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剑桥易学培圳资料》:第二讲 阴阳与五行

第二讲  阴阳与五行

 

                          1  阴阳

 

易日: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在《易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易经》八卦中的阴爻与阳爻,以阴阳二气为中心,在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种基本物质形态,并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从而创造了八卦。

 

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静等,所以阴阳的概念,一般有两种意义上的运用:

一)              是就个体来看,一体两面,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比如五行金做为一个个体,它的阴阳两面为庚金与辛金,我们称之为阴阳体;每个五行都是一个阴阳体。

二)              是泛指宇宙间两种相互对立和作用的势力或性质,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立,比如五行金与五行木相对对立,我们称之为阴阳对

 

如果阴阳体是表达一个个体内部的对立面,那么阴阳对代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外部的对立面,或说成为阴阳对是阴阳体与阴阳体的对立。一个代表内部的对立与统一;另一个代表外部的对立与统一,两者适用范围不同。

 

阴阳体用来表示自身的状态,要分阴阳,比如阴生阳死,阳生阴死等,为地利。主要应用于天干的生旺死绝上,表示天干相对所在地支的自身气数的厚薄,不衡量五行的旺衰。比如单柱为一对干支的最基本的组合,是一个阴阳体,天干为阳,地支为阴,天干相对所在地支的状态,表示自身的气数。

 

阴阳对是表示两个阴阳体的对立,主要用来表示五行相对于天时的旺衰,五行不分阴阳,比如生于春天:木旺不论是甲木还是乙木;金衰不论是庚金还是辛金,讲的是天时的旺衰。

 

所以阴阳体与阴阳对的区别在于,一个讲自身的气数,主内部(地利);另一个说五行旺衰,主外部(天时),各有不同的应用范围。简单而言,一个讲地利,一个讲天时。

 

 

2阴阳性质

 

阴阳性质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理解与吃透阴阳性质,可以从中引伸出许多论命技法;阴阳学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阴阳对立;

2, 阴阳互根;

3, 阴阳消长;

4,  阴阳转化

 

一)             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的万物万象,其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对的概念就是从阴阳对立中引伸出来的。我们常说阴阳既对立又统一,如何去理解呢?利用一组阴阳对五行就容易理解,比如金木互为阴阳对,金中的庚金与木中的甲木对立,但金中的庚金又与木中的乙木相合,就体现出金木对立又有统一的性质。

 

二)             阴阳互根是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联系。阴与阳的每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同时存在于一个太极之中,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正如没有乾,就没有坤,没有天,也就没有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因此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有小人才有君子,没有君子也就看不到小人;有黑道才有警察,没有黑道也就没有警察,其道理是一样的。

阴阳互根的性质可以应用在不现的六亲分析中,比如财星不现,可以用其对立面来表示,比如用印星或比劫来表示

 

三)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由于阴阳两个对立的矛盾,始终处在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才能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系辞》有云: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所谓往来就是阴阳消长,白天变黑夜,黑夜变白天,天气由热变冷由冷变热。用日月、寒暑的变化的规律,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

阴阳消长主要讲阴阳旺衰,比如阴盛阳必衰,阳盛阴必衰,所以如果谁说论命不看旺衰,说明其人不懂命理,阴阳是命学的根基,阴阳消长的性质说明五行是讲旺衰的。

 

阴阳消长的性质最主要的要点是,它讲的是阴阳旺衰量的变化,记住是的变化,后面说阴阳转化,是阴阳旺衰的变化,以后论从格,论反断,就是根据旺衰的情况、量或质的变化来决定的。

 

四)             阴阳转化:就是阴阳变化,它事物或现象的阴与阳两种不同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

 

阴阳消长讲的是阴偏旺阳偏弱,或阴偏弱阳偏旺,阴阳旺衰还处于“中”的状态,这就是日主中和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他天干中和分析的理论基础;

而阴阳转化讲的是阴太过而阳不足,或阴不足而阳太过。阴太过阳不足则阳从阴;阳太过而阴不足则阴从阳,这就是从势格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他天干从势分析的理论基础。

 

阴阳主要有以上这四种性质,从这四种性质中可以引伸出许多论命方法或技法来,看一个大师的论命方法或技法有没有道理,就看其符不符合阴阳理论、阴阳性质。

 

