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3年陈赓提出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听后:去叫周总理
userphoto

2022.06.22 江苏

关注

原创2022-06-21 14:07·红史

1953年的一天,董必武急匆匆地来到中南海,求见毛主席。

毛主席刚问候两句,董必武就开门见山地说道:“主席,陈赓找我有急事,我无法做出,就急匆匆地找您来了。”

董必武告诉毛主席,陈赓向他提出释放一名死囚,这名死囚罪行恶劣,此事让他实在为难,毛主席听完,眉头紧锁,点起一支烟后,吩咐身边人员:“去叫周总理!”

毛主席、周总理、董必武三人认真商议一番,又将如何答复陈赓?

图|董必武

初建哈军工

1952年,陈赓从朝鲜战场上归来,被免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的职务,因为:

他被毛主席任命为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

起初陈赓也有些“胆怯”,担心自己没经验,又隔行,办不好这个任务,毛主席说:“你住过黄埔军校,办公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都干得很出色。”

在毛主席看来,陈赓是创办军事工程学院最合适的人选。

在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彭德怀等老友的支持下,陈赓接受了这一重任,毛主席叮嘱陈赓,要他放手去干,有问题及时找周总理解决。

重任在肩,陈赓立刻制定部署,踏上办学道路,请教专家、选定校址......每个步骤,陈赓都严肃对待,大家也都给陈赓以全力支持。

图|陈赓

办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知识”,所以陈赓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的一大原则就是“以教学为中心”。

陈赓十分重视组建教师队伍这件事,建校之初,学校师资力量缺乏,老友陈毅支持陈赓办学,为他提供了极大的师资力量。

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毅做了一件事:他将在上海的专家们、教授们等高科技人才聚集在一起,不仅下令妥善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给他们一个家,还专门成立了研究室,让他们可以安心从事研究工作。

陈毅深知,新中国需要人才,他要留住这些人才。

事实证明,陈毅是有先见之明的,等到陈赓创办哈军工时,陈毅将自己苦心召集来的所有教授,转头送到陈赓手下,形成哈军工最初的师资力量。

图|陈毅旧照

陈赓依靠这些来自上海的教授,组成一个请调小组,通过这部分专家的力量,要邀请来更多的专家,每次开会提到一些有专长的人才,陈赓总会兴奋地表态:“抓紧调来!”

可调集人才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新中国建立之初,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极其缺乏,要调来一个人才,需要层层批准。

当弹道专家张述祖教授将需要聘请的专家名单交到陈赓手上时,他本人都面露难色:“我是写出来了,可是要把这些人调来难啊。”

陈赓向来是个“凡做必行”的性格,对于他要做的,他一定要想办法做成功,陈赓从上到下看了一眼名单,然后淡定询问:“你说吧,调他们需要什么人同意。”

张述祖告诉陈赓,名单上的专家有军队的,有地方的,最起码都要让政务院副总理批示同意,有些特殊人才还要去找周总理。

一方面,各个领域也确实需要人才建设,另一方面,哈军工师资力量稀缺,陈赓考虑过后,决定先调来一部分专家,作为骨干,其他的日后再慢慢调。

图|陈赓旧照

他拿着名单去找了分管各项工作的陈毅、贺龙等,得到军委中央的同意后,最后要报呈周总理审批。

周总理日理万机,每天的生活被工作、开会填满,要想腾出点时间来,着实不容易。陈赓就早早地来到中南海西花厅,那时周总理还没有出门工作,正在卫生间。

等周总理从卫生间出来,看到陈赓很意外,他没想到这么早,陈赓居然出现在西花厅,周总理问:“陈赓,你这么早来做什么?”

陈赓立即把纸和笔递到周总理手中,认真说道:“我要调几个教授,请你批一下。”

周总理问“你等一下不行吗?”陈赓答:“等一下,你就走了。”周总理实在是了解自己的这位老朋友,了解他的行事风格,时常为了找他办事,将他堵在卫生间。

看到名单上列了几十名教授的名字,周总理都有点为难:“你这个陈赓啊,怎么一下就要这么多教授?能否减少一些?”

“这是最低要求,不能再减,你不批,我就不走。”陈赓“理直气壮”地说。

图|周恩来总理

实际上,周总理早前就开始帮陈赓解决哈军工的师资问题,他看着陈赓,微笑着接过笔,签下“同意”两个字,陈赓离开前,周总理还交待他,去找刘伯承。

因为周总理从刘伯承那专门给哈军工调来两位教授,陈赓一听这个好消息,更加高兴了,笑着离开西花厅,随即直奔刘伯承的住处。

一见陈赓气喘吁吁地过来,刘伯承佯装面色不悦的模样:“陈赓啊,你的手可真长,竟然挖到我的墙角来啦。”

