尽致,那又怎样?——老是跟着如此这般的高考指挥棒转悠,一个个原本鲜活的头脑很可能就再也冒不出多少新颖的念头了!

    4.无感可发的“读后感”。严格说来,读后感应该是读一篇完整的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写下的感想。考试作文,限于试卷篇幅,多半以一则短小故事来代替一篇文章。这则短故事具备这样的要素:(1)故事本身可能是真实,也可以明显是编造的。(2)故事隐含着一个道理,这个道理经常由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直接说出,或者由命题者在故事后面附加性地点出。当然,也有时候,命题者讲完故事后,故意装聋作哑,不给故事的命意作半点提示。如此一来,题目就成了一个闷葫芦,让考生去瞎猜瞎撞。自恢复高考以来,这类所谓的“材料作文”是最为常见的命题方式。例如:

【2012重庆卷】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2013辽宁】有一位年轻人非常沮丧的走在沙滩上,一位老人看见了问他怎么了。年轻人说自己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老人把一块石头扔在沙滩上,问年轻人,你能找到吗?年轻人回答,找不到。老人又把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年轻人,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能。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我的点评:这是一则典型的莫须有的故事。]

    这类题目中的材料,负载的道理基本上是既幼稚又平凡,所以很难触动考生作有意思的思考。那种对故事不作任何提示的闷葫芦式的命题形式更是要不得。须知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因着眼点不同,完全可以引出不同的评价。2012年重庆卷的那个材料,我这个语文老师当然一眼就能“准确”地看出命题者的用意:敬人者,人恒敬之。然而,如果某个考生从中“审”出:这个厂家设备陈旧,应尽快更换;或者管理松散,应健全制度。——难道就错了吗?而在实际的改作中,评判者十有八九就是这样评判的!“审题偏了”!“离题了”!

    5.字数不少于800字。这条相沿已久的规矩令我想起了明清时代的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八股文的字数每多变化,明《四书》的题目规定要写二百字以上,《五经》的题目规定要写三百字以上。应试者为求胜出,往往愈写愈多,到了清康熙四十三年,始规定每篇八股文不能超过七百字,以后即奉为定则。”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ejuzhiduyange/detail_2010_06/07/1590860_0.shtml

    八九百字的篇幅,确实很像一篇文章,然而,静心一想,800字的底线,其实并没有多少道理可言。写文章的一句老话说得明明白白:有话则多,无话则少。文章的好坏不在字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言之有物。台湾的老师为什么要明确告诉学生“文长不限”,应为他们明白作文的基本常识。或许你会担心没有字数规定,考生会写上一两句话就交卷。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一两句话自然不成篇章,考生不会拿自己的前程闹着玩的。如果硬要规定字数,已目前这种幼稚化、平庸化的命题方式,我看,以200-300字的篇幅为宜:两三百字足以说明白一个幼稚的、平凡的、显而易见的道理。

    由此可见,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亟待改革。其中,去幼稚化,去平庸化,是当务之急。幼稚化、平庸化严重矮化了高中生的心智,也正是这种幼稚化和平庸化严重扼杀了高中生的作文兴趣。幼稚化和平庸化对高中生作文的危害,与成人化对小学初中作文的危害,可谓旗鼓相当。手握高考指挥棒的衮衮诸公,该是放低身段的时候了,多多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睁眼看看当代高中学生的关注点是什么,兴奋点是什么,(爱情?娱乐?游戏?——难道这些事儿就不能出成题目写作文吗?),看看他们垫着脚尖可以达到怎样的心智水准。

   其次,与幼稚化、平庸化正向反对的另一极端是,无视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强行拔高学生的心智,粗暴灌输圣人伟人名人的体悟。名言类的命题方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其实,与其强迫学生去阐发远离自身人生体验的名人名言的“微言大义”,还不如启发学生说点自身的平凡经历、切身的人生感悟。

   第三,命题者不应与考生为敌,不要和考生玩躲猫猫的游戏。应该尽可能清楚明白地告诉考生你出题目的用意何在,毕竟这不是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方面的要求,在一份试卷的前面部分已经占据足够多的分量了!),而是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告诉考生该写什么呢?又何必在“审题”上折腾考生、以多少多少考生“偏题”“离题”来显示命题者的高明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题在作文 根子在阅读
今天我们该如何命制高考作文题?
高考高分作文“十要”
质疑是求得真理的过程
名师支招:高考语文抢分“八卦阵”
高考作文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