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童谣内心的梦:《贵州80后诗歌展》读后
故乡童谣内心的梦
——《贵州80后诗歌展》读后
颜若水
贵州80后也不乏可看做是中国80后的缩影。冰木草属于灵性写作的一类,他在精短里述说灵性。灵性的闪烁是冰木草的风貌,他的分行艺术是将一句完整的话语在巧妙处断句,偶尔用上逗号,隔开,生成诗歌词语断裂处的闪烁,只需万分之一瞬,短到极处,让读者看见那一抹熠熠灵光。
相比之下,非飞马的断句是逻辑上的,讲究顶针似叠句的运用,明显的和隐藏的顶针似格局在非飞马的诗歌中交替出没。词语的背后拖着长长的尾音,这尾音构成诗性的灵动。与冰木草不同的是,非飞马的精短是童谣似的,这成就了非飞马的诗歌意境,有韵味的境界呈现干净纯洁的本色状态。孩童的心性,或者为明心见性的孩童咏唱的难能可贵,提高了非飞马的诗歌品质。儿童是最性灵的,诗人是性灵中之性灵,非飞马亦然。
罗逢春的诗歌也接近“童谣体”。罗逢春情怀深邃,汲着乡愁坐在现代的离合悲欢里讴歌。罗逢春怀抱一轮明月,彼在和他在地拉锯,乡愁染上月辉,淡而干净的愁绪在各种具象里弥漫,排列有序的文字述说乡愁,可以窥见诗人胸腔里的府邸,生计之余,脏腑透明,九曲回肠的想念藉着明月缠绕在回乡的愁思中。月亮只是一个特定的物象,其实罗逢春可以随时随处附着在眼底所见的任何一物上,飞架他的诗思。玄想似的坐在雨天,罗逢春也可以为读者展现一幅孤独哲学的内心审美图。
蒲秀彪的诗歌仍然具备童趣特点。以《儿子的小手枪》为例,蒲秀彪契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一个小小的顽皮手势,将人伦之乐保留在几句简洁的诗歌中,韵味有初为人父的情致,以及家有贤妻的满足。
罗霄山的诗歌很抽象。时光在罗霄山的笔下是流动的,与生命汇聚,与内心的清冷孤寂汇聚,与生存之中时而出没的薄弱意志汇聚,即便是在夏天的骄阳下,也能挖掘出沉静之中的一份颤栗。罗霄山的诗性叙述注重感受性,感受时光的潮水,感受太虚之虚,诗句精短到休克状态时,抵达脱去凡俗之后的空明。抽象的回声只有谛听的耳才可以发现,而发现的或不被发现的,都不可阻挡地被淹没在脱落与生存之间。苍凉和琐碎都被埋在一个一个的细节里面,远离荣华富贵,乡间的爱情与二十四节气挂钩。罗霄山在诗歌里安家,故乡放在心上挂着,一片愁怀覆盖在醒着的神经中枢上,故乡时而具体时而朦胧。
罗树的诗歌较具特立个性。他把惶恐的人性与生存的艰涩在诗歌里搅拌,城市和乡村在诗歌里
混沌,乡村人和都市达人的边界在罗树这里模糊了。罗树站在都市讲述都市,与岁月也与乡村有关的一切潜在蜕变都发生在都市,都市的迷离脸庞如一个巨大的投影仪,有情个体加冷峻都市,万花筒在每个人的手中紧握,人也不过如地图上一个细小的符号。罗树的诗歌,笔法错落,句式精致,节奏里似古韵而骨髓里是现代。罗树行走在都市,心灵的原野却摆弄的是故乡的琴弦。小令似的诗歌结构,元散曲似的行吟。但是有时罗树会离开表象的文图,进入内心深处混乱的意识,原貌再现每一次瞬息万变的念头,也略显纷杂,诗歌叙述的阙域相对停滞,转旋在一个局限的范围,时间上和空间上都略显狭促。
在吴英文的诗歌里,拟声的虚无和现实的细碎肩靠着肩。鸟是虚拟的,在遥不可及的梦境中,具备着各种情态和贴近非凡生命的野心,优雅而飘渺,诗人不能言说这种梦境里的美丽,高悬于心,不可企及。吴英文的拟声世界里,声音的细碎细到声音的沉默状态,而即便是沉默状态的声音,也具备着割碎空间的威力。一场声音的革命,引来一只猫的走动,环境和自然,时间与人心,在幻觉似的推理中,一只瓷碗的碎裂与时间有关,而猫的性情藏在猫的灵识里,诗人深入实际进行了一次实证,碎裂的瓷碗和猫的敏捷并无联系,多多少少对人的识障进行了清理式修正。吴英文的拟声世界是紧缩的孤寂,近乎消亡的挣扎上演着绝望的呼声,于是,吴英文怀念一只从没有见过的鸟,一只由概念组成的鸟。
古秋书写死亡的笔调迷人而凄清。抓住人心的大安静扑灭喧响世界的大知觉。积极但却声色不露,讲述着死亡与果实,浮生与沉默,以及宽厚的大地——母亲永恒的胸膛。从古秋这里,可以还原人类原初的梦境,也可以回溯人类原初的纯洁。古秋就是这还原和回溯之中的呓语者,他比词语更动人,仿佛一切自然物的情人,他的爱慕和渴求来自内心深处永不枯竭的梦想,内在的高贵和自然的高度相媲美。
庞非擅于描绘心灵被触动时的那一瞬。有一个东西在庞非的诗歌里奔跑,触目惊心的纷乱挤兑着比光阴飞逝还快的青春生命。都市无处不在的喧嚣衬托着诗人源源不绝的内心饥渴,留不住的花开花落,蜂拥如蚁的人群趟过惶恐摇摆的夜晚,每一张嘴都可能是一个秘密决堤的口子。
朵孩的诗歌里有一些触须伸展着,长长的挂在标题上,构成一簇眉须。朵孩喜欢炮制长长的标题,那标题足可以组成另外一节短诗,这种标题与正文刚好形成一个对望,如隔河的两联山峰。也许这是一种蓄意的探索,怪异之中透出些标新。内在狂躁和孤寂同在,诗歌便布满渴求的生命面貌。
