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用课后习题 化“累赘”为亮点《学习方法

■王礼平

 

    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之后都设置了思考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对学生理解课文、教师教学起到了指明方向、突出重点、暗示难点的作用,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重要内容,常常视其为“累赘之物”。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运用、扎实指导,就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打造别样的精彩课堂。

    关注课后练习,强化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是,教师通常对学生的预习并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常常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要么读读课文,要么抄抄词语,要么搜搜资料,预习过程缺乏应有的思考。教材对课后习题的编写注重了对课文导学功能的开发,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加以运用,才能发挥课后思考题的真正价值。

    依托课后练习,明晰教学思路

    课后习题是教材编者对教材的理解和解释的暗示,是编者与教师的特殊对话。教材的编者一般都是从文本核心价值主题人手,以典型的文本语言形式编写课后习题的。因此,抓住了课后习题,也就抓住了文本的命脉,为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后习题的导向性作用,将练习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起来,制定鲜明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借助课后练习,提升诵读能力

    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都把课文的朗读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征的不同分别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背诵课文等不同的朗读要求,凸显了语文教学要强化语感、积累语言、体验情感等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妙用课后练习,推进读写迁移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文本内容的体悟上,读懂了文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就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语用”理念的提出,促使当下阅读教学的重心从关注文本内容向关注文本形式转移,不仅要读懂文本内容,更要关注文本形式的表达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事实上,课后思考题也有大量推动学生阅读与表达高度结合的练习,旨在让学生从句段形式、立意思考、布局匠心、写法效益等不同的维度,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总之,课后练习是编者为教师、学生走进文本而潜心修筑的一座桥梁、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只有充分重视、巧妙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寻阅读与习作的融合点
小学语文教研组记录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
我的“智慧语文教学主张
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
如何构建好高效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