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匠人手工做扇36年,恢复失传600年泥金扇,一把售价20万

酷热难耐,怎能坐等清风?

还好,我们有扇子。

折扇看起来风雅又清凉,但是制扇却和二者都不沾边。

走进苏州“王健扇庄”的折扇作坊,制作折扇的多个工序同时进行。

王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折扇制作技艺传承人,从业36年。

不同的工序对气候的要求各不相同,譬如竹料需要干燥,但扇面要求湿润,因此作坊不采用人工降温,跟着老天走。

选材

扇骨是折扇的灵魂。

王健从江南一带挑选竹料,棕竹和楠竹要取山间抱团成林的,方为好料,色黄晶莹,竹龄大致四五年,出黑筋的不要。

运到扇庄之后,立即水煮,然后要和美酒一样“窖藏”八年。

八年间,若竹料开裂、发霉便只能弃之不用。

制边骨

苏州折扇技艺,犹如“树人”,若需成为一把翩翩君子的折扇,边骨的弧度对于制扇人而言至关重要。

王健制作的《春夏秋冬》折扇系列

边骨的弧度小了,打开折扇的时候就有声响,弧度大了,扇子则无法夹紧甚至会自己打开。

制扇骨

苏州折扇讲求达到“水磨玉骨“的效果,说的就是扇骨,打磨出玉的光泽,抚摸起来如同婴儿脸般细腻。

而要达到扇骨的玉质效果,需要前后不厌其烦打磨几十次,最后还要用特别的树叶——沙叶来细磨。

“沙叶打出来的光,由内到外;用砂纸的话,浮在表面。”

只这毫发之间的差别,就决定了工艺品与艺术精品之间的距离。

扇面开纸

开纸环节,200张宣纸摞在一起,细刀深切裁成扇形。

这是极其考验臂力与分寸的一步,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闪失,200张上等宣纸便成了废纸。

净面

接下来的净面环节,仍需以近乎“吹毛求疵”的细致,用竹刀去除宣纸表面附着的草茎。

宣纸由青檀、稻草等制成,表面会残留有杂质,这对于扇面是不允许的。

上矾

接下来,给扇面上矾水的技艺,是王健的制扇机密之一。

扇面是折扇的“血肉”,给生宣上矾水,可以使扇面更挺括,增加扇面的强度,并达到更平滑的手感。

刷矾水是门巧功,太嫩会透墨,太老则容易断纸。

王健将两位民间师傅的独门配方融会贯通,独创出自己的原料配比,将原本纤弱的纸张,炼成琴心剑魄的侠者。

纯手工的魅力,还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即使配方相同,挂矾水当天温度、湿度的变化,对最终成型的扇面也有微妙的影响。

也因此,王健的矾水配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要根据温度、湿度的变化进行配比。

挂完头矾的熟宣,阴干后取三、四张层叠裱糊,还需要正反两面各套三次矾水,再阴干后折出折痕,扇面才算完成

折扇面

王健制作的扇面,也是他的独门绝技之一。

其中的玄妙与内功,只有制扇人心知肚明。

“一幅好的扇面,可以很轻松地穿入扇骨,扇骨还要能够轻松取出;取出扇骨的扇面,必须是完整无损的一张挺括宣纸。”

泥金扇面

泥金扇制法在明代十分卓绝,疏密有致的金色图案宛若天成。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泥金扇上的金箔并非浮于宣纸表面,而是与扇面相濡以沫、骨肉相连。

但遗憾的是,古籍中有关泥金扇的技法鲜有记载,只留下语焉不详的“金箔震碎,精泥而成”。

王健为了恢复“泥金扇法”技艺,用了16年。

他用铝箔、银箔尝试了数以百计的试验,但无一例外均告失败;扇庄生意渐有起色后,他才有机会用真正的金箔,来做试验,很快就获得成功。

9寸块金仿明乌木泥金

他研创出独特的雨夹雪、片金技法,同时将98%纯度的赤金与74%纯度的冷金相结合,在素色扇面上营造出类似“墨分五色”的层次效果。

王健并非多产的艺术家,每年亲制的扇子不过10把,且每把的造型设计都需斟酌良久,从艺30多年,他自己满意的作品也仅有100把左右。

棕竹泥金扇:王健泥金扇的另一件代表作。扇面淡金,扇骨为玉竹和棕竹,色若茶汤,清新朗润。

近几年,王健制作的苏州折扇在拍卖会上的落槌价屡创新高,精品已突破20万元大关。

这一切的背后,是王健对于“纯手工”近乎偏执的执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风骨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健制扇展
认竹材、识扇面——怀袖雅物
我国竹劾艺术的代表人物作品赏析
我是雕刻师,中国六大扇子产地
舒卷自如--王健苏扇作品赏析
钻研折扇三十年,他复原了今人从未见过的汉代“合欢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