急促的时光,细细的雨脚,一瞬即更替了的四季,注解着钱磊对生活的热爱和慨叹。钱磊面对文字,充满敬畏,流光里的青春,流连忘返的脚步,驱迫着诗人从秘密的意境中掏出热血,谱写咏叹的组曲,歌咏比时间还漫长的美好事物,钱磊的诗意历练和庞非刚好构成逆向讲述的对比。
代雨映的诗歌闺阁气息浓郁。闺阁的独特想象却不受限制,词语的特大反差组成代雨映诗歌的句式张力,夸饰的跳跃状态让诗句有飞腾感。猛虎和蔷薇乃至一面镜子能够统一在代雨映的诗歌中,用一种青春的娇蛮述说着诗意。代雨映着力解除内在的孤独,灵秀之中略显快意的邪性,邪性里的忧伤却是自己留给自己的,代雨映并不扩张自己的“凶残和叹息”,隐忍的表达,极具张致的撕裂美在代雨映的小诗里展出。
徐源的诗风多变,快捷的速度让读者缓不过气。现实主义的徐源没有小我抒情,浪漫主义的徐源空灵独异。诗家的倾奇显怪在徐源的诗歌里随处可见,徐源是80后当中更为独特的一个,他关注民生,讲述时政,也进入内心,描摹精神。徐源的激情是饱含悲悯气质的激情,冷峻凝炼。饱满真实处似山脉无声,空灵虚无处似高天游云。很难用管中窥豹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徐源,要了解徐源,必得展开他,密密麻麻的诗歌标记,昭显出一个多元的徐源。仅就《穿青人》和《西部,西部》两组诗歌,徐源就从80后中脱颖。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以及人类环境的关注,奠定了徐源向上攀援的基础。
杨长江的诗歌比较接近原生态。墓碑、时间、落叶以及风都是与生俱来的安静和凄楚,生命个体的孤寂感,生灭无常的生命现象是杨长江的诗歌底料。对故乡和对亲人之爱盘绕在诗句间,诗境朴素,心无杂质,与另一个苗族诗人李金福一样,点缀着苗家的诗歌生态,诗风清新,自然随性。只是李金福的诗调子欢快,而杨长江却略显忧郁。不管是欢快抑或忧郁,原始性灵的吐露绘制了他们的诗歌坐标。
陈德根,一个带着诗歌奔走异乡的诗人。触目惊心的个人简介上写着:现在浙江宁波打工。空间距离的遥远构成诗人情感历程的艰涩,诗人诗歌里的亲人被诗人用笔尖设置在纸张上,随时想念就随时相聚。只是这相聚是以冷寂的诗思为媒介,是自言自语到耳语状态的低吟。背井离乡,幸福在别处的酸涩是陈德根久久抚摸的疼痛,书写辛劳和奔波之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成了陈德根不能摆脱的命运。
熊炎的乡愁是传神的。熊炎采用艺术审美的魔变手法,将故乡提炼在纸张上,小心翼翼。与陈德根一样,在纸张上倾诉乡愁。而熊炎更具曲折蜿蜒的诗性描述天赋。戏剧因素的导入使得熊炎的诗歌极具动感,微型的舞台效果出现在熊炎的诗歌中,乡愁聚焦在玲珑浩淼的纸张上,烟霞云雾自成格局,熊炎想家时便抖动纸页的一角,就能看到犬吠、鸡鸣、炊烟马匹以及河水汤汤,安住乡愁,爱恨交错,是熊炎的抒情定位。
顾潇的诗歌是铺排似的,意象浩繁。顾潇的意象蜂拥着奔向一个意境,却又密不透气地遮住庐山真面目,诗孔如细微的针眼。顾潇抒发欲望,抒发青春的火热和动荡不宁,抑制,歪曲,变形,进入叛逆曲折的生命轨迹。有时顾潇不讲逻辑,像一名醉汉惊人的天才胡言,东倒西歪的乱码,迸射出酒神光芒。
贵州80后的诗歌虽各具情态,却也有共通之处。故乡是一大主题,当然,这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贵州80后的故乡是疏离之后的回望,离开之后的记挂,是穿越生死之后的追思。唖木、熊炎、古秋、罗逢春、杨长江以及陈德根等都在书写故乡,淡淡的忧伤淡淡的乡愁,生死交替的与亲人的诀别与哀思,使得故乡丰盈真实,饱满真切。
抒发个人内在精神梦想的属于另外一类。他们通过纵向深入,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焦渴、向往、迷茫、欢乐、幸福或者忧郁,以此达到普遍性。每个个体的声音汇聚起来,组构着一代人具体的精神内质。
令人赞赏的还有写童谣体的诗人,他们让诗歌界看到人类情怀的原始性情,清洁,干净,纯真,透明。而这,是路标,是诗歌的方向,智慧而美丽,善既是美,纯即是真。
2011年5月31日于毕节
(颜若水:女,贵州毕节日报主任记者;诗评家;贵州诗歌学会副秘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第85期《…等…》《流浪》《路》《活着》诗评和精华作品
黄恩鹏为西藏军旅诗人凤鸣诗集《在光荣的忧伤里》作序:携诗意乡愁为青春加冕
“时光”主题:没有一次抱歉是为了自己
乡愁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美酒!
任真:回不去的故乡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