 

3,五行

 

人们常说“阴阳五行”,实际上,从源头上说,阴阳与五行并不是一家人,只是到了后来才联姻融合为一体。至于什么时间阴阳与五行联合在一起呢?时至今日,都没有得出一个定论。 

什么是五行呢?为什么不是六行、七行或八行呢?恐怕没有人想过。 

其实五行是五组阴阳对的组合,形成一个五行循环系统,宇宙存在着许多阴阳对,不论是指事情或比较抽象的现象,都是成对存在着,对立而统一。打个比方,宇宙类比社会,社会由许多家庭组成,宇宙事物或现象由许多阴阳对组成;一个家庭由一对夫妻结合而成,阴阳对就相当于一对夫妻,我们说社会由男女组成,同理宇宙就是由阴阳二气组成,这时的阴阳概念,就是一种总称或概括,所以五行不是阴阳的细分,而阴阳是阴阳对的概括.不同的男女组成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阴阳个体组成不同的阴阳对,五行循环系统是由五组阴阳对来构成,它具备这样的特点,既存在着相生,又存在着相克,形成一个五行轮回循环系统,生生不息,就好比五个家庭能组成一个小的社会活动圈子,所以五行循环其实是古人建立的一种最简单的循环系统,我们可以建立七行循环,九行循环……甚至更多行的循环,只不过行数(阴阳对)越多,越复杂,越不容易把握,而五行循环最简便又好用。假如有一天有人建立7行循环(或更多行循环),而且这个循环具备既相生又相克的特点,然后7行分阳阳,就有14个天干,再配合地支12个,干支组合变为84个,一样可以运用,但肯定要复杂得多,也颠倒现实既有的理论体系。

 

因此,阴阳循环是许多阴阳对循环的总称与概括,没有具体个数,或许宇宙间存在着无数个阴阳对;

五行循环是五组阴阳对的循环,有具体的个数;六十花甲子是五行循环的细分。

 


具体来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世间一切事物由木、火、土、金、水来借代、类比或取象,然后这五行物质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4,五行特性与生克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

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水”;

凡具有温热、升腾、昌茂繁盛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 “火”;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木”;

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金”;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之于“土”。

 

所以五行有以下的特性

1,  金的特性:金主义。日“从革”,从者,顺从,服从;革者变革、改革,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金:其性刚,其性烈。

2,  木的特性:木主仁。日“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特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的柔和、仁慈之性。木:其性直,其性和。

3,  水的特性:水主智。日“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的特性。水:其性聪,其性善。

4,  火的特性:火主礼。日“炎上”,炎者热也,上者向上也,故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保温之功,锻炼金属之能。火:其性急,其性恭。

5,  土的特性:土主信。日“稼穑”,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土:其性重,其性厚。

 

五行的特性多用来人的性格特点的分析上,当然还要配合五行旺衰来分析。

 

古人把五行相生相克当作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提了出来,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法则运动变化的。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1),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3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

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4),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按照阴阳对理论,五行循环是由五组阴阳对组成,分别为金木,木土,土水,水火,火金这五组组成。


五行生克是阴阳对的旺衰力量对比处于“中”的状态,所谓“中”就是阴阳对双方偏旺或偏弱,但不会太过或不及。

五行乖侮是阴阳对的旺衰力量对比相差大,有一方太过或不及,是阴从阳或阳从阴的现象。

 

 

本节课重点:

1,  阴阳体与阴阳对的区分;

2,  阴阳性质;

3,  五行概念;

4,  五行特性与生克。

 

 

课后思考:

 

1,  五行是五组阴阳对,那么应都具有阴阳的属性,那么五行是如何体现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呢?

2,  五行细分成十天干,天干又如何体现阴阳属性呢?

3,  十神又如何体现阴阳属性呢?

 

这些问题,下节课再详细讲解与具体技法上的运用,特别是引伸出来的论命方法与技法才是重中之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成为中医界中最亮的仔,请先读懂阴阳!
易经阴阳学说
何谓“阴阳五行学说”之阴阳学说!
[自学中医]阴阳学说(续)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