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决干部“超配”须多管齐下

“去年我们针对违规破格提拔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今年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26日,就此前一天发布的《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中组部负责人答记者问。就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问题,从上到下都出现过,如今在一些地方“超配”的问题相对严重,它不仅仅是安排干部多少的问题,还可能涉及用人的不正之风,更影响党政部门的形象。

关于干部“超配”的问题,无论是地方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启动过多次清理行动。有媒体称,去年起湖南、甘肃等地已启动超职数配备干部专项清理,制定了一两年内清理完毕的时间表。在国家层面,2007年、2009年也专项清理过。

不过,一些极端案例仍然不时被网络曝光,比如一个地级市有十个副市长,或者一个局里有十来个副局长。在极端情况之外,大量的副职多配也是常态,曾有媒体统计全国2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250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数量。结果显示,尽管各市经济、人口规模存在巨大差异,但6~8名副市长几乎是“常态配置”。

国务院2008年明确提出,“国务院各部门领导职数明确为一正四副”,但由于多次机构整合,客观上需要干部安排有一个过渡期,所以中央机关也存在超配部门领导的情形。这些有一定合理性的“超配”却形成糟糕的“示范效应”,一些地方不管是否有机构整合,副职的配备都是往多里安排。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中组部最近出台系列制度就是贯彻改革精神,落实中央意图,但是要想解决干部职数“超配”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中央机关单位要做良好示范,上行才能下效。一些地方干部职数超配未必是由于个别部委超配所致,但是在民众看来,这种上下超配的现象是有关联的,他们都代表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长久以来,干部“超配”破坏了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尤其是一些部门领导干部多了,办事效率、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反而更低。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逐渐推行“权力清单”的改革,这是顺应民心之举,而它的落实也有赖于“岗位清单”、“编制清单”的明晰,中央部委应更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尽快消化“超配”干部,而地方政府部门究竟该配备几名领导干部合适,应该由地方立法给出更明确的规定。

其次,要建立能上能下、能奖能罚的良性官场生态。无论是中央部委还是地方,“消化”超配干部都是棘手难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官场生态不够正常,官员“能上不能下”最为典型。无论是部门整合造成的“干部扎堆”,还是不正之风导致“副职批发”,都发端于一旦为官就论资排辈,只要没有违纪犯错,就只上不下。此外,官员的福利待遇和行政级别密切挂钩,这种制度安排形成的巨大阻力往往让整治“超配”的行动功亏一篑。所以,建立良性官场生态才能有助于深层次解决“超配”问题,同时也要改进目前官员的激励和退出机制。

其三,要强化对在岗、在级领导干部的监督。老百姓不仅关心干部是否“超配”,也关心这些干部是否认真负责地干活。如果所有干部都在用心、卖力地工作,那么即便是“超配”,那也说明这是合理需要。老百姓痛恨那种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的官僚作风,就必须强化对那些占有岗位、享受待遇却不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的监督。一些基层为了腾挪出更多晋升岗位,采取科级干部52岁、副处级干部55岁退居二线的措施,保留他们的工资和待遇,但前来办事的民众找不到他们,甚至连单位同事长年累月都碰不到面。这种“养老式”的安排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公共财政,更让政府形象大打折扣,平添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

所以,中央推行专项整治超配干部,但不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多管齐下,治理贪官、庸官、惰官、闲官,从多个维度着手,系统性地改善全国的吏治状况,争取民众的最大满意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领导用人要放心、放权、放手
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样式
抚州管理中心-省高速集团抚州管理中心中层副职(副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的通知
解决干部“超配”不能一调了之
省委副书记是一个怎样的职务?哪两个省份的省委副书记职数最多?
“三严一减”整改“三超两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