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单元教学(21):如何进行大单元重构学习
userphoto

2023.07.05 海南

关注

什么是大单元重构学习?

概念统整的大单元学习不在于内容的重构,内容重构的文本学习重在进度和知识的衔接上。概念统整的大单元学习在于目标的达成,注重目标的推进和思维的进阶。

大单元重构学习是指通过重新构建学习单元,将原有的知识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更加连贯的学习内容和流程。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大单元重构学习的核心是重新构建学习单元,即将原有的知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关联性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学习单元。这种重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大单元重构学习还可以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单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大单元重构学习是一种更加灵活、有机、整体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为什么要进行大单元重构学习?

进行大单元重构学习的原因如下:

一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通过重新构建学习单元,将原有的知识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更加连贯的学习内容和流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在大单元重构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通过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思维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深度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单元,大单元重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跨学科的学习单元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和挑战。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单元重构学习注重学习目标的达成和思维的进阶,通过重新构建学习单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大单元重构学习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重新构建学习单元,设计具有挑战性、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度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

四是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大单元重构学习可以适应这种变化,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简而言之,大单元重构学习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进行大单元重构学习?

大单元的重构学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转变教学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单元主题的育人价值,将知识学习与素养培养相结合,实现教与学的协调。

(1)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明确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点和要求,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素养。

(2)明确单元主题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要确定每个单元的主题和价值,将其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现知识学习和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

(3)将知识学习与素养培养相结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将知识学习与素养培养相结合,通过问题解决、实践操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4)实现教与学的协调。教师需要实现教与学的协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二是重组教学内容。根据单元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单元主题的学习。同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如何重组教学内容呢?

(1)确定单元主题。首先,确定您正在教授的单元主题。这可以是您学校或地区所制定的课程大纲或课程计划中的主题。

(2)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单元主题,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3)确定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可以帮助您确定哪些内容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和讨论。

(4)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以上信息,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个主题的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

(5)制定教学资源。根据教学计划,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这可以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网络资源、教学软件等。

(6)实施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7)评估学习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估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可以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上述这些有助更好地重组教学内容,服务于单元主题的学习。

三是设计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情境在中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来设计具有挑战性、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以下是一些例子:

1.数学问题。如果你需要计算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你会如何解决它?

(1)确定问题类型。首先要确定这个数学问题的类型,例如代数、几何、概率、函数等等。

(2)分析问题。仔细分析问题,确定需要的变量和条件。如果有多个问题,你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

(3)回忆相关知识。回忆所学的相关知识,看看是否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和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可以,要选择适当的公式和算法,并按照步骤进行计算。

(4)创造新方法。如果回忆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尝试创造新的方法来解决它。这可能需要一些创新和想象力,但是通过一些尝试和试验,你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验证答案。最后要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检查答案,并确保它们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科学实验。如果你需要做一个科学实验,来证明一个已知的原理或现象,你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1)确定实验目的。首先要确定实验的目的,即要证明什么原理或现象。

(2)设计实验变量。设计实验变量,即要控制哪些条件,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3)确定实验方法。确定实验的方法,包括实验的步骤、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等。

(4)准备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5)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确保实验的条件已经准备好,并且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是正确的。

(6)数据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

(7)结论总结。总结实验的结论,并验证它们是否符合实验目的和假设。

3.历史事件。如果你是一名历史学家,现在需要解释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你会如何分析?

(1)确定历史事件的背景。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等多个方面。

(2)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包括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促成了事件发生的因素等。考虑历史事件的多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3)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一旦分析了历史事件的原因,紧接着就要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这包括事件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以及事件对后来的历史发展的影响。

(4)比较和分析其他学者的观点。在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你需要比较和分析其他学者的观点,并考虑他们的观点和你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5)总结和结论。最后总结分析,并得出结论。结论应该基于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并能够解释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4.文学分析。如果你需要分析一篇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人物或语言特点,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

(1)主题分析。首先确定作品的主题,即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通过通读作品,了解作品的情节和人物,从而找出作品的主题。可以考虑作品的背景、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2)人物分析。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可以通过分析角色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动机。可以考虑角色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角色的影响。

(3)语言特点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可以考虑作品的整体风格、作者的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作品语言特点的影响。

(4)对比分析。如果你需要分析多篇文学作品,你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你可以考虑作品的背景、时代、文化环境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作品的影响。

5.地理探索。如果你需要探究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你会如何开展调查和研究?

