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为何疏离语文
郑义广 长期以来,有个现象一直令语文老师感到尴尬: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甚至认为语文学与不学没什么区别,语文课时或成为他们的休闲课、发呆课和理科刷题课。这固然与学科特点及当下的社会心理有一定关系,但究其根本原因,不能不说是语文课“忽略知识”惹的祸。徐默凡先生说:“上一轮教改前直接教、直接考研究性知识的通俗版本,中学语文课成了大学中文系的预科;教改后废除知识性内容,什么都不教,语文课成了每个教师自主研发创新概念的实验室。”(见《语文学习》2016年第9期《新课改应开发好语文教学知识系统——从语文知识的学、教、考说起》一文,下同。)对改革前后语文课堂生态的概括可谓一语中的。

  综观当下的语文课,老师们近乎一致地对知识教学弃若敝屣,除了古文,我们绝少看到老师在赏析文本的过程中认真地讲解其中的字词、语法,语文课俨然成了老师展示十八班武艺的秀场,教材可以随意取舍,目标可以随意制定,一时间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主张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风风火火,蓬蓬勃勃,然而褪去华丽的外衣,冷静下来细细思索,热闹丰富的背后却是空疏与混乱,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是晕眩和迷茫。笔者曾对高中学生做过抽样调查,很多人对“病句”和“古文句式”中必须要用到的主、谓、宾、定、状、补的知识都只停留在“知道概念”的阶段,对如何辨识、划分这些成分十分茫然,中学生读了十年左右的语文,仅有的一点儿关于句子成分的认识多半居然还是从英语课上得来的,真是咄咄怪事!

  一方面,语文课缺乏“命题知识”传授这样的抓手,追求表面热闹,往往让学生听课时如坠五里雾中,莫知所从,另一方面,作为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阶段检测或升学考试中又少不了语文的身影。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原则,让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好采取“教考分离”的办法,即“所教非所考,所考非所教”,于是经常出现高一、高二、高三语文考试混用试卷的情况,老师和学生也都习以为常,不以为怪,更不以为非。这种做法乍看起来十分讨巧:语文课可以随意上,语文考试可以随意考,语文老师很轻松!殊不知,长此以往,我们正一点点把学生从语文身边赶走,赶向数理化,赶向其他“非语文”的地方,“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此之谓也!想想也是,既然语文老师教的基本用不到,考不到,那干吗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听语文课呢,不如做点别的事情实在。

  学生疏离语文,除了因知识缺位而导致的“教考分离”之外,还有一个极重要原因,便是考试知识系统的蒙昧与混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术语内涵不清,意义交叉严重。聊举一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按照各种高三复习用书上的说法,三者应该是并列关系,同属于另一个上位概念“表达技巧”,但在实际答题过程中,“表达技巧”这种提法基本不会出现,一般都以“手法”或“表现手法”代替,如:

  【2016年山东卷】20.(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按:原句为“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

  答案是:“细节描写,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题干明明问的是“表现手法”,高考命题者却从与之地位等同的“表达方式”角度来组织参考答案,多少有些答非所问的意味,考生若不是“身经百战”,早明白其中的各种套路,怎能不迷失方向?

  【2015年山东卷】2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2分)

  答案为:“(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这道题与上例的设问方式如出一辙,同样是“表现手法”题,答案的核心却又指向了另一个同位概念“修辞手法”,如此忽左忽右,真是有些难为考生了。诚然,这两个句子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手法很明显,题目并不算难,但为什么要使用错误的概念来“迷惑”考生呢?命题者是觉得“修辞手法”太低端了,不屑使用,还是自己也被这些内涵与外延原本就不清楚的概念弄糊涂了?

  二、题干表述混乱,答题方向不明。徐默凡先生说:“历年来的语文高考在命题时几乎不使用任何术语(即没有任何教学型知识作支撑),却要求按照标准答案来评分,这不免使考生陷入猜测考官命题意图的困境。”事实的确如此。翻检历年的高考试题,有些问题表述看似简洁,实则模糊不清,指向不明,徐先生举的2015年上海高考卷的三道“赏析题”和2016年上海高考卷一道“含义题”,便属于这种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些问题表述十分相似,预设的答案却在思路和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差异,王白云先生列举的几道“作用题”便是这样,(王先生说,这些考题围绕的焦点都是“结尾段的作用”,尚不周延,因为2012年上海卷的选文共有7段,而且第⑥段也不具备结尾段落的特征,这里不妨再上升一层,将它们概括为“作用题”。)试看:

  【2011年上海卷】12.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4分)

  答案:引用《诗经》名句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

  【2012年上海卷】4.简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

  答案:第⑥段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

  【2014年上海卷】5、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

  答案:第⑥段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与前文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寻求真相的意愿的相关论述构成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

  同样是围绕某句、某段在文中的作用设题,2011年考题的参考答案分为“结构上的作用”(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主旨表达上的作用”(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和“内容上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三个方面,2012年考题答案则是“概括文段内容”(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加“内容上的作用”(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两点,2013年考题的答案又变成了“概括文段内容”(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加“结构上的作用”(与前文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寻求真相的意愿的相关论述构成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两点,完全理不出可作为指导的共性答题思路,笔者不禁想问,类似这样的“作用题”究竟从什么角度切入才算方向正确,从哪些方面组织答案才算圆满周全?

  王白云先生说,“但凡语文考试,特别是高考,命题总是围绕语文知识‘点’进行的。”“试题的‘背后’潜伏着虽不够严密完整,但是一定存在的知识系统。”对此笔者深表赞同,然而,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让这种知识点、知识系统从“舛漏”走向“严密”,从“背后”走到“台前”,从“潜伏”走向“显露”,使每个考生都有抓手,都能明确知道答题的方向所在,不要让他们一边苦心孤诣地想法思索文章的内容、思路、技法和主旨,一边还得绞尽脑汁地揣摩出题意图,猜测标准答案。

  毋庸讳言,我们的语文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年虽然经历了课程设计、教学理念上的一些变革,但未必每次改革都是前进的,究其原因,概在于追赶潮流者多,深入思索者少。笔者生性鲁钝,又兼学力不逮,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虽心有所感而口不能道,近日读了《语文学习》2016年第9期“语文知识教学再审议”的一组文章,顿觉畅快,窃以为这些讨论逼近了诸多语文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如果循着这样的思路,踏踏实实地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和考试的知识系统进行改造或重建,做好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有效衔接,使之更加明晰、完善,更加富于阶段性和层次性,则功莫大焉!

  其实,孩子们从骨子里来说还是爱语文的,如果能够少一些凌空高蹈的课堂、少一些不知所云的考题,学生肯定会再次亲近语文,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马正:语文阅读理解不会做?不怕!掌握这三点,就能得分
如何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学习方法
中考语文名著考题必读名著相关知识相应练习(附全部答案,)
1000个语文课外知识题!背熟这一份,6...
【每日一题】标点,最基础却容易做错的语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