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渡舟《伤寒论》

01讲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叫查,用眼睛观察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反映的特点,来了解他的疾病和脏腑不合的情况。是诊病很主要的方法.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和脉是统一的,色脉结合,可以万全。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愈微,愈微知机,就是医生望色到了很细微的程度,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石润而雨,月晕而风,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

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脉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怖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津液不足.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面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不仅人的面色变化,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取,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上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它是心肺脉啊,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九菽 十二菽 十五菽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三菽指重 六菽指重,九菽指重 十二菽指重 十五菽指重举按寻 才能反映从肺到肾五脏的层次.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每个寸关尺各有一个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这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这是专讲村口脉的.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跳两下的,)者,肾气也,反应还有肾气,肾气没绝。“要见损脉来至”,脉 来的很困难了,不是再举头了,跳一下的,“为难治”,这病就不好治了。这里突出了根脉的意义。这就是上次课的基本精神。要掌握了这一部份内容,要指导我们诊断。这就是提高了我们的水平。这里有理论有手法,有判断疾病的方法。不要因为这么点书,看长了就没意思了,那就错了,我越琢磨越有意思,得琢磨,得体会,才能体会出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之色脉合参(微课)
《脉诊》
中医之--切诊(转)
基本的诊脉方法
===把脉诊法===
切诊脉象知虚实 - 切诊 切脉 浮脉 迟脉 虚脉 滑脉 - 养生讲堂-中医养生-休闲保健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