(1)确定研究区域。首先要确定研究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地区,例如一个国家或一个省份,或者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例如一个山脉或一个河流流域。

(2)收集地理数据。收集研究区域内的地理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图、气候数据、水文数据、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

(3)分析地理数据。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收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有助于了解研究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4)现场调查。要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可以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实地考察研究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情况,并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当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5)整理和研究结果。最后将调查结果整理和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区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并提出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建议。

这些问题情境都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主动思考、深度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同时,这些问题情境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形式来实施这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四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性学习,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在学习任务引导下,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式实现:

(1)项目式学习。学生以一个具体项目为目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完成项目后进行展示和评估。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问题解决学习。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究一个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问题或主题的背景和细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4)案例分析学习。学生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了解实际问题的情况和解决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之,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具体的方式实现,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育计划和方案,提高教育效果。

五是基于真实的任务为驱动。单元大任务可以有逻辑地分解为几个子任务,设计连贯的单元学习活动,建构新的单元学习流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基于真实的任务为驱动的单元学习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确定单元大任务。首先,需要确定单元学习的大任务,这个任务应该是真实的、有实际意义的,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内容。

(2)将大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将单元大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这些子任务之间应该具有逻辑性,并且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

(3)设计连贯的单元学习活动。根据子任务,设计连贯的单元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4)建构新的单元学习流程。基于子任务和单元学习活动,建构新的单元学习流程,这个流程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5)引导学生学习。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子任务和单元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以上步骤,基于真实的任务为驱动的单元学习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育计划和方案,提高教育效果。

六是重构整体大单元教学流程及模式。以语文学科为例:

(1)研读单元内容,提炼单元大、小观念。首先,需要仔细研读单元内的课文、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等,从中提炼出单元的大观念和小观念。大观念是指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或主题,小观念是指与大观念相关的具体观点、概念、技能等。

(2)以大观念为统领,梳理单元子主题间的关联,做好优化整合。根据提炼出的大观念,将单元内的子主题(即课文、阅读材料等)进行关联,优化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观念,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合能力。

(3)深入研读语篇,建构各语篇的结构化知识。对于每个语篇,需要进行深入研读,了解其结构、语言特点、作者意图等,帮助学生掌握语篇的结构化知识。

(4)基于学情,整体规划单元与课时教学目标和具体安排。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大观念,制定整体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课时安排。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具体安排应该考虑到每个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5)围绕大、小观念精细并有梯度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根据大、小观念和教学目标,设计精细的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包括问题设计、探究活动、小组讨论等。这些环节和活动应该有一定的梯度,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七是基于目标,设计评价活动和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评价活动和标准,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这些评价活动和标准应该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以下是一些设计评价活动和标准的考虑因素:

(1)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评价活动和标准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即评价活动和标准应该能够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价活动和标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例如,有些学生可能更善于通过口头表达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有些学生可能更善于通过书面表达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活动和标准应该包括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个人报告等。这样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4)设定明确的标准。价活动和标准应该设定明确的标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表现,什么是差的表现。例如,对于作文评分,可以设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如文章结构、语法运用、词汇运用等。

(5)考虑学生的反馈。评价活动和标准应该考虑学生的反馈,即学生对于评价活动和标准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单元教学(9):如何重构大单元学习?
直指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重构大单元教学?
2022年第147篇:读文有思∣大概念与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头条丨北科大附中校长王世东:从课时到单元,理清六大关键问题
核心素养落地需要走好这几步
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五个重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