陈赓刚说一句:“老师长,我哪敢!”刘伯承就哈哈大笑,握住陈赓的手,真诚表示,他一定会尽全力支持陈赓办学,更何况还有周总理的交待。

靠着大家的支持,也靠着陈赓本身的努力,术业有专攻的教授们从祖国各地,纷纷汇聚到哈军工。

在陈赓心中,始终信奉一点:“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所以他一定会想办法为哈军工呼唤大批的优秀专家,不过,他也有碰到“难事”的时候。

图|刘伯承

“死囚”难题

一天,张述祖教授专门来办公室找陈赓,因为哈军工需要一个弹道专家,陈赓很挂心这件事,张述祖刚一进门,陈赓就问起弹道专家的事。

张述祖先扶了下眼镜,然后告诉陈赓,他确实找到了一个专家,留学法国,经验丰富,很适合哈军工。

“那咱们赶紧要呀!”陈赓高兴地说道。

张述祖告诉陈赓,这个人要不来,就算是周总理,也批不了这位“专家”,他这么说,反倒激起了陈赓的好奇心:“我不信,你说说他到底是什么人?”

张述祖口中所言的专家,叫沈毅,这位沈毅究竟有何特殊身份呢?

图|陈赓旧照

沈毅年轻时就在法国留学,专业就是学弹道学,在这一方面,他是绝对的专家,抗日战争时期,沈毅回国,就任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少将专员。

沈毅在重庆时,与周恩来相识,周恩来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沈毅也逐渐被打动,后来更是直接在东北起义,投奔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少见的留洋专家,为我军制造枪炮有过贡献。

建国后,国家信任沈毅,让沈毅就任国家民航局财务处长,这个职位任重道远,作为管财的钥匙,原本他可以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但偏偏沈毅没有忍住贪念。

短短的几年,沈毅就贪污了巨额公款,购买大量奢侈品。前有毛主席亲自下令,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后有全国范围内反腐斗争,沈毅怎么可能逃过?

当我国第一次展开大规模反腐斗争,沈毅的罪行被群众揭露出来,沈毅被捕入狱,因为钱款巨大,罪行恶劣,沈毅最终被判处“死刑”,身陷囹圄,他曾引以为傲的知识与才华再无用武之处。

所以当张述祖、陈赓知道沈毅这号人物时,是又喜又恼,喜的是他们终于找了期盼的弹道专家,恼的是他居然是个“死囚”。

这下,陈赓就算想找周总理批示,也没法找了。

图|中间为陈赓

听到张述祖的汇报,陈赓从座位上站起来,在办公室中不断踱步,一直在思索着什么。抓腐败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进行的,几乎每天晚上,毛主席都要亲自听取汇报,从严处理这些贪污犯。

他要如何才能让这“死刑犯”为哈军工所用呢?陈赓眉头紧锁,沉思良久,许久之后,陈赓问张述祖:“你说,这沈毅确实是个人才,我出面要下这个罪犯如何?”

陈赓一提出这个想法,张述祖当即惊讶,也很怀疑这件事能否办成?

要下死囚实在不是一件易事,陈赓亲自和薄一波通电话,希望他能帮忙要下沈毅,电话那头薄一波大吃一惊:“你真是爱惜人才,这个贪污犯判了死刑,你也敢要?”

“既然是人才,请你留他一条命,我还可以用他。”陈赓坚定回答。

薄一波被陈赓的执着打动,同意帮他,由于沈毅是被判了死刑的罪犯,要想调用他必然要经过层层审核,薄一波告诉陈赓,不仅得征得他同意,还得去找董必武一趟。

图|董必武

董必武是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政法委主任,负责沈毅的事情,跟薄一波打完电话后,陈赓立刻拨通董必武的电话,开门见山:“董老,刀下留情,麻烦你把民航总局那个贪污犯沈毅留给我们哈军工吧。”

和薄一波的态度一样,董必武目瞪口呆,赶紧询问陈赓要那个死囚干嘛?

陈赓向董必武说明事情的原委,目前哈军工缺乏人才,作为弹道专家的沈毅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他迫切地希望能将沈毅留下来,将功赎罪。

虽然在薄一波的帮助下,陈赓找到了董必武,但董必武也做不了所有的主,沈毅贪污了几亿元,罪行太过严重,影响太过恶劣。

董必武向陈赓承诺,去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商议,看是否能将沈毅的死刑修改为死缓,并于监外服刑。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不仅如此,董必武立即直奔中南海,寻求毛主席、周总理的意见,刚到中南海,毛主席就关切询问:“董老,最近身体怎样?”

