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空缺口出现后的四种情形

 

在上涨行情中如果出现了一个向上缺口,则意味着价格将进一步上升。

 

在下跌的价格环境中,如果出现了一个向下缺口,则意味着还将进一步下降。

 

        向上跳空缺口就说明有获利盘,有获利盘就有抛压,往上走就困难,这时主力往往顺势而为,往下补这缺口,减轻抛压后才往上走。


 

        向下跳空缺口说明有套牢盘,在没有实质性利空的情况下,抛压不会重,向下的动力不足,往上做就很轻松了,所以很容易就补回这缺口。

 

-----------------------------------------------------------------------------

 

        高开,回档时不补缺,回升高过开盘价,看多;

        高开,回档时补缺,回升不高于开盘价,看空,诱多;

        低开,回升时补缺,回调时不低于开盘价,诱空,看多;

        低开低走,或回升时不补缺,看空。

 

        正在上升通道运行的股票,忽然有一天出现向上的跳空缺口,幅度在5%左右。这时,我们就应该加以关注,这往往是机构抢盘所致。此后必有一个再次回补缺口、彻底洗盘的动作,约在三到五天完成。有经验的投资者是不会忽视这个20%左右的跳空缺回补的过程。一般是当日跳空高走,次日顺势冲高震荡,以后逐渐回落,直至完全补缺。大家应该在其冲高过程中适时减仓,尔后在缺口附近捡回,以求利润的最大化。倘若对其不予理睬,就会成为股市过山车上的乘客,只会得到一时的纸上富贵。

 

 

行情最疯狂时的跳空缺口


 

       2009年1月13日,沪深两市大盘在春节前一直小幅攀升,而在春节后第二个交易日,大盘开始加速拉升,在场外资金踊跃介入的背景下,大盘重温了牛市当中也少有的稳步上升行情,市场做多激情的空前释放使得大盘形成了三个向上跳空缺口:第一个为2月3日—2月4日,上证综指从2060.93点跳到2067.79点, 跳空6.86点;第二个跳空缺口是2月6日—2月9日,上证综指从2185.09点跳至2196.71点,跳空11.62;第三个跳空缺口是2月13日—2月16日,上证综指从2323.12点跳至2328.18点,留下5.06点的向上跳空缺口。后两个跳空缺口均是在周末消息面温和偏好的背景下于周一产生的。上证综指在第三个跳空缺口当日收出一根光头中阳线,同时,两市当日合计成交量达到2737亿元,超过6124点的合计成交量2730亿元。


  如此强势的走势及巨额成交量也表明市场已走入了鼎盛时期,在第三个缺口的第二个交易日,上证综指顺势上摸到2402点的高点后,开始步入回调,当天上证综指不但吞没前一个交易日的阳线,还回补了第三个向上跳空缺口。紧接着的交易日,大盘直接跳空下行,上证综指当天下跌109.58点,跌幅达到了4.72%。


  熊市末期的向上跳空缺口 


  在政策效应不断累积之下,2008年11月,上证综指一改近一年的颓势,产生了持续三个向上跳空缺口,第一个是2008年11月7日—10日,从1762.23点到1782.31点,跳空20.08点;时隔17个交易日即2008年12月4日,上证综指再度向上发力,产生第二个跳空缺口,指数从1965.83点跳至1985.20点,跳空19.37点;紧接着的次一个交易日后,即12月8日,指数便产生了此轮行情的第三个缺口,当天上证综指也收出了一根光头中阳线。但行情的后续发展如同一辙:12月9日,大盘顺势高开10点后直线下行,当天日K线就将12月8日的阳线全部吞没,并部分回补第三个跳空缺口,虽然12月10日大盘仍有一定的反抽,但并没有改变大盘下行的命运,其中12月12日,大盘跳空下行,直接回补了第二个跳空缺口,而后在此跳空缺口附近,大盘震荡整理了6个交易日后,于12月23日开始加速下行。由此可见,持续向上三个跳空缺口也预示着一轮反弹行情的终结。


    行情最疯狂时的跳空缺口

  2007年10月,牛市行情进入了最后的疯狂阶段,上证综指奇迹般地创下了6124点的历史新高,而就在此前,上证综指也持续出现了三个向上跳空缺口。第一个缺口为2007年9月27日—9月28日,上证综指从5411.19点至5461.58点,跳空50.39点;紧接着国庆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再度留下59.58点的向上跳空缺口,指数也从5560.42跳空至5620点;时隔5个交易日,大盘开始攻击6000点整数关,10月15日成功收于6030点,大盘也在疯狂中产生第三个向上跳空缺口,即10月16日,上证指数惯性高开留下第三个跳空缺口即6039.04点—6040.71点。虽然股指在当天收出了带上下影线的小阳线,但10月17日,上证综指直接在此小阳线下方低开震荡,多空双方力量相当,但从10月18日开始,多方的防线开始崩溃,股指直线而下。


  向下跳空缺口


  从行情发展的历程可知,近两年以来持续向上的跳空缺口明显多于持续向下的跳空缺口,但在2008年10月下旬的行情中,大盘也产生过持续三个向下跳空缺口,行情也在此背景下,创下了自6124点以来的调整新低1664.93点,这种具有典型性的走势也值得关注。

 

 

  第一个向下跳空缺口产生于2008年10月21日至10月22日,上证综指从1956.11点跳至1950.79点,跳低5.32点;紧接的下一个交易日,即10月23日便产生了第二个向下跳空缺口,上证综指从1894.31点跳低至1879.85点,跳低14.46点;10月27日,上证综指出现第三个向下跳空缺口,即从1825.53点跳至1809.22点,跳低16.31点,当天股指加速下行。10月28日,上证综指顺势低开,产生第四个向下跳空缺口,并创出了1664.93点的调整新低,但上证综指并没有出现再度下行,而在当天回补第四个跳空缺口并收出长阳。虽然股指当天仅上涨2.81%,但上证综指最大落差达106.89点,而后经过8个交易日的休整,11月7日,指数拔地而起步入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