董必武称身体很好,很感谢毛主席的关怀,随即提起陈赓所求之事:“主席,陈赓找我有急事,我无法做出,就急匆匆地找您来了。”

董必武将事情的原委告诉毛主席,毛主席抽完一支烟后,叫人将周总理唤来,一起商议沈毅的事情。

诚如陈赓所言,沈毅贪污有罪,但他的知识无罪,尤其是在祖国缺乏人才的情况下,在毛主席、周总理的面前,董必武坦言,他本人很支持陈赓的想法。

三人认真商议过后,陈赓的提议最终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批准,同时,沈钧儒也配合支持祖国的建设。

当董必武将好消息告诉陈赓时,陈赓高兴极了,兴奋地说道:“太好了,董老,哈军工太缺人才了。”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陈赓的大胆提议、薄一波、董必武、沈钧儒的倾力相助,毛主席、周总理的批准,大家的努力为哈军工提供了支持,也改变了沈毅的命运。几日后,带着手铐脚镣的沈毅被带到陈赓面前。

签字确认后,送人过来的工作人员取下沈毅的手铐脚镣,对陈赓说:“这个罪犯以后就交给你们哈军工管理了。”

这就是陈赓全心全意争取来的人才,彼时的沈毅已经洗心革面,深知陈赓对他的知遇之恩,沈毅活动了一下已经被卡出印痕的手脚,整张脸羞愧地低了下去,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态面对陈赓。

陈赓暖心安慰:

“沈毅,我们保你出来,希望你用你的专长继续为人民做工作,明天我们就送你去哈尔滨,到军工后,你就负责翻译科技情报资料,一边工作,一边改造,重新做人。”

这句话刚说完,沈毅已是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陈赓面前,哽咽承诺:“你们给我一条生路,我一定好好干,立功赎罪。”

陈赓赶紧将沈毅扶起来,鼓励他好好工作,来日将功补过。陈赓随即下令,将沈毅安全护送到哈军工,交给政治部保卫部进行管理。

图|陈赓与哈军工

由于沈毅既是罪犯,又是人才,他的管理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错。而沈毅也没有辜负陈赓所做出的努力。

在哈军工工作的日子里,沈毅翻译了不少国外的科技资料,对我国的弹道专业研究提供了极大帮助,鉴于沈毅的优秀表现,陈赓还争取为他减刑,鼓励他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建设。

沈毅到哈军工工作几年后,就迎来了国家的首次特赦。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毛主席建议,可以释放一批确实改恶从善的罪犯。

曾经的国民党将领王耀武、杜聿明等人都被第一批特赦,沈毅也与他们一起,成为首批被特赦的罪犯,从此不必再服刑。

沈毅住在哈军工的教授楼里,生活与工作都有了保障,洗心革面的他也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哈军工,见证祖国的国防与科技力量愈发强大,沈毅一直在教授楼里生活到晚年。

许多年后,哈军工的老教授们提起陈赓力保沈毅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

“陈赓院长是真心实意地尊重知识,爱护人才!”

图|周恩来总理

孜孜不倦

陈赓依然奔波在为哈军工强大师资力量的工作上,他时常去西花厅,请求周总理批示,以至于周总理看到他直言:“陈赓,你怎么又来了?上次不是说好的最后一次了吗?”

“这回是最后一次,这次可是学院急需的,专业实在需要学术带头人!”陈赓认真说道。

周总理忍不住“吐槽”起这位老朋友,若是把教授都调到哈军工,恐怕别人都有意见了,周总理回应陈赓:“这次我不批好不好?”

就像第一次来周总理批示名单一样,陈赓笑嘻嘻地:“你不批,我就不走啦。”

周总理一边说:“这可是最后一次了”,一边给名单上签字,陈赓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立即道谢,然后向周总理敬军礼,美滋滋地拿着有周总理签名的批文,心满意足地离开。

汽车在门口等着,陈赓坐上车,高兴对等待的秘书说:“走,咱们有了'上方宝剑’,立马去办。”随即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处。

图|陈赓在哈军工

在陈赓孜孜不倦地奔波中,1953年哈军工创立之初就已经有了500余名教授,300余名实验人员,从无到有,哈军工逐渐强大,刘伯承笑着称赞陈赓:“你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哈军工真是进展神速啊!”

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人们看到哈军工创建的过程,看到陈赓的努力,感慨说道:

“从陈赓将军的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捧向科学家的是一颗无比赤诚的心!”

1961年,哈军工成立的8年后,陈赓将军逝世,人们伤痛,可今日的哈军工永远也不会忘记陈赓为哈军工付出的心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2年沈毅被法院判处枪决,陈赓亲自求情,毛主席:你去找周总理
50年代,陈赓创办哈军工,却向中央索要一个死刑犯,毛主席:批准
53年陈赓要放死刑犯,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听后:去叫周总理
52年一名弹道专家贪污,陈赓找毛主席求情,主席:去把周总理请来
陈赓创建哈军工初定校名,周总理看后,为保密特意删去两个关键字
1953年一交警拦下陈赓强行蹭车,陈赓送其到市政府:叫吕其恩下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